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1)“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急迫需要。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团长蒋先云是我们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杰出代表。他生于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死于革命遇阻的战火之中,虽然一生只有短暂的25年,却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再次强调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要概念,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品质和政治优势。历史主动精神深刻体现了自觉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精神、勇于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和善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新的赶考之路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发扬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结合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才能更好把握历史主动,努力开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黄峰  王书慧  姚桓 《前线》2023,(4):12-15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赢得历史主动的宝贵经验。在新时代的伟大“赶考”征程上,只有全面准确把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理论依据、历史逻辑及时代要求,才能使我们党在永葆生机与活力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精神作为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内涵。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精神。在将革命由局部胜利引向全国胜利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党中央在西柏坡及时召开了会议,明确要求人民解放军要敢于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敢于夺取全国胜利,这体现了西柏坡精神中彻底革命、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第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面对全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既要善于破坏旧世界,又要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要求,确定了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5.
王萍 《世纪风采》2023,(11):14-16
<正>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前沿。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南方局和《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与国民党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其敢于斗争的勇气、善于斗争的智慧和坚持斗争的韧性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周廷勇 《当代党员》2023,(24):40-42
<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就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增为“三个务必”的重要内容,并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进行部署,强调“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抗日战争时期,设于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分裂、倒退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孙赫东 《奋斗》2022,(6):25-27
<正>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敢于斗争。深入理解坚持敢于斗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经验,对于我们深入把握伟大斗争的基本规律,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的坚持,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以往斗争经验的历史继承,更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的基础上对全党提出的新告诫、新期盼,这一新的思想智慧对未来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战略性意义。新的赶考路上,面对更加艰巨的新任务、更加激荡的新局势,必须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显著特征,为这一重要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深化提供借鉴,在党性与人民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系统性与针对性、能动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从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党员斗争本领、总结斗争经验等方面入手,明确新形势下的斗争方向,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和正确的斗争方法,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相似文献   

11.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复兴事业的征途上,把握历史主动,冲破艰难险阻,找到正确道路,不断走向胜利。其中,正确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考验。毛泽东在这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开创和引领作用,在中外反动势力共同压迫的至暗时刻找到革命成功的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急流险滩中引领中国革命航船胜利前进,在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世界格局中赢得中国革命胜利,在冷战阴云的持续笼罩下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国际局势的微妙变化中打开中国对外关系新局面。毛泽东的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一是坚持以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努力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科学方法和根本前提;二是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的力量,这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力量之源和成功之路;三是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出发原点和前进动力。这些对于我们战胜未来挑战,以新的伟大斗争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涛 《前线》2023,(1):14-17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特别是第四专题收录的重要文稿,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这一问题的深邃思考。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是新时代十年发生伟大变革的重要保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的伟大斗争在背景、任务、性质、内容上都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发扬斗争精神,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始终如一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坚定信仰马列真理,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选择和贫苦的工农站在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为理想而献身;坚持正确意见,把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到实处。陈延年光辉的一生闪耀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芒,是广大共产党员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使人民摆脱压迫和剥削,当家作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宝贵思想武器,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指引。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立足现实需要进行自我革命以实现“立党”“管党”“治党”和“兴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基本遵循,以坚持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以破解历史周期率为实践导向,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平汉、林建雄在《光明日报》刊发的文章《战疫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共产党人扛起责任、顽强拼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其一是人民至上的精神特质。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凝炼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优良传统,蕴含着追求崇高价值的自我革命精神,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的伟大社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转变,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历史进程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史,就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壮大的历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斗争精神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崇高人格和坚毅品质,是共产党人在无数次奋勇拼搏、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发扬斗争精神不是停留在书本、文件和口头上的宣传口号,而是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思想、政治、行动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呈现与丰富发展。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源自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依靠群众求胜利既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具体表现,也体现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艰苦奋斗攻难关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重要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等我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均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找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正>革命性锻造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基因”,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主旋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既是一部历经坎坷、曲折、困苦、磨难、饱受风霜雪雨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迎难而上、愈挫愈勇、越险越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百年奋斗锻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百年大党之所以风华正茂,靠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锻造的初心使命不改、纪律挺立不败、自我革命不息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不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始终昂首挺立在时代潮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