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本质上看是要实现乡村治理的系统集成,以确保“三农”工作平稳转型、整体优化。实现两者有效衔接,不仅具备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存在不同治理体系之间的转换、不同群体的诉求难以兼顾等难点。从实践来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产业升级困难重重,内生动力难以激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实现从扶贫扶弱到扶农助农的政策集成、从小农生产到市场主体的机制集成、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的功能集成。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辽宁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借鉴大板村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驻村帮扶工作经验做法,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建议,包括:突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着力抓好政策有效衔接;实施项目牵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乡村人才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力等。  相似文献   

3.
4.
由于现有文献缺少对不同政策群体和不同地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差异性研究,本文利用5个脱贫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研究发现基层干部、脱贫户、非脱贫户、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在涉及精准扶贫以来的最大变化、巩固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工作、提升公共服务最需要的工作、帮扶农村低收入群体最有效的措施、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易地搬迁存在的困难、对乡村振兴的最大期待等问题上具有显著的认知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人们对政策的普惠性、长期性、自主性和市场机制、社会机制、行政机制等六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的偏好。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些政策偏好内容,有助于实施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一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使命,站在国家顶层设计高度,带领人民与贫困抗争、迈向富裕之路而作出的重大战略。脱贫攻坚胜利之后,乡村振兴战略如期展开,二者之间在理论逻辑上来源相同,在历史逻辑上一脉相承,在实践逻辑上耦合相通。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胜利后的延展深化,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科学把握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才能在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两项重要战略部署衔接交汇的重要时期。这一年民建天津市委会按照会中央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对口帮扶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10个深度贫困村,在助力实现贫困县摘帽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帮扶过程中,发现在扶贫产业、人才支撑、贫困群体、基层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提出对策建议,在打造竞争优势、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治理机制、加强环境整治等方面下功夫,实现由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干部匮乏到振兴队伍、村级合作社向现代化管理、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的转变,更好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7.
战略交汇期,在实践中探索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精准扶贫微观政策有效衔接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点,在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主体力量等方面加强统筹衔接,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对不同地区的脱贫攻坚现状和振兴情况加强调查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高质量、可持续,脱贫成果不断巩固提升,让广大群众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伟大实践中,持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国发[2022]2号文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这一战略定位提出了贵州在5年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任务,必将助推贵州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文章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探索经验路径:一是消除致贫返贫风险,防止规模性返贫;落实国家帮扶政策,用活农村土地政策;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提升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升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养护制度;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民生福祉;增加融资渠道,带动村民就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土地利用提质增效。三是抓特色优势农产品,提升“三化”水平;加快种业现代化,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推动“黔货出山”。四是培育黔中城市群,打造增长极;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示范区建设;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协调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延伸县城基础设施。通过先行先试,建设“样板区”,为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开好局、探好路。  相似文献   

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并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云南88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告别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但"十四五"期间,云南仍面临补短板、强基础、强产业、促增收等重点任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既是一个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思想基础至关重要.思想基础对于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具有先导工程、基础支撑、通道桥梁等重要意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存在认识上的脱节说、观念上的无望论、工作上的倦怠感等思想困境.奠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思想基础,需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精神实质,系统总结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大力激发人民群众过富裕生活的主体意识,持续强化各级机关深入帮扶的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时代价值。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在于协同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位”一体建设,理顺衔接关系,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作用,构建衔接长效机制,创新衔接特色“内核”。尽管推进有效衔接中在党组织核心引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铸牢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村民文明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经验。但要看到,依然存在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能力有待持续增强、绿色生态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生态绿色发展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村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能力较为欠缺等问题。为此,应当从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能力、加快推动绿色生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的理念、切实提升村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能力四个维度着手,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的扶贫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何巩固这一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拟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试图找出脱贫攻坚成效的巩固与提升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构建评估+防范长效机制、做好重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引导+激励机制、推广党建+教育模式,探索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提升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乡村产业发展是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衔接基础,而创新创业则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此,创新创业可以成为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为此,需要涉农重大创新和一般创新的点面结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农业院校的创新创业资源、扶持农民立足乡村资源的微型创业三个方面的综合发力。  相似文献   

15.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云南省N县集山区、边远、民族、贫困于一体,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比较突出。作为山区县,其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探索极具代表性,对于全国组织开展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对接乡村振兴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都是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目标。从逻辑关联上看,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前景目标,二者具有目标、使命与原则上的一致性;从实践上看,当前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还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及保障整体偏低与农村发展不均衡等现实困境。为了摆脱上述困境,我国要积极完善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织牢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同时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脱贫攻坚,云南深度贫困地区成果丰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在推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集群发展不充分、创新创业人才缺乏等薄弱环节.只有进一步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  相似文献   

18.
政策衔接是制度渐进性变迁中的尝试性和过渡性环节。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处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历史进程中。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拼图”视角来看,由脱贫到振兴的政策衔接过程内含依赖式取代和拓展式漂移两种渐进变迁模式。案例村庄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在政策衔接中“涌现”出的试点机制、组织学习和动态适应机制、中国共产党统合治理机制助推其逐步实现从脱贫到小康再到富裕的有序衔接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是要消除乡村,而是要振兴乡村。乡村振兴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又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扎实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关注、回应和解答新时代“三农”问题。农村关涉共同富裕的基本面,要努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解决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供给等难题,优化农村创富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发展难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群体,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运行管理、集体产权和发展动力等难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解决“三农”发展难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主体缺位问题是贯穿中国乡村建设历程的实践困境。对于这一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农民主体缺位问题,基于反思性意识的解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乡村振兴激发的批判性认识,使这一困境真正从主观归因转向客观归因,行政因素成为焦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典型代表,中西部基层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发现,通过农民去参与性、农民被客体化以及农民被边缘化,导致农民主体缺位。该问题形成于“行政替代自治”,包括行政包办取代社会动员、行政本位虚化农民参与,并由此造成了社会责任缺失、治理成本增加以及治理能力弱化等后果。基于此,乡村振兴阶段,需重新审视“谁的乡村建设”这一问题“,找回农民”,重建乡村建设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