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物馆应该根据自身定位和办馆宗旨规划策展工作,在运营过程中将策展放在枢纽位置上。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成果、征集和保管藏品等都要通过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才能与观众见面,因此陈列展览的策划和制作要关照社会效果,根据观众的需求开展相应的社会教育活动。当前,陈列展览在博物馆受到高度重视,策展人制度也在逐步完善。本文结合博物馆、纪念馆策展实践经验,探讨策展如何在博物馆运营和发展中发挥其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颖岚 《台声》2001,(5):10-12
历经两年多的筹备,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陕西省文物展览公司和台湾《联合报》、台北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兵马俑—秦文化特展”,于 2000年 12月 15日至 2001年 3月 11日在台北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这次在台湾展出的兵马俑共 17尊,是陕西省历来外借展品最多的一次。除兵马俑外,展品中还有百余件秦代文物。包括秦代的青铜兵器、车马器、青铜器、玉器、钱币、瓦当以及青铜建筑构件等,其中有秦统一中国后实施“书同文、车同轨”发布的秦诏版、钱币等。   此次展览分为馆内出土文物展示与因特网虚拟博物馆两部分。展览文物以秦兵马俑为…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是圆明园罹难155周年。近日,在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文体厅、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等部门的支持下,"圆明重光"圆明园文化展在我省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展品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等方式,虚实结合地展示圆明园鼎盛、蒙尘与重光的历程,让观众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灵狮集团CEO刘勇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海南灵狮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灵狮公司")  相似文献   

4.
业务建设是博物馆建设中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总体学术水平和博物馆在学术界的地位。云南民族博物馆业务建设的序幕,早在云南民族民俗展览领导小组办公室时期和云南民族博物馆筹备组时期就已揭开。征集民族文物、确定陈列专题、精心布置展览、培训专业人员、组织学术交流和规划学科方向,是民博业务建设的主要内容。杨英集粹征集民族文物广泛征集民族文物,丰富藏品,是博物馆业务建设的基础工作。为此,云南民族博物馆在1993年制定了《民族文物普查征集纲目》、《云南民族博物馆征集文物财务制度》和《云南民族博物馆征…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十分重视四史教育,强调弘扬革命精神,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在弘扬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是革命纪念类主题展览?如何策划一场别具特色的革命主题展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通过本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革命主题展览水平,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7)
正3月9日,由苏州丝绸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瑞庆祯祥——清代织锦珍品特展"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展。来自台北历史博物馆的52件清朝织锦珍品参展,展品分为清代蜀锦、云锦、织金锦和绒类织物。展览会上,河南博物院副院长丁福利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文博界的交流不断加深,大陆的博物馆藏品曾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9)
<正>在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看来,过去25年间,波兰拥有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稳定繁荣时期,而成为欧盟的一员,也更加促进了波兰稳定繁荣的发展。"诸如文化、科学、建筑、设计等需要安全环境的领域,都正迅速发展。"那是一个除肖邦外,中国民众尚未熟知的波兰2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波兰近20家大型博物馆和艺术品收藏机构的近350件珍贵展品集体亮相"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大型展览。来自波兰近20家大型博物馆和艺术品收藏机构的近350件珍贵展品,涵盖波  相似文献   

8.
郑奕 《人民论坛》2022,(16):100-103
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博物馆应以文化人,通过展览这一媒介向世界讲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成就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科教文卫等各领域的数十个交流项目正在陆续进入中国,其中13个艺术展览将让观众大饱眼福。“2006中国意大利年”始末有两个重要展览,分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展和庞贝古城展。 2006年1月20日至4月23日,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在北京世纪坛展出。圣才的手笔、80多件流垂青史的杰作,其展品来自佛罗  相似文献   

10.
时机     
一大连自然博物馆新馆坐落在美丽的黑石礁滨海风景区,蓝顶白墙的欧洲城堡式建筑与碧海白云融为一体,已成为标志滨城建筑、文化、科普发展水准的一大美景,吸引着市民、游人争相参观。而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一起在全国政界、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大连自然博物馆特大馆藏展品被盗久侦不破的沉案,更是扑朔迷离,让人难以释怀……1990年11月17日一大早,大连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大连自然博物馆18件展品被盗。说起本案的损失,不能不提到这些展品的历史,即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前身:1905年9月5日,日本占领大连后,遂把这一地…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3)
正想让展览和文物"活"起来,就要脱离专家视角,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构思故事。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如何让文物和遗产"活"起来?无论策展人还是研究员,都在共同探索这一问题。当科技遇上考古,另一种崭新的可能尽管已经不做考古发掘工作、不下工地,但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蔡明依然密切关注着考古学的动态,"当今考古学的发展与日俱进",他感慨,  相似文献   

12.
向勇 《人民论坛》2023,(3):105-109
博物馆是一个流动变化的文化空间,通过不同的功能影响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局势的起伏变化、疫情的持续影响,都在不同程度地加速博物馆的功能转型和价值重塑。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等核心功能的重要拓展。博物馆文创叙事是一种知识生产与意义建构的空间表现方式,博物馆文创体验表现为一种公共气氛美学的审美公赏状态,博物馆文创运营通过创意策展、文化授权、故事驱动和跨界融合,正在推动当代博物馆建立起一套多元价值协同的创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2月7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该展览从主题、展陈形式和结构上都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民族服饰展的印象。据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介绍:展览之名《传统@现代》,其中@表示链接与定位,表达展览用“传统”互联“现代”、用“现代”点击“传统”的历史穿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完成一场互读,这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时代终于到来,每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8月,泸沽湖摩梭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摩梭史诗巨幅画卷"展览会。巨幅画卷长达128米,大小共有175幅。画卷根据摩梭传说故事和达巴口述经典,从创世纪、民间传说、宗教故事和风俗礼仪等四个部分,向人们讲述了摩梭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这幅独有的摩梭史诗巨幅画卷的策划投资人,就是我们此次采访的对象——达坡阿萨。初见达坡阿萨,第一印象就是高大英俊、豪爽洒脱,有文艺范。接触下来,发现这是一位有故事的人,而他的故事都是围绕"民族文化"这一主题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对博物馆展览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试从五个方面构建博物馆展览的产品管理,充分发挥博物馆举办展览的优势,推动博物馆展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博物馆是省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含古籍)7万多件(套),时间跨度长达80多万年。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34号,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除陈列大楼外还建有颇具民族特色的文物苑,是国内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本馆是展示和传承八桂历史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已构建了基本陈列、特别展览、合作展览、输出展览和引进展览交相辉映的陈列展览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深入挖掘一座城市、一条街道、一个胡同的历史,以雕塑、牌匾、碑刻等多种形式展示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场和公园里,让历史活起来,走进市民生活,让整座城市变成一个开放性的博物馆。街巷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承载着城市最为细腻、广阔而深厚的文化;更是百姓生活与工作的聚集地,这里有市民最直接的存在感、获得感和自豪感。"街巷文化"是广大市民的身边文化,一座雕塑、一堵城墙、一块老碑、一条旧牌、一个街道名、一张旧地图,就像一座"城市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区,静静地开放着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8.
“古籍的封面衬纸里有什么?”“包公故事在各朝代有哪些?”……近日,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在爱奇艺、斗鱼等互动直播平台同步推出“古籍之为文物”线上讲座,吸引全国听众共同聆听古籍背后的故事.疫情期间,浙江的博物馆纷纷把活动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提供云观展、云课堂、云直播……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9.
走近委员     
<正>陈金屏,省政协第十、十一届委员,南通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文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术研究,主持博物苑现当代文物总帐建立工作,组织实施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申报及项目保护等。先后参与策划、执笔《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承担张謇纪念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陈列展览  相似文献   

20.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5,(2):62-63
副省长高树勋考察云南民族博物馆近日,高树勋副省长到云南民族博物馆参观考察。高副省长参观了《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等展览。在听取云南民族博物馆相关情况汇报后,高副省长充分肯定了云南民族博物馆取得的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