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权力治理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突破口,以权力之善引领国家善治,重构了权力道德生态,有力夯实了党的权力合法性基础。党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内在理路主要表现为:一是以约束权力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实践主题,通过规制与训导权力,让权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以权力自觉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行动路径,着力调动我国各级权力主体的政治能动性,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实现国家善治;三是以权力之善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价值目标,有效规范权力的运行路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道德旨趣;四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政治实践基础,努力调适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消除权力异化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网络和手机作为信息社会的基本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支撑了整个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深刻变化的重要现象是人们的交往方式从过去的单一实感交往变成了实感性交往与虚拟交往相互作用的交往.交往环境和方式的变化,使道德对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约束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社会道德规范出现新的情况.网络交往方式的快速发展与相对滞后的网络道德建设之间的矛盾,成为今后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孝观念将赡养、孝敬、谏诤、承志等作为内涵要求,将"养心"作为子女尽孝的精神实质。孔子把孝牢牢地锁定在血缘亲亲感恩之上,把子女对父母的"亲爱"推到社会的"仁爱",贯通了从孝到仁的内在理路,指明了个体道德自觉和境界提升的实践路向,探索出一条建构仁爱社会的途径。科学辩证地认识孔子的孝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道德功能的明显弱化是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透彻地了解和把握该时期道德功能弱化的内在原因及其发生机制,是我们有针对性地搞好我国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功能弱化的内在原因及其发生机制,并将之概括为这样一个有机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科学论断,界定了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建构性要求。同心圆论断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论题交集,既彰显了同心圆论断的开放性与生命力,又凸显了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和趋向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网络和社会存在负面因素的立体叠加和混合强化,以及内隐的网络意识形态向心力减弱和离心力“高势”。应该运用同心圆理念和方法,把握“圆心、核心圈、圈层、力道”的全要素解析和结构性实践,不失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一条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7.
李慧 《学理论》2012,(12):59-60
互联网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政治建设论述主要包括以"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为政治价值取向,以"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为心理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强调"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政治制度体系建设,以始终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为要求的政治生态建设等。这些政治建设相关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是信息时代新技术在政治生活特别是反腐倡廉领域中的运用。作为反腐新形式和新载体,网络反腐已呈现出效果初显、个性鲜明、势头正兴、期待较高的新态势。与此同时,受拘于主体的认知度、要件的完备性、机制的成熟度和短暂的实践期,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反腐也存在着缺陷。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科学、全面、准确定位,即网络反腐是网络民主和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而不是网上反腐与利用网络反腐;网络反腐是反腐倡廉体系的有机部分和新生长点,而不是对既有体系的取代和颠覆。二是在实践操作上,应为网络反腐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与技术支持,构建契合网络民主真义、体现网络机理特征的网络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的功能缺陷与完善理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反腐是信息时代新技术在政治生活特别是反腐倡廉领域中的运用。作为反腐新形式和新载体,网络反腐已呈现出效果初显、个性鲜明、势头正兴、期待较高的新态势。与此同时,受拘于主体的认知度、要件的完备性、机制的成熟度和短暂的实践期,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反腐也存在着缺陷。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科学、全面、准确定位,即网络反腐是网络民主和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而不是网上反腐与利用网络反腐;网络反腐是反腐倡廉体系的有机部分和新生长点,而不是对既有体系的取代和颠覆。二是在实践操作上,应为网络反腐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与技术支持,构建契合网络民主真义、体现网络机理特征的网络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11.
马维振 《理论导刊》2023,(11):35-40
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状态和前行的不竭动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和基本特征。理想信念是奋斗精神的灵魂指引,敢于斗争是奋斗精神的鲜明品质,人民群众是奋斗精神的支撑根基,团结奋斗是奋斗精神的显著标识,接续奋斗是奋斗精神的持续状态。奋进新征程,赓续党的奋斗精神,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理想信念,秉持人民至上,感悟百余年党史,用奋斗精神教育人、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不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在提供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方便交流的同时,也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网络语言、网络诚信、网络交往等方面出现道德失范。大学生自身、网络技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是引发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实现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完善法律法规、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等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论坛》2019,(6):129-132
新媒体为公民网络参与开辟了新渠道,激活了公民网络参与热情,提升了公民网络媒介素养及文化水平。然而,公民的网络参与及其引导依然存在多种问题,即公民媒介素养不足导致网络参与低效化,主流媒体回应机制不健全削减了公民的参与热度,复杂的舆论环境干扰了公民的理性网络参与,公民网络参与缺乏健全的法制保障等。解决上述问题,应提升认知,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夯实法制保障;搭建信息平台,激活公民网络互动;构建"三位一体"的舆情引导模式,激发公民网络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4)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网络道德的发生是对其发生条件、结构和机制进行观念性推理而非发生时间的实证。网络道德的发生离不开网络、道德以及主体三个前提,其标志是一些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新的道德结构的形成。以网络实践为基础的内外机制共同作用促使新的网络道德结构生成。回答网络道德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对于深化网络道德理论、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6)
网络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方便人民生活,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利于政府实现行政效率提高,但是在网络发展过程中也同时出现了许多负能量。针对当下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探讨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下亟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虚拟技术导致的道德消隐,是指虚拟技术在传统形式上的主体与道德决定之间构筑了心理屏障,行为者的身份隐匿增强了个体的道德真空效应.从道德的含义看,虚拟技术解构了道德存在的源动力因素;从现实交往实践看,网络身份加重了网络道德危机的可能性;从个体意识看,虚拟技术导致的自我中心主义是恶的意识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赵广华 《民主》2004,(10):13-15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计算机网络作为人类近代工业革命以后的又一次巨大的科技革命,给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以及新的网络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迅猛发展的信息网络在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负面效应--网络道德失范.为了及时有效地克服网络中的消极影响,净化网络社会环境,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楚丽霞 《求知》2001,(4):6-7
因特网的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它以迅猛的速度将世界各国、地区和行业连成一个整体。网络化的形成赋予了人的道德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新的内涵,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道德文明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杜红英 《学理论》2009,(15):256-26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国网民数量也跃居世界第一,而大学生又是网络社会的主流群体。本文用调查问卷方式,从研究这一群体的网络道德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范的原因并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与途径,为解决这一问题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