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规则是一种对公序良俗、道德法律等正式规则的反动机制,它产生和运行的伦理基础是市侩实用主义;潜规则运行的隐密性及其产生的"实",同正式规则的公开性及其宣示的"名"之间相对立,名实不符,以实造名,以名掩实,形成名实分离的伦理特征;潜规则致使主体意志自主性减弱,自我的内在与外在不一致,主体完整性被破坏,导致道德人格扭曲的伦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解决公共行政“悖论”应当强调行政伦理 ,明确行政伦理责任。引咎辞职制度是公共行政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承担行政伦理责任的重要制度安排。中西的引咎辞职现象都是行政伦理自律与他律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3.
民生视角下的廉政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离不开一套廉洁高效的政治运行机制。要确保党政机关的廉洁高效,需要有科学的廉政伦理指导。温家宝总理在谈及社会公正与正义问题时指出: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高度概括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关系,同时折射出廉政伦理与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一、行政生态学的分析框架行政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行政学界兴起的一门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它要求对行政系统作整体的观察和精密的分析,作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从而正确地揭示行政这一主体生长和发展的规律,以从整体上把握行政过程和行政运行规律。行政生态学认为行政行为和它  相似文献   

5.
在提倡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作为其内在要求的团结的关注需要加强。为了对团结有深刻的认知,从德性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在我国社会中,不能否认德性团结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现实存在性。尽管实践德性团结的障碍颇多,我们还是应该对其实践途径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作为现代社会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执行存在重要的伦理价值。我国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其伦理取向有关。因此,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实事求是、人本、协调等原则,以提高政策执行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是在全球环境危机迫使下产生的新型的、科学的、适用的环境伦理,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矛盾调和后的良性理念。环境伦理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得到了各国和各民族的广泛支持。将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来阐述这一理念推广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现实意义,并提出有利其发展的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8.
行政生态学视角下和谐社会的解读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生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运用行政生态理论解读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和谐社会,应注意从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政治结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素来思考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郑志强 《行政论坛》2007,1(6):69-72
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题词。政治伦理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在现代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政治伦理应该定位于政治公共领域,服务于政治公共领域。我国现代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应该定位于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胡恒 《学理论》2013,(10):102-103
在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和支持下,我国的公益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应该得到重视。首先对情感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不同的公益伦理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公益困境面临的两种倾向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以实践伦理学为主的方法论。此外,对三种公益特征的转向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四种公益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环境治理形势严峻,而且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需要社会公众积极支持与理性的政治参与。目前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在博弈中难以落地,相关法律实际操作层面相对匮乏,治理引导上一概而论,缺乏层次性与差异化等。必须建立完善机制,进一步促进政策的落地落实;注重程序,进一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差异对待,建立适应性治理机制,加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外在激励,更好地促进公众参与到环境治理中。  相似文献   

12.
代议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共同的产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共同遵循了人民主权、普选、法治等代议制基本原则,但以上基本原则在实际运行中又与其各自所依附的经济结构相联系.因此,从实质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西方议会制度的吸纳和超越.而这种吸纳与超越,在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既是完善我国民主政治模式的资源,又是我国民主政治模式有待发展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以全球化为背景,以行政生态学为分析框架,集中探讨了全球化趋势对政府公共行政的挑战和需求,梳理和总结了当代西方国家政府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而作出的回应性行政改革,同时指出对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政治伦理应定位于政治公共领域,服务于政治公共领域。我国现代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陈翔 《理论导刊》2020,(5):71-75
以伦理共和的视角探析爱国统一战线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意在强调多样性文化的共生共荣,以文化共和为指向,表征对世界的一种新态度。树立伦理共和自信,构建伦理共和模式,形成伦理共和的中国特色,必将有助于我们在国内国际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将统一战线嵌入到国家治理之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肩负着更好地完善大统战格局的重任,是走向战略大局的共和,也是走向伦理的共和,更是走向文明的共和。  相似文献   

16.
公共伦理视角下的中国公务员行政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是公共管理的主体、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塑造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行政人格,不仅是政府改革的价值诉求,而且是提高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现实选择。本文立足于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背景,从公共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内涵,梳理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下行政人格的主要特征及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的现状与成因,进而提出和阐述了公务员行政人格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配正义视角下的代际利益伦理原则有三个:一是从权利平等到代际平等的价值基础原则,包括人格平等与利益共享;二是从制度设计正义到制度实施正义的制度建构原则,前者要求社会制度建构以对老龄弱势群体的利益补偿为切入点,以代际正义推进社会公正;后者要求在遵循制度普适性的前提下,公共权力机关应给予老龄群体更多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三是从帕累托改进到帕累托最优的分配优效原则,具体体现为"两手"结合、两个层次相统一以及物质条件的优化与主观幸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交换论对描述和解释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对策提供了分析框架。腐败是在交换结构制约下的理性选择行为,交换结构存在的弊端提供了腐败发生的外在机会,刺激并诱发个体的腐败动机,两者结合促成了现实腐败行为的发生,即通过形形色色的资源交换实现了腐败收益,构成了交换动机——交换结构——交换资源三位一体的腐败发生发展的过程链条,从动态角度揭示了腐败的形成原因。各种腐败现象的本质是资源的非正当转移,这种转移的后果是个人和特定集团获益,而公共利益受损。为此,要控制腐败,就要控制腐败交换的动机和交换结构,斩断腐败交换的利益链条,这就需要构建并实施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干部担当。从政治伦理视角看,干部担当对应于政治个体维度的责任伦理,容错纠错机制对应于组织维度的制度伦理。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建设责任政府的背景下,推进干部担当需要拓展适合干部成长的伦理维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个体责任伦理路径,突出官员个体的信仰与美德;二是公职伦理路径,凸显公共利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三是制度伦理路径,建立符合干部担当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