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刻理解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谋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前提。勇于自我革命与进行社会革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统筹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以下简称"两个革命"),不断完成历史任务、一步步实现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清醒自觉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就必须保持革命精神和斗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强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  相似文献   

2.
历史主动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精神品格,也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劈波斩浪、坚毅前行,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显著的生成性特征,其概念渊源最早能够追溯到马克思,并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示出更加鲜明的特点和优势。考察“历史主动精神”概念缘起和形塑过程,阐扬其理论逻辑和语义嬗变,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郑重宣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强烈历史担当、无畏政治勇气和深沉忧患意识。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目的,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征程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政治保证,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宣传发动、广泛开展、向前推进、持续胜利,得益于始终保持着彻底自我革命精神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四个全面"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作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价值目标的继承与创新,"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新常态下的目标体现,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新进展,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注入了新理念,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论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和完善,都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领导推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遵循党的革命逻辑,坚持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21世纪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逻辑。伟大建党精神是由精神根基、精神内核、精神品格、精神旨归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是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源泉、开展"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推进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新时代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永葆党的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党彰显“守正”“革故”“鼎新”的内在要求,在百年历程中不断赋予自我革命时代意涵。中国共产党勇于并善于进行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品格的理论自觉使然,历史逻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使然,现实逻辑是永葆自身纯洁性、凝聚力、战斗力的革命本色使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积累了自我革命之根本保障、精神基石、现实保障、政治策略、价值遵循、核心举措等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开展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革命"概念在其思想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同时也饱受误解与争议。在其语境中,革命不只是流血暴力,革命不等于保守改革,革命不一定一蹴而就,革命不应该尘封告别。产生误解与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马克思革命理论的大众化难题产生的理论隔阂,也有改良主义传统的观念纠葛造成的思维定势,还有20世纪错误革命的经验教训引发的实践反思。拨开迷雾,回归经典,可以从革命的真正主体、革命的存在形式以及革命的目标旨向三个维度来把握马克思"革命"概念的精神内核,其理论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特征。新时代,要将革命精神熔铸于思想解放、将革命理想贯彻于伟大征程、将革命事业融入于党的建设,继续谱写好马克思"革命"理论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关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论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的基础,历史逻辑是实践逻辑的必然。坚持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就必须从近现代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每一历史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对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乎经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个发展理念""五位一体"以及"四个全面"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我国社会形态演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对中国经济的上层建筑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贯穿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政治意蕴和文化意蕴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集成表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优势。党内政治文化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而形成,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着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文化。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是新时代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根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支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伦理遵循。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营养,不断赓续革命精神谱系,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永葆党旺盛的生机和蓬勃的朝气,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相似文献   

12.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探索国家和民族解放的道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伟大精神。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也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重点灌输给学生的优秀精神素养。因此将"延安精神"与"纲要"课第六章进行融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8,(11)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形成并熔铸了独特的政党精神,并将之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从党的阶级实质与先进性出发,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的内涵表现为"崇尚信仰,坚守初心"的立党精神、"自我革命、自我超越"的治党精神以及"牢记使命,有所作为"的强党精神,并具有趋同党员个体意识、引领整合社会意识以及强化信仰意识三大功能。新时代党建面对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弘扬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对坚守红色阵地、回应错误认识以及引领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21,(10)
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的演进轨迹。回望历史,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愈发成熟,源于政党自身的精神基因——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早期创建过程中孕育并形成,在党的接续奋斗实践中丰富并发展,它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更是时代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也必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源泉。因此,厘清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逻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问题,这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革命”的逻辑规定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清晰呈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脉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继续书写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特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基因密码”,也是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内在力量,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根植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对无产阶级政党与青年关系理论的继承发展。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熔铸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对百年党史所蕴含的青春动力的延续传承。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发展于党的自我建设中的革新特性,是新征程上开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钉钉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也是支撑着新时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继续从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的精神动力。以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从信仰之维、实践之维、价值之维将“钉钉子精神”融入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全过程,有利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伟大信仰、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历史主动,为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逻辑主线,对生活方式变革的理论观照实际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马克思"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致思理路,不仅标志着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分歧,展示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变革逻辑,也蕴含着对人的现实困境及其解放途径的价值诉求,彰显了"改变世界"的社会革命逻辑。正是依据人类生活方式的衍变存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制定了以生活方式变革为主线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认识到社会革命进程是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深刻阐释社会革命的主体是广大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革命的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恩格斯丰富的社会革命思想,对新时代深入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2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创造的新的历史辉煌。新时代伟大成就源于历史、根植现在、通向未来,既继承和发展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