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实现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我认为,对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晓阳 《党史文苑》2005,3(6):23-24
遵义会议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新世纪回顾遵义会议及其伟大功绩,给我们以下启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问题的原则,坚持既防右更要防"左"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3-13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前后,周恩来苦撑危局,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积极筹备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遵义会议上极力推举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会后,又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为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刘仁 《党史博览》2018,(8):23-28
正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和红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尊重共产国际的前提下,独立自主探索自己的方针政策。1934年5月,季米特洛夫被选进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上,他正式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1935年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季米特洛  相似文献   

6.
《求是》2005,(2):11-13
遵义会议在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的转折意义。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在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我参加了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活动,到贵州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等。遵义会议在中共党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此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在这之中,毛泽东把自己正确的主张转化为党和军队的实际行动,使遵义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从领导学看,一种正确的主张要被领导层所普遍接受,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正确主张提出者不是处于主要领导地位,更不容易。而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做到了这一点。本文试图从领导学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发生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小城遵义秘密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8.
探讨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问题,可以从"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时期"两个概念,即从遵义会议本身和从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其决议的最后通过乃至下发、传达与贯彻这一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遵义会议本身虽然并没有推举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也没有让他成为"最后在军事指挥上下决心的负责者",但是,在贯彻和运用遵义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在领导各路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并取得长征胜利的英勇斗争中,在克服"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分裂主义挑战、维护全党与全军团结统一的过程中,在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艰辛探索中,在完成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并最终促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不仅是这段历史亲历者的共识,也是基本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8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成功召开,与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战胜"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是分不开的。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本身就是毛泽东坚持和运用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0.
遵义会议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新世纪回顾遵义会议及其伟大功绩,给我们以下启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问题的原则,坚持既防右更要防“左”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解决问题的开始;提供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军事路线保证;提供了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组织保证;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起点。在新时期回顾遵义会议的伟大功绩,给我们以下启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原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既防右又防"左"的思想路线;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2.
<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革命战争和自身组织关键问题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日趋成熟的领导集体和决策核心由此初步形成。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已被庄严写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永载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册。杰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五年一月,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 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 会议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危急的关头,挽救 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几近夭折的中国革 命。遵义会议的功绩是伟大的,它的伟大功绩 不仅在于它使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而且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 神财富,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 的革命精神。因为,遵义会议在当时的情况下 能够得以召开,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面对挫  相似文献   

14.
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在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正"1935年1月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现在我们看到的会议室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才得以胜利地结束了长达4年的“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因此,遵义会议不仅直接改善了中国革命的处境,而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8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成功召开,与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战胜“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是分不开的。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本身就是毛泽东坚持和运用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危如累卵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9.
6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在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改组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为1949年…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在党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