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方志文化源远流长,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先秦典籍《周礼》中就有"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的记载。地方志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客观、系统地记载了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历史进程,凝聚和保存了大量传统文化信息和优秀人物事迹,被誉为  相似文献   

2.
《女勇士》和《中国佬》在文体特征和主题思想上的近似性使对这两个文本的对照阅读充满意义和富有成效。拟从司徒亚特.霍尔的文化批评理论中关于离散族裔身份建构的"差异理论"入手,分析这两个文本中所共有的身份建构主题,以期对美国早期华人移民的生存状况及文化应对策略有更多的了解,并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化形势下新的文化认同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罗媛媛 《学理论》2012,(20):153-154
西藏这个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藏文化而闻名于世界的地方,已经毫无疑问成了国内外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以西藏佛教旅游景点文本为例,在德国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对旅游景点文本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找出一些典型的错误并分析好的翻译例句,提出更适合旅游景点文本翻译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西藏旅游景点文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诗经·秦风》是秦人早期的精神文化产品。虽只有十首,却于方寸之间逼真地为我们再现了秦人民族文化发韧期原始质朴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其蔑视“先王王道”、大胆向天命鬼神挑战、甚至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精神,相对于趋于衰落的周礼来说无疑多少显露出一些个体生命的初觉醒。本文试通过用诗歌透视文化、用文化参证诗歌,寻找归纳秦人早期独特的生死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及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滕兰花 《学理论》2009,(25):211-212
非文本资料的解读已经成为学科交叉的一种研究手段,成为了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和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材料。要进行非文本资料的收集就应该切合实际选择选题,让学生自主收集,而且在非文本资料的解读训练当中,老师要注意把非文本资料与其周围的环境、民俗或历史源流联系起来解读,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目的,也实现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7)
新批评与张竹坡小说评点无论是批评对象还是具体批评方法,都存在明显相似性。尽管如此,但张竹坡评点不局限于对文本的细读,还注重文本的再创造性及在"正心"基础上的多重审美阐释,显示出对新批评的超越性。他的小说评点所隐含的伦理性,即是出于一种对文本的自觉,更是"文以载道"文化传统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经典文本解读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才 《理论视野》2009,(4):15-17
文本的创作和解读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基本的样式。即使是最简单的文字性的交流就已是一种文本的解读,其中内含了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等文本解读的诸基本的环节和要素,内含了由客观向主观、由他思向我思、由外在向内在等等的转化,内含了“视域融合”的实现过程。由此,文本解读方法论的意义和作用也就凸显出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研究显然也不能忽视相关解读方法论的研究,不能忽视对传统或既有的解读方法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路遥和郑义都是我国新时期文坛上以反映黄土地地域文化特色知名的小说作者,由于他们对黄土地的文化意义与理解方式的差异,而使小说呈现出不同的话语特色。但基于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和对农民深刻的人文关怀,使文本具有殊途同归的意义归趋,因而拥有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葫芦的地方,距今已7000年了,在山东、陕西、云南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现碳化葫芦的残片。中国种葫芦最普遍的地方在山东,几乎遍布齐鲁133个县的村村寨寨。葫芦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当今,研究葫芦文化已成为广泛的国际现象,山东作为葫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葫芦文化热正在升温。葫芦开启了古代中华文明先泰时,很多文献提到了瓠。《庄子》记有“魏王贻我大瓠之种”。《周礼》中有叫场人的官员,管理种瓜瓠诸事。  相似文献   

10.
唐念尧 《学理论》2009,(27):230-231
作为公文文本的“房卡使用须知”,是一种呼唤型文本,其汉译策略只有立足于译入语读者的文化构建、价值判断和意识状态的翻译规范,译者才能实现翻译目的,反映译文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5)
企业文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种种挑战。而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建立起极富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周易》为主要文本,通过解析《周易》各卦所蕴含的丰富人本文化内涵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5)
语言发生在一定的交际情景里,在不同的文化情景,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语言的语域特征也不同。在旅游景点宣传资料的英译中,需要更多的考虑英语文本的语域特点,在翻译中做到功能的对等,使译文更加符合外国人的文化审美取向和情感取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旅游文本宣传、告知、呼唤和吸引潜在外国游客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文化表达,它通过文化工业的方式取得了在文化中的强势,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经典文化是以精英为核心的单维度的文化表达.流行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那种大众被动接受文化作品的文本--阅读,演出--观赏的文化表达方式,代之而起的是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3)
直觉和理智是表现梁漱溟文化哲学的重要概念。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以直觉和理智为基本概念构建起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为现代新儒家奠定了文化哲学基础。直觉和理智概念地体现了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认识与思考,因此在梁漱溟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本文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文本基础,以概念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直觉和理智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图以此展现梁漱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国文化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不可避免地会与已知文本产生关联,在相关文化网络中发生联想,从而使其与前文本形成互文关系.对诗歌的解读也是如此,首先读者在同一语言中,然后在踌语言、跨文化的层面寻找互文关系.比较汉语诗词,发现其与英文诗歌传统虽有所不同,但在题材甚至是语言表现形式上,两者之间却多有相似之处.通过英汉诗歌跨文化互文性的欣赏和解读,读者不但可以体会译诗的奇妙,还可以让心灵在英汉诗歌共通的审美意境之中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16.
<正>孔子之"礼"阐释了"为国以礼"的"礼治"。孔子"从周"的"复礼",不是简单地回复周制,而是在赋予"周礼"人伦根基的前提下重建政治秩序。这是继"殷礼"损益"夏礼"、"周礼"损益"殷礼"的又一次重大损益。孔子之礼的政治哲学强调,政治的稳定与权威不在于外在权力的强制,而在于君子的人格个性与秉性执守。君子秉持、发挥内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题展陈列为分析文本,分析其再现策略与论述架构,探讨国家的叙述层面如何与民间的叙述层面交互映照,从而推动对台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大明官是盛唐时期的产物,是东亚乃至世界官城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群,它的建筑基本反映了<周礼>关于王官建制的理念.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遗址的保护问题即被纳入西安城市规划,受到一定的重视.近年来,大明官遗址的保护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立足遗址的历史内涵,以文物法为依据,以保护遗址为基础,造福当地,改善城市环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文官制度即对文职官员的管理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文官的考选、考课、监察、致仕等内容。中国立国悠久,文官制度的历史亦很漫长,早在《周礼》中便有“官制职掌”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即有了职业的文官队伍。降及秦汉,文官制度初具规模。垂至隋唐,科举考试被引入文官制度,特别是唐朝时期,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文官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对于巩固唐的国家统一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唐朝文官制度及其促进唐王朝的兴盛,略叙管见。  相似文献   

20.
《论语》虽然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但其中有大量对"六廉"的道德要求、行为、教育方式的经典表述。通过梳理、比较发现,《论语》涉及的廉政内容与《周礼》"六廉"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周礼"六廉"的全面展开和具体阐释。更重要的是,《论语》确立了"六廉"的教育内容和实现途径,并突出了通过教育、自我认知和实践,最终形成以"六廉"为核心的自发的心理模式,对现代廉政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