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富是指穷人群体对富人群体的仇视,对社会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对仇富现象可从社会冲突理论、相对剥夺理论和公平分配理论进行分析.从主体原因分析,当前我国仇富现象的产生主要有富人、穷人、政府、社会四个层面的原因.应通过增加社会财富、缩小贫富差距、加强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几个方面对仇富现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
薛涌 《理论参考》2010,(7):41-42
中国许多市场经济的信徒认为,贫富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能变富”的经典“涓滴理论”(主要指上层的财富必然涓滴渗透到下层),在知识分子和媒体中拥有广大的市场。谴责贫富不公的,被他指斥为“仇富”。但是,这一理论已经被严峻的事实所粉碎:富人致富,并没有使穷人变富。  相似文献   

3.
为富不仁是一种人治社会的道德判读,并不符合法治社会的认知方式。在法治社会,富人的财富如果没有被司法机关宣布为非法,其如何分配、消费完全属于富人的私权,他人无权干涉。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富人对穷人冷酷无情,也不是一个成熟社会应有的行为,应当通过制度改进,激励富人乐善好施,使更多的私人财富向社会的贫弱群体转移,激励富人从"为富不仁"向"富而好仁"转变,实现穷富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的党委书记梁修昌,从当村干部开始,一直深受全村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当记者询问梁修昌的经验和体会时,他说:"我只牢牢地把握着两个目标,一是想方设法把穷人带富,二是想方设法把富人带好。"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穷人公平享受经济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贫富差距扩大,核心问题不是富人太富,也不是富人太多,而是穷人太穷。解决穷人贫困问题,关键是要通过经济发展,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穷人提供越来越多的谋生手段和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6.
漫话 快乐     
时光 《学理论》2008,(13):96-96
许多的时候穷人总是羡慕富人的快乐,并深感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有的人说:“哪怕让我享受一天特别富有的生活就死去,也是值得的;”熟不知富人同样也有他们的烦恼,如果真的让他享受一天富人的生活,到那时他也绝不会愿意死去。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和制度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浙江7个村"富人治村村"现象的动因和利弊进行了归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人治村"的基本动因源自国家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村民自主性变迁的互动,"富人治村"大大改善了村治的生态环境和村治的职能结构,但"富人治村"的成效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要使"富人治村"成为我国村治模式转型的一个选择方向,尚需进行深度的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3,(4):28-29
有一天深夜,拜尔的心情很不好,他觉得很多人都比自己幸运,这很不公平。他痛恨这个世界,为什么有些人成为富人,而自己却是穷人?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2)
当前对全球正义的讨论主要分为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两大阵营,民族主义者反对无上限的全球援助,世界主义者出于不同的立场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斯戴纳(Hillel Steiner)作为世界主义者,从资源的角度出发,认为富人有义务援助穷人。在他看来,民族主义者声称对领土内的自然资源有所有权是不成立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运气并且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每个人对此都应有平等的份额。因而,资源占有超过平等份额的人应当对资源占有不足平等份额的人进行补偿,这是一种正义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李实  王羚 《理论参考》2010,(7):26-29
当经济增长的成果可以公平地分配到不同阶层时,这个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其内部状态是良性的。收入分配不公不仅使收入两极分化,也使收入流动性僵化,也就是说,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穷人要变成富人的梦想更加遥不可及。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如何使穷人更有可能脱贫致富,进入更富有阶层?这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汪强 《党政论坛》2012,(12):22-22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穷人不但仇恨富人,还对政府有抵触情绪,这些不好的因素,就像一枚枚藏在暗处的炸弹,令人不安。为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曾想了许多方法。比如,给富人增税,给穷人增加福利,提高汽车、豪宅等奢侈品的售价,在穷人密集地设廉价超市等。  相似文献   

12.
<正>恩格斯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吸引人、说服人,一是因为符合人民的利益,二是因为符合人民的实践。必须符合人民利益,必须符合人民实践,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规律。必须遵循"利益规律""利益"是从人和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人的需要既包括创造和享用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创造和享用精神财富以及维护人的尊严、享受做人应  相似文献   

13.
一、理想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优越性的一般推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中,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社会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力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业已消失,没有穷人和富人的划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彼此一致,国家将自行消亡,人类将从必然王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富人治村"的内涵"富人"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泛称,因此对"富人治村"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在理论界很少涉及,有的也只是做个描述性界定,如樊平指出:"他们土生土长在农村,但又基本脱离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属于新型农民群体。他们又被俗称为经济能人或‘先富能人’。这一群体的崛起使农村基层治理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先富能人治村’"。除此之外,根据所搜集到的文献,对"富人治村"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学者只有郭剑鸣,他指出:所谓"富人治村",就是村民"因富、因义、因贤而获得社会权威进而取得村治权威",它特指在  相似文献   

15.
青年是人生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从广义上说,亦是由这部分人的社会活动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青年的年龄划分、生理现象、社会地位及历史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认识或研究,从总体上形成了人们的青年观,在人类漫长的认识活动中,青年观经历了一个独特的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现在,根据年龄来划分人生阶段的有:儿童、青年、成年、老年等等,其中“青年”阶段的现象和本质最为模糊。这是因为,青年既是一种生命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生命现象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现象是迅速变化的,这种青年统一体的不平衡状况,使人们很难把握青年的本质。这也是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这两门在青年研究中最成熟的分支学科都未能涵括青年现象基本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不仅具有国家意义,而且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必然导致阶级关系的跨国化,它虽然推动了历史的世界性发展,但也在穷人与富人之间筑起一道日益扩大的鸿沟,造成了全球社会的强势与弱势  相似文献   

17.
(一)欧美国家的社会分配差距在美国,5000多万的富人占有全美50%以上的财富。在最近的20年里20%的穷人家庭收入只增长了6.4%,而富人中有20%的家庭收入却增长7%,顶级富豪中有1%的家庭收入增长了184%,目前非洲裔家庭的收入是白人家庭的1/10。国际管理顾问公司TOWERS PERRIN做的一项薪酬调查显示,30年前,全美前100名高级企业主管的平均年收入是130万美元,今天前100名平均每年收入3750万美元,是其雇员收入的千倍以上。欧洲的贫富差距:德国10%的富人控制着47%的不动产,占50%的普通德国人仅占有德国全部财富的4%。2004年,隶属于英国政府的皇家…  相似文献   

18.
<正>对战争根源的基本反思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康德对世界和平的信心源自于对人类理性的乐观。二战结束至今,确实没有再爆发新的世界战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人类社会远未实现理想的和平。这不仅是因为各种形式的局部冲突和战争从未停止,更因为这是一种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伊奇认为,如果人类在明天突然灭亡了,那不会是因为饥饿,也不会是因为瘟疫,而是战争!因为以人类今天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19.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这是因为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是我们党夺取政权的首要条件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加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举措,为此必须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政治意识,强化"党军"意识,强化制度意识,强化从严治官意识。  相似文献   

20.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不但仇恨富人,还对政府有抵触情绪,这些不好的因素,就像一枚枚藏在暗处的炸弹,令人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