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与青年特征结合的分析,提出了用跨界开放综合发展、多学科、青年发展与青年问题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实践性、历史现实动态统一性的六个视角去研究青年发展与青年组织创新;探讨了青年发展、青年组织创新的路径是运用大数据准确认识青年、在网上网下组织青年、通过良师益友粘合青年、在社会热点中团结青年、在创新消费中影响青年、在社会协同中实现团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民众的电子阅读渐渐超过了纸质阅读,伴随着数字化输出成本的降低,图书馆应当把所有能够数字化的纸质材料都尽可能分门别类地数字化,以方便读者检索、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的资料。高素质的馆员应当成为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得力帮手,运用移动互联设备向读者推送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元化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产业应用的创新为其发展创造了空间,移动互联网将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3G、4G、5G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无线网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网民使用习惯的改变,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并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金融以其成本低廉、随身便捷的特点,逐渐走进了社会各界的视野,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引入移动互联网金融新型服务模式,极大地扩展了服务范围,丰富了服务手段.如何顺应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成为了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将逐渐成为大众阅读的重要方式。移动阅读具有的阅读空间趋向移动化、阅读时间趋向碎片化、阅读主体趋向多元化、阅读方式趋向互动化这四个方面特点对学术期刊造成了巨大冲击。学术期刊面临着优质稿源流失、年轻读者群流失和部分学术期刊运营困难等困境。作为我国期刊方阵重要成员的学术期刊应主动采取搭建期刊移动互联平台、形成期刊立体多维互动途径、创新期刊营收模式等方式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应从她们所生活的农村环境出发,了解其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引起这种现状的原因,以期引导农村女性发掘自身的优势,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意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裕固族的信仰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演变。最早在回纥时,信奉萨满教;公元7世纪后,摩尼教从波斯传入回鹘人中;11世纪初,佛教在河西回鹘境内兴盛起来;元朝之后,藏传佛教逐步传入西北及北方许多少数民族当中,裕固族的先民开始接受藏传佛教。每一种信仰体系都有一套对人们行为的规范,这些规范或显或隐,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信众的日常生活。裕固族的信仰演变牵引着他们道德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PES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湖南实际,从提高用户认知度、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本土APP平台,推动APPS发展、以"云+智能管"推动电信运营商转型等方面阐述了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策略。尤其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商业模式的建构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文中根据当前殡葬档案利用的现状,结合移动互联时代对档案服务的新需求,对殡葬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提高殡葬档案利用效率,发挥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期,为避免社会失范现象出现,政治要求道德与其协调一致,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政治是管控社会秩序的实现过程,也是道德价值目标的选择过程.政治生活变迁不仅需要政治工具的有力支撑,而且也需要借助于道德的不成文“规范”实现自身政治目的.政治与道德具有相同的终极目的指向,即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仅仅是手段性质有别,一种是物质手段,另一种是精神手段,政治与道德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中共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实施与变迁的过程,以及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分别论述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特点及变迁,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几点结论。这就是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一大二公的制度和政策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努力探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时期,在社会的物质和文化发生大转型的历史情境中,女性生活角色也在时论的鼓噪中走出传统的怪圈,发生着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曲折而又空前壮烈的十四年抗日民族战争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此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对外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生活变迁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无疑是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本文仅就西北地区民众的政治生活变迁加以简要论述,以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一、西北国统区政治生活的某种进步自清末民初以来,建立民主政治始终是国人高声呼吁和极力追求的现代化目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党各派、各阶层民众纷纷要求停止内战,结束一党专政,开放…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完善为老年福利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挑战和机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该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影响,我国当前的老年福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孝亲文化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折射。孝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几千年的演进和变迁中,其福利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分别从物质层面、健康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延伸,通过福利养老、医养结合和文化养老,进一步挖掘孝亲文化在当代老年福利体系建构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是改变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结构的重要新兴力量。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与日俱增,它不仅单是一种工具与技术手段,且渐趋演变成为影响青年成长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正在促进青年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图书馆建设正向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体系、管理机制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阅读需求,必须注重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管理机制的更新等,才能促进图书馆更长远的发展,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图书馆的各种作用,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理论与概念的历史发展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人类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 ,人们对于经济发展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理论与概念历史发展变迁的回顾、比较、分析 ,阐述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 ,尤其讨论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发展和制度学派观点所导致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并通过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新概念 ,确立经济发展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8.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Civil Society①经历了从城邦到帝国、从封建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作为Polis的Civil Society是政治自由的领域,建立在城邦-家庭的二元结构之上,这种结构的破坏导致城邦的衰落与政治自由的式微.罗马帝国试图建立一个普遍法权的Civil Society,其结果是政治自由的进一步丧失.大地产经济瓦解了帝国,催生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现代Civil Society,现代早期的绝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辩证互动使现代Civil Society最终形成.由于现代Civil Society的经济性以及国家权力技术的发达,政治自由很难实现,而思考自由伦理的可能性就是探寻Civil Society的后现代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呈现出许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在农民人口众多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现代化,而生活方式现代化又是农民现代化的具体表象和外部特征。本文着重叙述了我国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分析了其成因以及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形成,不但深刻改变了传统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和交往形式,而且加剧了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的紧张关系。伴随着网络社会发展的必将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与价值理性精神的彰显与高扬,它借助现代技术的力量不断消解传统价值精神中与现代社会社会生活和交往方式不相适应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