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站在形而上学的对立面,科学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极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是人类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并指导人类科学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培养理论思维能力既是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的独特价值,又是高校思政课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思政课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教学。不仅让大学生在概念辩证法与社会一历史辩证法的互动中,锻炼思维的概括性、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融为有机的整体,转化为大学生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与人生发展的理论眼光与实践智慧。将作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思维的规律”、“思维的体操”与“智慧的精髓”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化作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机制,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的科学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倪志安 《探索》2012,(1):186-190
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阐释为是一种不从实践理解问题的"唯物辩证法"。从实践理解"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路来看,传统教科书理解的"唯物辩证法",无法合理地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的科学性"、"发展的规律性"、"发展的‘以人为本’"等缺陷,因此,我们应当从实践理解"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是直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但它又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注(1))剥去黑格尔哲学神秘的唯心主义外衣,拯救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它放在唯物主义的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所作的根本改造.它一方面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唯心论的糟粕,赋予辩证法以科学的形态;另一方面又摆脱了黑格尔观念辩证法对辩证规律的普遍有效性的承认上的限制,确定了辩证规律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把辩证法放在唯物的基础上,则必然得出辩证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因为辩证法被理解为物质本身运动和发展的内容,而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主要是批判性用法。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创建了"ishikikeitai意識形態"这个日语术语,被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者转译成汉语,其中发生了术语涵义的转化或"误译",与这一概念列宁和苏联理论界中性化用法的影响相契合,在汉语语境中形成"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中国式话语特色。  相似文献   

6.
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真正科学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但目前学界对辩证法的发展史多是断续式或单线条的白描。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追溯辩证法产生发展到完善于马克思辩证法的源流脉络和丰富内核;随后,借助批判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澄清当前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存在的误解。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5,(10)
弗兰尼茨基通过对马克思的实践、异化、辩证法等范畴的阐发,对马克思思想做出了新的阐释。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并认为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主线。人道主义是共产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质就在于解放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弗兰尼茨基从实践出发去理解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道主义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人学研究正在成为我国哲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人的个体问题--人格自我论的研究是人学的微观基础.我们要把这项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使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性原则基础之上.辩证法要求我们把革命性和批判性作为人格自我论研究的内在本质,要求我们把与各种理论资源进行驳辩对话作为研究的外在形式.人学现实性原则要求我们把传统哲学的本质论研究、价值和意义的研究,与现实问题、实践活动的研究结合起来,要求人格自我论研究要积极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人格自我文明的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9.
王虎学 《唯实》2011,(3):35-39
社会形态及其演进的历史辩证法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演进历史辩证法的真正自觉。历史唯物主义深刻表明,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资产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个案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许华卿 《前线》2016,(11):31-34
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时代特征的"变"与"不变",科学认识中国国情的"变"与"不变",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确保在"变"中立主导、在"不变"下谋创新谋发展,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做到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看,哲学的本性是什么?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马克思的这段名言明确地告诉我们,哲学的本性就是其批判性,即永远不满足于既定现实而将其推向前进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2.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薪火相传的批判精神具有理论批判、实践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理论品格。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只有重拾马克思的"批判的武器",践行"武器的批判",去对我们时代的困境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总结,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地走进人民,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是直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但它又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注(1))剥去黑格尔哲学神秘的唯心主义外衣,拯救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它放在唯物主义的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所作的根本改造。它一方面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唯心论的糟粕,赋予辩证法以科学的形态;另一方面又摆脱了黑格尔观念辩证法对辩证规律的普遍有效性的承认上的限制,确定了辩证规律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把辩证法放在唯物的基础上,则必然得出辩证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因为辩证法被理解为物质本身运动和发展的内容,而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相似文献   

14.
王进 《探索》2011,(2):179-18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鲜明党性的科学,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斗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简明而准确的概括。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社会,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坚持"斗争哲学";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的性质不同,斗争方式有不同的特点,但这不能成为否定"斗争哲学"的理由。坚持"斗争哲学",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否定"斗争哲学"是形而上学的反映。唯物辩证法是彻底的辩证法。我们要把辩证法贯彻到底,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斗争哲学",与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书的作者在自序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或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在目的、性质、功能、方法、内容、作用等各方面均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一种更为高级的、全新的哲学形态。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现实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从这一观点出发,作者一改学术界局限于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传统思路,从哲学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16.
在柏拉图之前,巴门尼德提出了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思考,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说和逻各斯(变化的尺度),苏格拉底使用了"助产术"的谈话技法来探讨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些可以看作是辩证法最初的发源和雏型.柏拉图进行了从主观辩证法到客观辩证法的转变,特别是把苏格拉底对话中的辩证法形式表述为事物存在的本质内容,这种认识角度和深度的转变直接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的概念的提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也是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辩证法思想之后,人类对同一问题的进一步表达.因此,人类的思想具有超越物质属性的永恒性,思考之花只要绽放就会永远开下去.  相似文献   

17.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对党的百年历史进行了科学总结,尤其是关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倡导的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具有十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詹姆逊在进行后现代文化批判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实践辩证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理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地平线和绝对视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总体性辩证法具有时代性,要用总体化辩证法分析和把握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要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立足点:其一是生产力决定论,其二是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气哲学发展的成果,"中国化"的基本依据在于马克思凡义哲学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马克思主义气势汹汹宁实现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厚土壤,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契合点在实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衅证唯物主义。如何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理解。把辩证法规定为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真理,并在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客观性和历史性的基础上确立思想内容的真理性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地吸取这一“舍理内核”,才能避免辩证法理论的形式化、经验化.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