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曾国藩有"三忌",他认为"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一辈子最喜欢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学问,他每日读书;希望将书法练好,他天天写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与行事习惯,他为人处世总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天道忌巧"的"巧",指的就是投机取巧。关于"天道忌盈",曾国藩相信天之道盈满则亏,认  相似文献   

2.
正曾国藩在《大界墓表》中称自己的祖父星冈公:"声若洪钟,见者惮慑。而温良博爱,物无不尽其情。其卒也,远近咸唏,或啼泣不能自休。"曾国藩对自己的祖父感念极深:"余于起居饮食,按时按刻,各有常度,一一皆法吾祖吾父之所为,庶几不坠家风。"曾国藩中翰林,临行前,祖父召开一个家庭会议,中有一言:"宽一(曾国藩乳名)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不可靠他吃饭","他"是谁?是曾国藩;非曾国藩,是曾国藩身居之官位。祖父之言,成  相似文献   

3.
一位朋友为他会所的"阁"取名,要我出个主意。说不要"完美""至美"之类的词意,以迎合文人雅士爱好为妙。既不落俗套,又有文化味,看来要求挺高。经查阅经典、苦思冥想,忽然想到曾国藩的"求阙斋"。借其寓意,不就是立意新颖、恰到好处!1 8 4 5年,曾国藩为自己的书斋自署《求阙斋》。"阙",即"空缺"之意。曾氏"求阙"源于《周易》。他从读《易》生发感慨,领略"阴阳相生,一损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格言很多,我最喜欢的是曾国藩的这段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是朱东安教授的《曾国藩传》和唐浩明先生的三卷本《曾国藩传》。曾在修身、齐家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其中他特别强调的是人格修炼和提高修养。现在许多人认  相似文献   

5.
玛纳斯奇是《玛纳斯》史诗的传承人。玛纳斯奇通过《玛纳斯》事业,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也使《玛纳斯》成为了柯尔克孜人的民族精神。玛纳斯奇拥有三大巧能:一是玛纳斯奇拥有"额尔奇irqi"般的巧能;二是玛纳斯奇拥有"阿肯akin"般的巧能;三是玛纳斯奇拥有不断走向更高"认识境界"的巧能。一代一代的玛纳斯奇在传承前辈玛纳斯奇演唱传统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才能即兴创作能力对史诗进行加工雕琢,使其更加完美,正因为如此,《玛纳斯》才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3):124-124
人物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他评价自己“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这并不完全是谦词,曾国藩的智商只是中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对曾国藩其人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介绍他的专著的陆续出版,诸如《曾国藩之谜》、《曾国藩评传》、《曾国藩为官50年》及《曾国藩家书》等,对他的为人为官开始作出了比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  相似文献   

8.
小说︽曾国藩︾及其作者潘荻《曾国藩》一鸣惊人近年来,117万字的长篇小说《曾国藩》悄悄进入了我国千家万户。读过这部小说的人士,几乎都向自己的亲友们推荐:“《曾国藩》值得一读。”据国内外报刊报道:中央一位领导同志视察长沙时,湖南省委书记也向他赠书、推荐...  相似文献   

9.
正孟祥夫在5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明代官员吕坤在任山西巡抚时著书《实政录》,书中将官员按好坏分为八类,其中,排名第七的为"巧宦"。这类官员实实在在的政事不办,只知粉饰太平,伪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地方上军民的事情毫无作为,唯念念不忘自己的私利;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吕坤所谓的"巧宦",现今并未绝迹。"巧官"之"巧",在于做事"乖巧",往往"看人下菜碟"。对外,他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15,(4):52-53
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青年干部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热情高,有闯劲,但也有许多短处。在成长过程中应扬长避短,特别是注意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之《从政杂谈》篇激情似火,是所有青年干部共有的特质。"火"有何哲理之义?《易经》"离卦"有释。"离卦"象征火德。"象曰:明两作,离。  相似文献   

11.
陈仲丹 《唯实》2015,(1):69-72
曾国藩是晚清重要的历史人物,其功业显赫,当时就被人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同时他也是一个好读书、善读书的人,一生坚持读书,乐此不疲。他读书的特点除勤勉外,还偏好深湛之思,将读书的心得用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对他事业的成功有极大帮助。《清史稿》对他有个评价,称"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学问来自读书,这就是说他的功业主要归之于他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曾国藩人生的后半段主要是在忙碌的官场度过的,尤其是在组建湘军后的十多年,经常是战局紧迫,事务纷繁,但无论是  相似文献   

12.
正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后世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纵观曾国藩一生,他为官从政50年,在30余岁就已官至二品,后来又入阁拜相、位极人臣,但他却始终坚持以"廉洁"为做官原则,不贪钱,不爱财,勤俭朴实,选择了做一名"穷官",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捞取私利,可谓晚清官场一大异类。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曾国藩升授翰林院侍讲、詹事府行走,升官当天他在《过隙影》中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官以不爱钱为本,只要坚守一个‘廉’字,就算做  相似文献   

13.
刘铁铭 《理论学刊》2006,(7):109-11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军事家。作为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他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建军思想。本文着重从组织制度、思想灌输及后勤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曾国藩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历代名臣传·韩琦》中写道“琦性含容,善恶黑白不大分,小人忌之亦少。”读到这里,颇觉韩琦这人有趣,于是搜索脑子里储存的类似材料。记得起的有,曾国藩曾主张“胸苞清浊,口不臧否”,即心里明白,口里却一个字也不说,他进一步认为“强分黑白,遇事激扬”是“文士轻薄之习,优伶讽切之态。”劝人“为璞玉之浑含,不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父亲皮定均诞辰90周年,回忆起父亲在世时对我的教诲,仍是历历在目。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这次去浙江兰溪诸葛村,见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家教,曾国藩的"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节,辜鸿铭在张之洞的幕府做过很长时间,写了一本名叫《张文襄幕府纪闻》的小册子。其中有一则,是写曾国藩的。他说,曾国藩最大的过人之处,是不排满。如果他排满,中国势必分裂,列强就会把中国灭了,所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吾其剪发短衣矣。’"就是说,没有曾国藩,中国人就会  相似文献   

17.
曲瑜在2月19日的《羊城晚报》报道:近日,著名作家唐浩明发表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的演讲,他说:晚清重臣曾国藩以几近完美的人生经历,赢得近世中国各派政治领袖的服膺,也让今天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备感兴趣。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人生大成功者,而导致曾氏成功的原因很多,从主观努力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赵仕方 《当代贵州》2013,(27):58-58
看完《曾国藩全集》,我想至少有三方面应该向他学习。 首先是生活情趣。文中有个章节,讲到曾国藩与朋友吟诗作乐,要求每人扮演东坡、佛印、秦观和黄州太守中一个角色,先举一件落地无声之物,接着说出两个古人,一问一答,讲出一件事,答句必须是现成的两句作归结的诗句。先是“东坡”:笔毫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因何不种竹?  相似文献   

19.
正据说曾国藩看一个家庭的兴衰,只看3个地方:一看每天儿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晒到屁股才爬起来,说明这个家庭正在慢慢懈怠下来;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的习惯会影响人一辈子,而发家是要靠勤劳的。三看儿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经典,因为"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倒也不必迷信"曾大人"。一个封建士大夫,无论他官做得多大,有怎样的建树和造诣,必有其局限。就家风的内容而言,比曾国藩所说的"3个地  相似文献   

20.
游宇明 《唯实》2011,(12):96-96
在晚清那个敷衍成风的社会里,曾国藩应该算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他的诚实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刻反省自己是否说了假话,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在日记里必会痛骂自己一顿,以后坚决改正;二是与朋友肝胆相照、荣辱以共,决不口蜜腹剑;三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不爱财、不惜命,安于臣子本分,不生僭越之心。然而,我们也许想不到,同是这个曾国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