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外交流的核心主张之一。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即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借鉴以及当代中国外交思想的传承。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包括国家之间命运共同体、区域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层次,并且这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包括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相互依存的安全共同体以及权责共担的责任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内涵、要义和实现路径在发展中不断明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表达,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外交理论,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要在战略和战术上同向发力,使其成为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其在审度全球发展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是科学世界观和经典方法论的集成创生。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必然性,其理论渊源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国际战略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用实践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了"共"性思维到实践的价值飞跃,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一系列重要思想之一,该思想的提出经历了阐述和平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到向国际传播、再到揭示其人类共同价值观基石的三个发展阶段。当今时代潮流、国际力量对比、国与国联系增强促成了共同价值的生成,推动了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显现;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共掌世界命运的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是合作共赢。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成果,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也是重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5.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统领和根本依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事业,而且具有深刻而科学的文化理念。文化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源泉,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程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来源于当前世界发展的前沿态势又超越于现实,具有深厚的现实背景。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精神,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形成了全面丰富的核心要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明确文化理念的科学性和正当性,而且还要在实践中践行文化理念,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发扬光大,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在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是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该倡议实现人类的最终愿景和最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和人类终极情怀。“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实践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施,既是我国在深刻把握中国发展与世界转型新格局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定位,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物质与制度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理念和外交策略上进行了创新,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为之一新,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备受全球关注的理论新词热词。"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共倡导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近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多次国际演讲以及政要会面中提到了"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向世界传递了对人类文明走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8,(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新成就,明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5年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中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21,(9)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优秀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可缺少的构成板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意蕴。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优秀中国传统哲学思维,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等方面的哲学意蕴,并辩证分析这一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以理解和把握该思想的创新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联合体思想是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新理念的理论渊源。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涵盖打造人类经济共同体、人类政治共同体、人类文化共同体、人类生态共同体等内容。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是马克思联合体思想的时代化,主要表现为:强化协商,以民主对话解决全球问题;深化世界历史理论,判断了当下历史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使马克思联合体思想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一个悬设的概念或虚幻的理念,它有着深刻的现实关怀和鲜明的实践旨向。纵观近几年习近平所提出和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层面基本围绕着建设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和维护国际秩序三个层面来考量。世界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首要目标和价值诉求,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走共同发展之路,实现全球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维系共同体生活的坚实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石。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构筑并维护国际秩序的和谐有序,促使人类走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终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萌生于"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界定,经历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最终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深刻,逻辑思路清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考迁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中,形成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体现于价值定位、价值目标、价值属性的有机统一:价值定位是开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征程、蕴含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智慧、构建稳定国际秩序的"中国方案";价值目标包括打造共同利益的发展共同体、平等公平的秩序共同体、交流包容的文明共同体、和谐相处的生态共同体;价值属性体现为国际性与中国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人类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全球治理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议题。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以人类共生共在的现实为核心思考,着眼于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外交的时代引领,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的时代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指向的新目标,新安全观、正确义利观、包容文明观、世界新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五维统合构成了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蕴含的新观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的实践路径,多元共治体系是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倡导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新时代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一思想和方案正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从学理角度进一步阐释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挖掘这一思想的若干重要基础,对于更广泛传播这一思想,扩大其国际认同度,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当今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已经给我们揭示出,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全世界的普遍交往为实现条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共同体;一个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经济共同体;一个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一个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共同体;一个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延续,在致思逻辑、哲学基础、价值旨归及实现条件等方面与"真正共同体"思想相一致,在目标指向、实现方式以及理想模式等方面是对"真正共同体"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足本国发展与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伟大倡议。五年多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日益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2018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发出了"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的重大号召,进一步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放眼全球、心系全人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传承、挖掘与发扬,是对近代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的借鉴、吸收与超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理论性、实践性都特别强,涵盖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外交等方面的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赡的时代价值:从理论上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从实践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世界角度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境遇,呼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中国正是基于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视角将和而不同思想运用到外交理念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路线,表达了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