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导读     
本期有以下三个看点。 其一,如何看待拉美的印第安人社会运动。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住民,曾创造了灿烂的美洲古代文明。15世纪“新大陆”的被“发现”彻底改变了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第安人争取社会经济权益及政治和文化平等权利的运动出现蓬勃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印第安人运动是拉美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和发展与左派政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拉美左派政党在农村的广泛动员推动了印第安人运动的形成和发展。为实现运动的诉求,印第安人运动经常与左派政党结盟。左派政党的兴衰也影响到印第安人运动的发展。长期以来,这两种政治力量存在分歧与矛盾,政治认同的差异是其重要原因。当前,在拉美"左转"的形势下,印第安人运动与左派政党仍应理顺关系。  相似文献   

3.
亚洲与拉美的关系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亚洲和拉美的早期贸易始于16世纪中期。19~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从中国、朝鲜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掳掠和贩卖大批契约劳工到拉美各地。自19世纪中叶起,日本开始向中南美洲移民。二战后,亚洲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取得较全面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和韩国与拉美的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成为拉美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在90年代,中拉关系全面发展,中国逐渐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拉美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异军突起,同拉美的关系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国家同拉美的关系也有长足的发展。亚洲与拉美关系的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族群政治在拉美兴起,其主要特征是一批新兴印第安族群政党的产生。在历史上,拉美族群政党的发展并不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该地区存在的制度障碍、资源不足和种族意识相对淡薄。随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推进,族群政党在拉美各国大量涌现。印第安族群政党是印第安人政治参与扩大化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印第安族群的政治参与,提升了自身政治表达的有效性。玻利维亚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是拉美迄今最为成功的印第安族群政党,它的形成是玻利维亚印第安人数十年自主政治动员的成果。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族群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没有引发或加剧国内的族群矛盾。它取得竞选成功主要归因于该党的政治诉求和政治主张能够跨越族群边界,构建更广的选民光谱,实施具有多族群联盟的包容性政治策略,保持不同族群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了玻利维亚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5.
种族和文化融合是拉美的民族特性之一,但在拉美文化民族主义兴起前,克里奥尔人统治精英并不愿意承认多元民族文化存在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拉美文化民族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秘鲁的"土著主义"提倡一种扎根于土著印第安文化的新国家认同,从而挖掘出了二元性的民族根源及特性。自莱吉亚以后的历届政府有意吸收了"土著主义"的思想,实施了文化民族主义政策,最终促进了文化多元主义的新国家认同的构建。但与墨西哥相比,这种国家认同在秘鲁的构建过程长期而艰巨,其原因在于秘鲁的"土著主义"有高度政治化和激进化的倾向;自由主义民族话语随着秘鲁的文化机构和教育设施的扩张而得到强化;寡头精英的意识形态因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性而长期延续。这些因素都导致秘鲁无法尽快构建新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活异常活跃,这主要得益于其政治内部广泛的新型反体系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资本主义和反体系运动中,印第安人运动的作用尤为突出,成为该地区社会斗争和抗议运动的核心。本文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当前拉丁美洲主要印第安人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其次,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在很大范围内发挥了巨大的主导作用,文章尝试回答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事实上,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世界资本主义在长达5个世纪的经济生产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相关。最后,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为全球广泛的反资本主义斗争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重要贡献丰富了全球反资本主义运动,使得对世界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全面、尖锐和深刻,预示着向建立非资本主义世界的目标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独立之后的墨西哥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国家认同形成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创立国家认同成为不同党派遵循的共同理念。在经历近百年的努力后,墨西哥政府成功清除了教育领域内的殖民势力与宗教势力,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教育体系。早期的墨西哥政府将印第安人视为国家认同形成的阻碍,意在通过推广国家教育、禁止使用印第安语等政策将其同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否定造成了国内印第安人的持续抵抗。20世纪90年代,执政党重新调整了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赋予地方社会参与族群教育的空间,促成了当前墨西哥印第安国民教育与族群教育的共荣。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许多拉美国家出现了右翼政治力量主导政坛的局面,而左翼运动则处于沉寂的低潮期。进入21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间,一批“左派政府”的崛起导致了拉美政治版图的大改组,并标志着一股新的变革潮流的出现。这些“左派”政党究竟属于何种性质,它们为何能在  相似文献   

9.
蓬勃发展的社会运动是当代拉关左翼政治的重要内容,其表现形式包括印第安人运动、农民运动、失业工人运动、公共部门抗议活动等.拉美社会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以反对新自由主义和争取真正民主为主要诉求;以族群认同为基础形成新的参与主体;采取参与制民主组织和管理模式;一般不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土著印第安人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拉美社会运动是当代拉美左翼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左翼政党、左翼政权共同构成了拉美左派的三大主体,对拉美各国的政治进程产生首重要影响.但同时,拉美社会运动,也面临如何处理与左派政党和政权的关系以及内部分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双语教育一直是拉美地区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其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拉美国家政府与美国夏季语言学院的教育合作。拉美双语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制度化进程后,由原先单一的过渡型模式发展出更加切合时代的维持型和扩展型模式,三种模式呈并立交叉关系。拉美双语教育的实质是土著民族教育权利不断回归和认可的过程,母语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公民权开始在拉美广为接受。土著运动、国际资助以及当局态度共同决定了拉美双语教育的走向,其未来发展表现出本土化、多样化、职业化和高等教育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美许多国家都把推进地区一体化作为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先目标。在拉美先后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一体化组织。进入80年代,特别是英、阿马岛战争之后,拉美在加强本地区的团结合作,积极推行地区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拉美一体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存在些什么问题,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经过三四百年前仆后继的抗争,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大都挣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20个独立国家.可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紧接着又备受美、英、法等列强入侵后的剥削与压迫.拉美人民不屈不挠,持续斗争,再接再厉,节节胜利.20世纪60~80年代,拉美又诞生13个独立国家.至此,拉美独立国家已达到33个.当今拉美已独立国家和尚未独立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在坚持反对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斗争.同时拉美社会内部还存在封建主义势力.因此,拉美国家几百年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本国人民大众同外国殖民者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拉美各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实现民族民主革命,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将来他们再使本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阿拉伯两大族类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犹太属性、内部殖民主义和分而治之是以色列处理与国内阿拉伯人民族关系的基本思想。以色列的民族政策造成阿拉伯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遭受挤压、歧视,成为经济落后、政治孤立的少数族类,与主流社会十分疏远。这一现实与以色列理应将全体国民纳入其民族国家构建范畴,以塑造统一的政治文化共同体和国族认同的民族构建产生了直接的悖论,并且从根本上制约着国家的稳定、健康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拉丁美洲寻求解放的主要任务之一大概就在于从欧洲中心论中解放出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模式.印第安人运动为此带来极大的潜力,它以其主张的深刻性和实践为世界和拉丁美洲开辟一条新的历史地平线.印第安人运动大概是当代拉美现实中最具改造力的因素之一.它不仅是地区性的社会运动,也具有世界政治和社会进程的普遍内容和全局观.在拉美特别是安第斯和南美地区,印第安人运动已经不再是争取上台执政和赢得权力的进攻性抵抗运动.在对欧洲中心论和对殖民权力结构框架下的现代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和决裂后,拉美的印第安人运动已成为一场争取文明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民族分离主义思潮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0年代末 ,民族分离主义思潮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泛滥 ,在许多地区和国家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纷争甚至战火 ,给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和令世人不安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民族分离主义思潮及其历史根源、现实背景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一民族分离主义思潮 ,是产生于 2 0世纪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一种反社会思想 ,主张非主体民族脱离多民族国家单独建立本民族独立国家或与跨居多国的同一民族联合建立主权国家。它脱胎于近代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族、国家一体论” ,目前所依据的理…  相似文献   

16.
浅议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第安人问题是拉丁美洲主要的民族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拉美印第安人的现状、拉美各国政府对印第人的政策和拉美印第安人问题学者的主张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印第安人”这一名词来自一场误会。当1942年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时,误认为他所“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所以将当地土著称为“印度人”。为与真正的印度人相区别,中译者把它译为“印第安人”。其实,不论从哪一方面说,“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没有任何关联。我们现在所说的印第安人一般是指美洲主要土著及其后裔。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17.
阿根廷对本国犹太人的民族政策肇始于19世纪该国独立后的鼓励移民政策,发展成熟于20世纪。在开放多元的心态和相对和平的环境中,阿根廷在本国犹太人中成功建立起了对阿根廷的国家认同,拥有了参与阿根廷国家构建进程、同时保持犹太民族特性的拉美最大犹太社团。阿根廷对本国犹太人的民族政策属于"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政策,对以色列的民族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冷战时期拉美地区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拉美外交仍受制于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疏远,只有古巴、委内瑞拉等一些国家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友好;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拉美地区走上了多元化外交道路,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发展迅速。探析拉美地区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发展过程的原因:一是两个地区文化上的亲近;二是拉美地区有着大量的阿拉伯移民;三是从阿拉伯世界获取石油供应、资金援助和发展贸易;四是寻求政治和经济平衡,对抗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权;五是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9.
"萨瓦托三角"是由拉美人自己提出的科技创新模式,也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创新模型,类似于西方盛行的国家创新体系和三螺旋理论结构,但比后者早二三十年,是根据拉美国家的国情和特征提出的。萨瓦托三角分别代表科技基础设施、生产结构和政府三大行为体。这三大行为体若按理论构想中闭合式流通的有机内循环运行,则科学技术即可高效融入经济生产,成为发展的内在变量,拉美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很大发展,经济竞争力将得到极大提高。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阿根廷、哥伦比亚、巴西等国都依据"萨瓦托三角"模式积极践行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试图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制度化。但在拉美部分国家的实践中,由于内动力不足,萨瓦托三角一直处于撕裂状态,跨国公司等外部因素的介入加剧了其不稳定性,导致拉美科技创新体制的脆弱与低效。尽管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的30余年间,作为拉美许多国家科技创新机制和战略构建的依据,萨瓦托三角模式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结构性改革是为消除供给侧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改革。拉美的第一代结构性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产生了多方面的问题。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拉美的第一代结构性改革开始向第二代结构性改革过渡。与第一代改革相比,第二代改革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要对第二代改革作出全面而深刻的评价并非易事,但可初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社会发展领域的成就开始显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渐趋正常,宏观经济形势日益稳定,金融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稳步上升,基础设施的"瓶颈"现象有所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在分析拉美的两代结构性改革时,有必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如何判断拉美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如何评估"中国因素"对拉美结构性改革作出的贡献,如何看待左翼政府在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如何处理发挥比较优势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