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晖 《廉政瞭望》2014,(12):34-35
甲午之败,激起了中国的强国梦。今日之中国已然崛起,在面对日本时,我们不挑事,也决不怕事。  相似文献   

2.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1,(10):56-56
今天的中国,不当头,也不会做附庸。不惹谁,也不怕谁。中国不会威胁别人,也不会受别人威胁。  相似文献   

3.
<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诞生于1950年11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至今仍然在中华大地上传唱。那雄浑激荡的旋律、斗志昂扬的歌词,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藐视敌人、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这歌声总是让我们不禁想起当年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奔赴战场的豪迈气概,想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     
正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  相似文献   

5.
世声     
《党课》2011,(1):123-123
想干事是境界,敢干事是作风,会干事是水平,干成事是目的,不惹事是起码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喜文 《奋斗》2004,(12):13-14
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切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做好信访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干事不惹事,没事防有事,有事不躲事,出事能平事,事后要究事”的原则,牢牢掌握主动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正8月23日,美国对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正式实施。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决定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成为当前影响中国外交乃至发展全局的重大外部因素。中国向来不挑事,但也不怕事。中国在政治、经济、制度和道义上的独特优势,使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贸易战。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真实目的  相似文献   

8.
偶翻旧报,有一件事吸引了我:1989年,日本大企业集团、星火抹式会社组成“学习中国革命战争访问团”,远道前来学习访问,第一站就是闽西苏区。面对许多疑惑和不解的目光,访问团团长说:“当年闽西苏区人民不怕艰难、勇于献身夺取革命胜利的拼搏精神是跨国界的,是值得我们日本工商企业界、尤其是青年人学习的。”老外的话,无疑给  相似文献   

9.
妙语连珠     
光明 《求贤》2009,(11):27-27
挂一个头衔的是主事的:挂两个头衔的是干事的:挂三个头衔的是说事的;挂四个头衔的是惹事的;挂一大串头衔的是蒙事的。  相似文献   

10.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09,(5):4-6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一贯的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这条发展道路决定了中国必然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内的中国军队,永  相似文献   

11.
正商汉在3月31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法、德等国访问中,就中国的发展、外交政策等多个问题多次发表演讲,并且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的媒体上撰文。其中他谈到的"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等观点,引发了国际媒体的热议。尤其是对欧洲主要国家来说,近距离与习近平的密切互动,使得欧洲政治家有机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世纪之交,也是千年之交。西方人即使是按他们的标准来评选千年伟人,也不能不评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千年伟人是马克思。此刻,我是面对伟人说凡事。一件凡事是吃饭问题,一件凡事是说话问题。吃饭问题,中国差不多花了整整一个世纪才获得解决,所以我们现在才得以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努力的结果。这其中伴随有理论创新和科学创新。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了一句实话: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中国政府能够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毛泽东说,可以解决,只要革命加生产。后来,我们搞了土地改革是好的。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威胁论”是哪一年产生的?似乎鼓吹这一理论的那些人也不太说得清楚。有人说是因近年来中国增加军费开支、进行武器采购、研发先进装备产生的,于是“中国军力威胁”、“中国导弹威胁”、“中国海军威胁”、“中国太空威胁”、“中国潜艇威胁”、“中国激光威胁”、“中国军事不透明威胁”等等便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4.
《红旗文稿》2015,(4):40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已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但也有人担心,这是否与我们韬光养晦的外交理念相矛盾?实际上,韬光养晦主要指的是根据自身实力确定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位置和作用,不盲目当头。建构强势中国话语与之并不矛盾。中国人从来不想惹事,想低调做事,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西方媒体上充满了对我国的偏见和负面报道。这背后是许多西方人盲目的政治自信,  相似文献   

15.
焦裕禄不怕险。他深夜冒雨到洪灾最厉害的赵家垛去察看灾情,几次有被冲走的危险,他毫不犹豫;他肝病已很严重了,但面对“死神”,他一点也不畏惧。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03,(12)
非典侵袭粤港、肆虐北京、蔓延华夏,神州大地一时笼罩在疫情的威胁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灾难,是冷静观察、从容应对,还是惊惶失措、无所适从;是公开疫情、报道真相,还是隐瞒实情、麻痹群众;是同心同德、和衷共济,还是离心离德、一盘散沙;是尊重科学、拿出办法,还是一般号召、抽象指导;是依法办事、有章可循,还是主观臆断、随意为之,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前、摆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道艰难考题,也是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严峻考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17.
悦读     
正政治《大勇中国》作者:伍旭升荐言:该书以阐扬"新民族""新文明"崛起为主旨,既反对狭隘激进的民族主义,又张扬当代中国的大勇精神,诠释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国家意志。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新颖又极富冲击力的主张,如"和为贵岂能一厢情愿""以文明连线战胜民主之弧""重塑21世纪中国的绅士文化""不文明,非中国"等。该书或将在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能源消耗的高增长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业己成为中国政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紧要问题。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9.
杨东  李宇轩 《党的文献》2019,(1):96-101
能够正确区分、看待和处理"挨骂"问题,在应对"挨骂"中改正错误、坚守真理,完善政策、改进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认为,大凡先进的和革命的东西,往往会遭到质疑甚至责骂,这是矛盾规律的表现,是正常的事,特别是敌对势力的谩骂,往往证明我们的正确。中国共产党只要站在正义的立场上,为亿万人民谋福祉,就要有坚持做下去的勇气。他还指出,尽管共产党人要随时做好"挨骂的准备",但有些情况下也要争取少挨骂或不挨骂。这需要共产党人坚持做符合历史潮流和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毛泽东对待"挨骂"的态度和思想启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要有的定力;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以人民为中心,就不怕挨骂;要始终以辩证和理性的态度看待和处理非议,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努力壮大自己;面对国际社会的一些责骂,我们也应适时出击,在争取话语权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地震如同洪水、冰雪、"非典"等自然灾害一样,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和危害,是战争之外的重大不安全因素。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直接向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全体中国人民发出了巨大挑战。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全面检验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应急动员能力建设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