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辽宁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为切入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一场以“保护社会”为取向的宏大政策调整何以发生;二、当下的“社会保护”行动是从哪几个面向展开的,又产生了怎样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政治共识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共识。在社会转型中最大限度凝聚政治共识,是中国社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统一战线在凝聚政治共识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统一战线在延续中国基本政治共识和凝聚具体政治共识过程中也一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社会企业对于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在我国日益引起关注,但我国社会企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结构性的约束,还没有针对社会企业的支持政策。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支持社会企业的成功经验,制定社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进行社会企业立法和资格认证,出台发展社会企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国内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争论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道德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工具理性),还是人生应追求的终极目标(价值理性)?社会转型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是在滑坡,还是在爬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发展方向是应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应全面超越这一经济形态?通过分析认为,把追求崇高道德视为主体自我超越的目的较具合理性,而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促进人性从"恶"向"善"的超越过程;"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都有合理性又都存在理论缺陷,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来观照"道德之坡"更为重要;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适应"基础上的引导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个有着独特文化传统的后发国家,中国开始逐步融入长期以来处于西方理念支配下的国际社会。在这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中,如何顺利地融入国际社会并实“现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选择国际制度作为分析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我率湖南省文化遗产考察团赴英国、秘鲁、意大利三国,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巨石阵、庞贝古城、斗兽场、马丘比丘,以及约维克维京中心、库斯科古建筑和历史街区,与英国文化协会、意大利文化遗产部、秘鲁文化部、大英博物馆和V&A博物馆进行了交流。上述三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好的做法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同社会变迁一样,也有着可循的内在规律,总体来看呈现的是一个从协调—不协调—协调的U曲线演进过程。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演进规律来看,发达国家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社会建设方面,如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驱动发展、人才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很多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也要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从社会政策的视角全面构建我国未来的政策选择,包括推进民本政府建设、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公共性是提升社会自我协调能力的基础。“公共性”作为一个学理概念,有其复杂的理论渊源和不同层次的指涉。简单地讲,其涉及人们从私人领域.中走出来,就公共问题开展讨论和行动,在此过程中个体实现从私人向公民的转化。纵观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公共性是激发公众参与意识、培育“公平正义”社会价值、提升社会自我协调和管理能力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10.
站在改革30周年的新起点,回顾改革历程和轨迹,反思改革的是非得失,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利益多元化已成为客观现实。利益的多元化以及在利益多元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思想认识,并不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象,关键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思想共识。当前影响社会思想共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改革过程中政策选择偏向及转型时期体制机制的缺失。因此,在构建社会思想共识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面对信息技术推动下网络社交平台的迅速崛起,我们党立足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在科学研判信息技术革命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在总结我国现实社会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经验以及分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谋划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科学定位和准确把握了我国...  相似文献   

13.
共识教育经历了起步探索、逐步恢复、蓬勃发展、全面深化四个阶段,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时代把握共识教育规律,不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制度化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战特色,对于提升社会主义学院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组织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中介以及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存在制度阻碍、自身发展局限和认知缺乏三方面的角色困境。结合我国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在以国家为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元一主"的"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对西方的治理理论进行反思,并着力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保持党与社会组织的和谐融洽,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议题,国际社会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从巴西、美国和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主、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后期是美国具有关键意义的转折时期,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秩序紊乱等社会危机,但美国在这段转折时期历经进步运动、新政和伟大社会为代表的三次社会改革运动,反垄断、保福利、扩民权成为美国推动社会建设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外交评论》2015,(5):21-45
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加快,逐渐从旁观者、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国际体系的受益者。相对于中国参与国际政治与安全体系、国际经济体系而言,学界鲜少对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文化体系进行研究,对中国参与全球的软治理重视不足,而这恰是提升中国软实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方面。本文对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文化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社会文化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继政治、经济之外的第三个维度,具有内容多样性、运作灵活性、影响外溢性等特点。中国对国际社会文化体系的参与经历了话语接轨、学习实践、遵约建制和内化创新等阶段,体现出参与立场与原则鲜明、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注重实用性、选择性渐进参与、创新性弱等特点。中国的参与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文化体系而言是一个互构过程,对双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弘扬创业文化的重要机制,也是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美国形成了涵盖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体系.欧盟将创业教育根植于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中.我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重视和支持教育改革,建立创业生态系统,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创业教育,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传统城镇化快速推进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这个进程却因为显失公平而失去了持续的根基,这其中有发展阶段的原因,但更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发展的滞后。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同步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使这一全社会的最大价值公约数发挥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学术界对此作了大量研究。新时代凝聚社会共识,其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价值共识作为社会共识的价值内核,具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作用。学术界围绕社会共识的内涵、理论表达、本质要求、实现过程、当代意义等方面做了诸多探讨,对这些加以评述,可以分析总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的理论逻辑,并进一步提出研究不足与拓展理论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