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5年11月22日,阿根廷举行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右翼在野党变革联盟(Cambiemos)领袖毛里西奥·马克里(Mauricio Macri)以51.45%得票率险胜中左翼执政联盟胜利阵线支持的丹尼尔·肖利(DanielScioli),当选总统,结束了左翼连续12年的执政,被认为是拉美右翼力量东山再起的标志性胜利.  相似文献   

2.
除古巴外,中国学者一般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政府看成左翼政府.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拉美的左翼政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务实和温和的"温和派",另一类是比较激进的.拉美左翼政府在对内政策方面,政治上,一般都通过召开立宪大会,通过制订新宪法或修改原有宪法等手段,延长总统任期,以巩固其执政地位;在执政理念上,拉美激进左派执政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温和左派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劳工社会主义",智利、乌拉圭等左派则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在对外政策调整方面,拉美左翼政府的反美情绪有所上升,注重推动地区一体化,更加重视对外关系的多元化.拉美左翼上台执政对中拉关系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拉美左派政府的诉求,时它们所采取的国有化政策应表示理解,对它们所采取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中拉贸易出现的摩擦和争端,我们应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交涉;应防止拉美左翼政府打"中国牌".  相似文献   

3.
2009年拉美政治形势稳中有动.一方面,政治进程继续保持平稳有序的基本趋势,一些左翼政府的执政地位进一步稳固,民主政治体制依然表现出脆弱性.另一方面,右翼力量的影响明显回升,左右争夺加剧,政策多变的风险增加,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4):134-153
温和左翼政党已成为拉美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都曾执政多年。作为典型的温和左翼政党,乌拉圭的广泛阵线在2005—2020年间连续执政15年。就政党本身而言,广泛阵线具有意识形态多元化、组织结构制度化、社会基础覆盖全国和横跨不同阶层等特点。在执政期间,广泛阵线推行了实用的经济政策和进步的社会政策,促进了财税、减贫、医疗、薪资等领域的改革,扩大了公民在多个领域的社会权利,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乌拉圭的社会经济发展。但由于受到2014年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下行的影响,乌拉圭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压力逐年累积,社会治安日趋恶化,最终导致广泛阵线在2019年的大选中落败。在意识形态、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广泛阵线体现了典型的温和左翼特征。与其他温和左翼政党相比,广泛阵线也有自己的特点,如组织动员能力更强,在扩大公民权利方面的立法更为全面彻底等。对广泛阵线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把握拉美温和左翼政党的发展态势、理解拉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5.
自1978年以来,有10个拉美国家相继完成了从军人政权向文人政权的过渡,开始了民主化进程。但是,今年以来,在许多已经恢复了民主制度的国家,如阿根廷、厄瓜多尔、乌拉圭、巴拿马和巴西等,文人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危机,尤其是巴西,萨尔内政府面临着执政两年多来最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因此,拉美民主化进程能不能进行下去?已经恢复了民主制度的国家会不会重新出现军人执政?这些问题已成为拉美各界人士议论的中心。本文仅对巴西文人政府的政治前景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国际私人放款的收缩,迫使拉美大多数国家实行严历的经济紧缩。在这暗淡的十年中,拉美三个最大的债务国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采取了极为不同的调整路线。阿根廷和巴西政府在试图从独裁过渡到宪政的同时,试验了一系列方法,包括八十年代中的“非正统冲击”一揽子计划,和巴西1987~1988年期间延缓付息。与此相反,现任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1982—1988)所采取的稳定和调整政策则是坚定地沿着正统路线发展的。墨西哥对国际债权人倾向于采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以来,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10多个拉美国家的中左翼力量先后通过选举上台执政,拉美政局呈现出"左强右弱"的态势,同期拉美经济也进入平稳快速增长期。但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拉美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拉美主要执政左翼力量或选举失利乃至下野,或面临经济下滑和社会矛盾激化等困境。这既缘于全球和地区经济不振等现实原因,也与拉美左翼自身建设和处于对发展道路的探索阶段等因素密不可分,比如拉美左翼未能真正找到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资本主义体制限制了拉美左翼的变革,左翼政党自身党建薄弱且未能妥善应对民生诉求和民意变化等。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美国对拉美的战略调整对地区左右翼力量对比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当前拉美左翼执政困境判断拉美政党政治已由"左倾"向"右摆"为时尚早,但各国左翼亟待审时度势、整顿调整,才能重整旗鼓、持续发展。此外,目前拉美左右翼力量对比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拉丁美洲出现了两种型塑拉美政治变迁的重要运动——左翼运动和天主教运动。本文以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巴西、智利和阿根廷为个案,通过历史分析和横向比较考察两者的关系模式与变迁趋势。研究发现,天主教与左翼的关系是动态和多元的。天主教的右倾或左转是拉美政治钟摆的重要社会动力:天主教的右倾推动了军人政体的建立,天主教的左转则促成了左翼的上台执政。天主教与左翼的关系模式存在全面对抗、全面合作和部分合作三种模式。在民主化时期,三国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的关系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在巴西,团结的天主教与左翼结盟反抗威权;在智利,分化的天主教与左翼结成选举联盟终结了威权;在阿根廷,分化的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疏远并消极地反抗威权。天主教与左翼运动的关系主要受到宗教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和政治压制程度的影响:军政府的政治压制程度越高,宗教市场的多元化程度越大,天主教越容易与左翼政党结成同盟。  相似文献   

9.
2002年拉美的政治形势和对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拉美政局比上年更为动荡 ,一些国家的左翼力量重新崛起。这一年 ,拉美对外关系十分活跃。2 0 0 2年拉美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一 拉美地区政治形势总体基本稳定 ,但南美洲一些国家政局更加动荡。2 0 0 2年 ,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相对稳定 ,但南美洲不少国家的政局比过去更加动荡。南美洲动荡的形势已从安第斯国家扩展到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南锥体国家。阿根廷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爆发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在半个月内 ,先后出现 5位总统。2 0 0 2年元旦阿根廷议会推选杜阿尔德为代总统。杜阿尔德执政以来 ,为克…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1):84-100
拉美是参与式(制)民主实践的先锋。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参与式民主在拉美的确有着更为广泛的存在。拉美第一代参与式民主实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左翼在地方政府执政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各种管理拉美城市的参与机制。拉美第二代参与式民主实践始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拉美"向左转"时期,是该地区参与式民主试验的高峰。在此期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巴西的左翼政府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参与式民主。比较而言,委内瑞拉创造了一个激进参与式民主模式,寻求以参与式民主取替代议制民主;巴西提供了一个务实参与式民主模式,主张通过扩大参与实现政府有效治理从而巩固代议制;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则是混合模式,兼具两者特征。本文从正式性、代表性、范围—规模三个维度,对上述四国的参与式民主实践进行梳理和比较。本文认为,拉美左翼的参与式民主实践在扩大政治参与、增强民主包容性和提高政府回应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拉美国家民主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拉美国家在独立探索民主体制发展方面的积极意愿,但参与式民主体制的内在复杂性和拉美国家的剧烈政治变动使相关实践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墨西哥《进步》杂志1986年末公布的1985年拉美500家大公司中,巴西344家、阿根廷54家,墨西哥50家,哥伦比亚26家,智利10家,委内瑞拉9家。销售额最大的三家公司是:墨西哥石油公司(203.8亿美元)、巴西石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革命制度党是墨西哥乃至拉丁美洲的第一大政党,也是世界大党之一。革命制度党自1929年成立至2000年连续执政长达71年,成为拉美政坛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革命制度党执政期间,创造了"墨西哥奇迹":政治上,当拉美多数国家频繁出现军人独裁、政局动荡之时,墨西哥的文官政府一直保持着政局和社会的稳定;经济上,墨西哥持续30年实现年均  相似文献   

13.
蓬勃发展的社会运动是当代拉关左翼政治的重要内容,其表现形式包括印第安人运动、农民运动、失业工人运动、公共部门抗议活动等.拉美社会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以反对新自由主义和争取真正民主为主要诉求;以族群认同为基础形成新的参与主体;采取参与制民主组织和管理模式;一般不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土著印第安人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拉美社会运动是当代拉美左翼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左翼政党、左翼政权共同构成了拉美左派的三大主体,对拉美各国的政治进程产生首重要影响.但同时,拉美社会运动,也面临如何处理与左派政党和政权的关系以及内部分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拉美地区的政治形势呈现以下特点 :地区政治形势比较稳定 ,“热点”减少 ,没有发生新的、重大的国内国际冲突 ;民主化进程取得进展 ,大选平稳进行 ,政权交接顺利。但民主的基础并不牢固 ;经济困难的加剧会为中左翼政治力量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拉美一些国家的政治状况 :墨西哥新总统福克斯执政近 1年 ,在培育新型政治关系方面有所建树 ,其他方面政绩平平 ;哥伦比亚仍为地区“热点”,和谈举步维艰 ;委内瑞拉形势趋于紧张 ;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动荡。拉美政坛已暴露出的新老问题都有着深刻的结构性根源 ,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 ,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未来几年内拉美政坛可能会进入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里约集团     
里约集团成立于1986年。当年12月,孔塔多拉集团成员(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巴拿马)和利马集团成员(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秘鲁)的8国外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决定建立“政治磋商和协调常设机构”,以推动拉美一体化进程。这一机构当时被称为8国集团,1990年3月,正式易名为“里约集团”。当年,智利、厄瓜多尔、玻利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拉美各国谋求独立自主的倾向日益增强,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正是这种倾向的代表。自执政以来,查韦斯在国际关系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美国的干涉与控制;在国内大刀阔斧地实行“玻利瓦尔革命”;坚决反对美国主张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积极倡导拉美地区的一体化;加强与拉美左翼政府及左翼政治组织的合作;敢于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作斗争。以2002年“四月政变”为标志,委美双边关系由平稳转向持续紧张。美国试图通过外部孤立委内瑞拉、内部借助反对派活动迫使查韦斯下台,但这种敌视政策始终无法奏效。事实表明,以查韦斯为代表的拉美左翼力量的兴起最终将迫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拉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17年4月2日,厄瓜多尔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左翼执政党主权祖国联盟运动(Movimiento Alianza País)候选人、前联合国残疾人事务及权益保障特使、身患残疾的莱宁·博尔塔伊雷·莫雷诺·加尔塞斯(Lenín Boltaire Moreno Garcés)以微弱优势战胜右翼反对党创造机会运动候选人吉列尔莫·拉索(Guillermo Lasso),成功当选厄瓜多尔新一届总统,使得厄左翼执政得以延续,拉美地区“右转”之势得到一定遏制.5月24日,莫雷诺正式接替已执政十年的科雷亚(Rafael Correa Delgado),成为拉美首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现年64岁的莫雷诺在科雷亚政府时期曾担任副总统.上台伊始,他即开始采取系列措施,着手进行国内政治和解,主张振兴经济、打击腐败、加强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开展务实外交等,显示出不同于科雷亚激进左翼的独特执政风格.  相似文献   

18.
工会是广义非政府组织的一员,在非政府组织兴盛的拉美,工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力偏弱。发展不均衡、组织松散及内部分化是当前拉美工会的重要特征。拉美工会在左右翼执政时期扮演了不同角色。在右翼执政时期,拉美工会积极抗争,频频举行全国性罢工,积极与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对话,争取更大权益;在左翼执政时期,拉美工会通常会与政府合作,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兼有零散斗争。但是,拉美工会在争取工人权益方面并未充分发挥作用,成绩乏善可陈。究其原因,除了内部分化、高度政治化等自身问题,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也限制了工会作用的发挥。这些都导致拉美工会产生了寻求政府庇护的意愿,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脆弱,只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依靠被动的角色调整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工会要吸取拉美工会的教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也要坚持群众组织的本色,充分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拉美左派崛起与左派政府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间,一批"左派政府"的崛起导致了拉美政治版图的大改组,并标志着一股新的变革潮流的出现。当前被国际舆论公认为左派当政的拉美国家有委内瑞拉、智利、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等8国。拉美国家的左派政府都是通过选举取得执政地位的,即所谓"体制内的崛起"。迄今为止,这些政府所实行的变革也都没有超出"体制内变革"的范畴。本世纪初期这种左派政府在拉美"集体亮相"的局面,的确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新局面的出现与最近30年来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变革、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等引起的深刻社会变动是分不开的。广大民众反对新自由主义、要求改变现状的呼声高涨和社会运动的广泛兴起,是左派政府崛起最基本的政治与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在多元化外交政策指导下,从过去的同美国保持单一结盟逐步转向同西欧、日本、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发展关系,积极而广泛地加强同外部世界的联系。最近十年来,多元化外交政策使巴西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巴西从1950年在拉美国民生产总值(按197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中占19.3%(阿根廷占24.9%),提高到1978年占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的38.5%,相当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三国的总和。在1963年到1983年的二十年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236.7%,其工业生产能力增长368%。从对外贸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