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通过积极探索"十户一体+合作社""十户一体+基地""十户一体+公司""十户一体+园区"等模式,台江县丰富拓展了"十户一体"抱团脱贫的内容,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动难、政策落地难、产业发展难、项目推进难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台江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选人用人导向鲜明、基层组织更加坚实、各类人才加速聚集……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牢牢把握改革方向,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了坚强保障. 抓好试点示范 强化基层组织制度建设 台江县长滩村,一个依山傍水的苗寨.走进村子,看到的是整洁的村容,听到的是村民的欢笑. 然而,两年前的长滩村却是出了名的穷村、差村,“脏乱差”问题一度影响着长滩村的形象.如今,“十户一体”村级治理模式让这个小村庄“远近闻名”. “十户一体”管理模式,就是把308户村民按照10户左右划分主体,联产业、联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从江县西山镇卡翁村党支部通过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发展"十户一体",通过"五抓"使乡村换了新颜。一是抓党建,强基础。卡翁村目前有党员34名。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以"十户一体"为抓手,大力发展黄牛、生猪养殖产业和油茶种植产业等。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确保每人掌握一门以上技术。组织群众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人畜饮水,机耕道,活动场地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  相似文献   

4.
正在推进产业扶贫进程中,天柱县大力推行党支部带领,以"党员中心户、贫困户、一般户"抱团发展"小农场、小基地、小企业"的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脱贫攻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产业。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拔掉穷根。2017年,天柱县在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中因地制宜,全力响应全省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五大连池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围绕到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发展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全市上下一体发力,强产业、补短板、扶志气、抓整改"四轮齐动",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目前,全市1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62户130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1)
正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成就显著,但农村牧区发展相对滞后。该市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将"十个全覆盖"与现代农牧业发展、扶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文化旅游业发展和乡村公路建设"六位一体"共同推进,同时积极面向城市消费市场调整农村产业布局,走出一条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5)
正去年以来,准格尔旗以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为契机,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努力开创农村牧区全面发展新局面。精心规划,协调统筹推进,精准发力攻坚。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准格尔旗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位一体""三项建设"统筹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部署要求,精心编制"十个全覆盖"工程3年规划与分年度实施计划,设立了专项资金,建立了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左右协调  相似文献   

8.
正鄂托克前旗旗委、政府牢牢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准要义,更加注重方法创新,着力探索建立识别精准定位、帮扶精准到位、管理精准归位、考核精准补位的工作体系,全旗615户166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走出一条产业扶贫、机制带贫、发展减贫、精准脱贫的攻坚之路。精准识别"三类人"。鄂前旗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系统甄别划分为三类人群,因户因人"找穷因、拔穷根"。第一类自力更生"干"起来,着力在产业扶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正在脱贫攻坚中,涞水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核心着力点,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双带四起来"(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利益连接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旅游扶贫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仅在野三坡景区带动下,  相似文献   

10.
正坪寨村是从江县西山镇政府所在腹地,东与本镇陡寨村接壤,南与顶洞村相交,西与卡翁村毗邻,北与广西梅林村相依,是从江南下广西的主要通道之一。全村共1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387户15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贫困人口442人。近年来,坪寨村积极响应"夏秋攻势"号令和"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以强化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壮大产业发展为抓手,走  相似文献   

11.
赵国刚 《实践》2008,(10):19-19
巴拉嘎尔高勒镇是西乌旗一个集城镇、牧区为一体,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达斡尔、俄罗斯等多民族聚居的草原小镇。巴拉嘎尔高勒镇坚持"产业发展、基础完备、保障有力、环境友好、以城带乡"的发展原则,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12.
正贞丰县鲁容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全乡辖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共有50个自然村寨、86个村民组,13个党支部、485名党员。总人口4555户19176人,布依族占总人口的87.57%。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7户5130人,贫困发生率26.75%。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征程中,鲁容乡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为引擎,积极探索以扶贫政策带路、党的组织带领、党员队伍带头、各级干部带帮、公司联合带动,壮大产业推动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五带三业"党建引领扶贫模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背包干部"的积极探索,资源整合,镇宁自治县本寨镇构建了"一体两翼"绿色产业发展格局,辐射所辖10个行政村,受益贫困户912户,贫困人口3243人。在镇宁自治县本寨镇,活跃着一支脱贫攻坚的帮村干部,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背包干部"。"迷彩服,绿色背包,一看就知道是帮村干部,是帮咱们解决问题的,是最可爱的人。"本寨镇炳云村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锦屏县加快发展中药材、果蔬、畜禽、水产养殖等多项富民产业,从单一农耕生产逐步向产业多元化、特色化、现代化转变,结出富民强县的累累硕果。为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锦屏县以"人有业、户有社、村有品"为目标,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重点发展中药材、油茶、果蔬、畜禽和水产5大产业,从根本上实现扶贫造血。如今的锦屏,产业发展正以昂首阔步之姿扛起脱贫攻坚大旗,跑出富民强县加速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带一路"建设要与科技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绿色能源技术为主体,以海洋科学技术为攻坚,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为平台。要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科技"走出去"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大方县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探索出"一社两业"巩固摘帽后脱贫攻坚新做法、新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良好态势。"一社"即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两业"即纵深推进产业革命和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实现群众稳定脱贫。聚焦合作社带强,提升发展原动力。统筹推进七权同确,量化股份20万户7.08亿元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贫资金项目95个4909万元,培养打造了凤山乡银川村、兴隆乡菱角村等一批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十户一体”联户帮带党群同共致富活动,是元阳县针对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并开展的。它由1名致富党员联系3户致富群众,这3户致富群众分别再联系2户困难群众,10户为一体(也可以是几户、十几户、几十户为一体),形成致富党员 致富群众 贫  相似文献   

18.
正都匀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影视为主线,影视服务、体验式旅游为主体的业态布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跑出"加速度"。气势磅礴的秦汉宫殿、灰墙白瓦的民国建筑、老上海气息的百乐  相似文献   

19.
<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输不起的硬仗,近年来岑巩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农村产业革命,以"五个到村到户到人"为着力点,统筹"八要素",活用"五步工作法",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扶贫工作,通过"因户施策""异地置业""入股合作社"等实现未脱贫人口产业全覆盖。  相似文献   

20.
正"十户一体"是基层民主与和谐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山水相连、资源富足的长滩村互助帮扶、抱团发展奔小康的产业需求与组织依靠。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醒目的脱贫任务表,在"底数清、对象准"一栏,54个人的名字清晰列出。在龙通明、石家权等14人的名字后面,各自画了一个勾。画上这个勾,就意味着此户已经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