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黔北的莽莽深山里、悬崖峭壁间,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日夜流淌,这条盘旋在绝壁上的"天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涓涓流入团结行政村的民主自然村(旧称草王坝)。上世纪50年代末,为解决草王坝千百年来的无水困境,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支书黄大发带领当地百姓艰苦修渠,历经多次挫折失败后,水渠于1995年终于通村,彻底结束当地"滴水贵如油"的  相似文献   

2.
英雄的力量     
正在"贵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发布仪式现场,每一个"年份英雄"先进事迹在大屏幕播放时,台下不少观众泪流满面;每当"年份英雄"走上舞台时,现场掌声雷动。一辈子,一道渠,黄大发用36年时间带领村民修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面绝壁、穿三道险崖凿出万米"生命渠";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文朝荣带领海雀人把"苦甲天下"的极贫村建成美丽村寨;不计得失与名利的张有光,  相似文献   

3.
大山的脊梁     
正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社会生活中,在创文工作中,在脱贫攻坚中,他们是行为榜样,他们是时代楷模,他们是中流砥柱。黄大发,193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支书。事迹:他率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风钻、钢钎、铁锤这些简单工具,硬生生凿出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199米的水渠,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2017年4月以来,他先后获中宣部"时代楷模""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贵州年份英雄"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正新年新征程。2018年,黄大发又有了新目标新打算:"引产业活水发展生态旅游。"普通党员不普通,30多年间带领乡亲们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成功"修渠引水"后,又带领乡亲拉电、修路、建学校。"我这一生有一口气就要干一天,为人民奋斗一辈子。"黄大发虽然人老了,但心不老,他还想最后带领乡亲们干一件"大事"。黄大发所说的"大事",就是充分挖掘当地生态资源,结合"大发渠"人文景观、仡佬族文化、特色农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宣传部25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黄大发曾担任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  相似文献   

6.
正遵义市播州区坚持深度挖掘与全力推介相融合,一线报道与典型引路相结合,着眼于"四个"度,推出全国影响深远的当代愚公、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着力推进挖掘深度,深入发掘事迹精神。2016年7月,调研组第一次进驻平正乡团结村(草王坝)驻点调研,通过与镇、村两级干部座谈,与老支书促膝长谈,走访周边群众,全面了解到团结村是典型石漠化地区的村情,黄大发历时36年修渠引水,劈开三处绝壁险崖,绕过三重大山,建成了横跨3个自然村10余个村民组的大发渠的事迹。2016年9月,调研组第二次进驻团结村,通过点对点采  相似文献   

7.
正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的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曲着一条人工"天渠",这条"天渠"被胜利村百姓誉之为"生命线"。提起这条"天渠",那曾是当地人永难磨灭的记忆,重拾那段岁月,使人感慨万千。4月4日,记者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见到了当年的凿渠带头人——年过八旬的老支书王章礼。上世纪70年代,为了引水进村,王章礼和他的大儿子王大洪带领村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收工,凿沟渠、架渡槽,斩荆棘、碎大石,一锤一锤,一钎一钎向绝壁开战。他们依靠双手苦苦支撑,一米一米艰难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黄霞 《当代贵州》2022,(17):64-65
<正>“这条大动脉接通后,团结村乡亲们的生产生活将更便利、农产品外运更便捷,旅游产业发展和农特产品外销也会更顺利,乡村才能振兴。”3月21日,随着最后一块预制桥面板精准就位,仁遵高速大发渠特大桥主体建成。“七一勋章”获得者、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望着横跨在大山之间的大发渠特大桥,期待着高速全线早日通车。  相似文献   

9.
在黔北播州西部的莽莽大山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团结村,因其有一条堪称“天渠”的人工水渠——“大发渠”而声名远播.这是由当时的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峭壁上凭借原始古老的工具开凿出总长近10公里的“生命之渠”,彻底改变了这里“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窘境.  相似文献   

10.
<正>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党支部书记,从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还能为群众做一点事,一定不辜负党,不辜负人民。"近日,在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里,今年已经86岁的老支书黄大发,正将入党时的初心分享给大家听。黄大发,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在36年的时间里,他带领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潺潺渠水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他也因此被誉为"当代愚公"。  相似文献   

12.
<正>"年份英雄":一生只为一条渠点点春雨,鸟鸣山涧。春天的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生机勃发,绿野田畴,忙碌自在。一大清早,两辆大巴车载着遵义市近百名党员干部,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这里。在灵宝山上,在擦耳岩旁,在修渠勇士们当年凿石引水的绝壁下,他们在寻找、在沉思……半个世纪前,关于团结村草王坝修渠引水的蓝图被铺开,老支书黄大发把实现梦想的手,指向了壁立千仞的擦耳岩——  相似文献   

13.
周立  彭瑜 《党员文摘》2021,(1):13-15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天坑谷底,绝壁环绕,几近垂直,从坑沿到坑底有1100多米。大巴山无情的绝壁,让下庄人一直生活在贫困、闭塞和落后中。一条出山的路,成为下庄人的奢望——没人相信这里能修出一条路来。毛相林,现任下庄村村委会主任,身高不到1.6米的他被大家称为"毛矮子"。然而,就是这个"毛矮子",带领全村390余人,在绝壁上谱写出一个史诗般的悲壮故事——耗时7年,在绝壁上"啃"出一条出山公路。修路过程中,6条鲜活的生命,从绝壁上坠落。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当代贵州》1月号上的一篇题为《通向富裕的天梯——记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的报道,描述了团结村草王坝黄大发带头绝壁凿渠的不凡事迹。20年后,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与当年的通讯员王淼相约,重访当年老支书、重走险崖探渠。岁月悠悠,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那份永不磨灭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15.
"五、四、三、二、一,起爆!" 7月20日下午1点,随着省委副书记、省国道213线都汶公路抢通保通总指挥李崇禧一声令下,都汶公路"老虎嘴"堰塞湖下游绝壁轰然坍塌,在坍塌体上形成了一条100多米长、10多米宽的路基.  相似文献   

16.
李胜 《当代贵州》2012,(20):48-49
120米,一段常人不到两分钟就能走完的距离,却让黔南大山深处三名党员走了足足400多天。平塘县大塘镇西关村三名党员,为带领群众养殖大鲵致富,用400多天时间,硬是在大山里拓宽深挖出一个120米长的山洞,而这120米,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条各族干部群众奋力脱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界碑     
中国最西部的中哈边境线上有一条界河——霍尔果斯河,河的上游有一个水文站,水文站住着一户人家。有人说:他们看水就是巡逻,他们居家就是站岗,他们护渠就是放哨。当他那80岁的母亲4年没见到在这深山里的儿子儿媳时,老人家哭了;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翟浩辉副部长听说后来到这一家人居住的大山里,部长感动了……他,就是农四师霍尔果斯河管理处职工罗天山和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18.
张琦鲜 《当代贵州》2013,(25):32-33
王炳益是贵州电网榕江供电局兴华供电所抢修班班长,负责月亮山地区的抄表、抢修工作。在这条艰苦的"抄表路"上,他来回一趟要走100多公里。13年来,王炳益在莽莽大山之中走了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5趟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艰难"抄表路"地处贵州省榕江县、三都县和荔波县交接处的月亮山,海拔1490米,是一个"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因地理位置极其偏僻,月亮山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条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以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贵州让188万人搬出深山陡岩,居新家务新业,命运际遇从此改写。贵州大山万重,隔山能喊话,见面大半天。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100多万困难群众散居于山脊山腰山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脱贫难度之大居全国之首。有没有一条彻底、有效的脱贫路径?搬出大山、搬离贫困,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到过河南新乡的人,都知道那里的郭亮村有个挂壁公路。郭亮村位居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之上,当时共有8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1972年,为了让村民们走下大山,村里选出13个年富力强的村民,组成了开山突击队。他们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条件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开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公路。他们还在石洞的峭壁上,凿出了35个大小不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