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关系维度来看,人与自然和谐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从民生维度来看,增进民生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目标;从发展维度来看,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在要义;从实践维度来看,制度保障和生态红线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民生问题,格外重视民生建设事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新思想。这些思想体现出明显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特点。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继承性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习近平的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  相似文献   

3.
王玮 《学习月刊》2020,(1):26-2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阐明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人社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人社工作全部工作对象涉及到人,大部分工作涉及民生,直接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必须把一切工作聚焦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商务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是主管国内外贸易、促进消费的职能部门,而消费需求是民生需求的重要方面.2022年,省商务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为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带领全党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健康中国、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多个角度统筹施策、协调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冯德军 《奋斗》2022,(4):47-48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近年来,江苏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江苏民生工作整体呈现“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重大改革有序实施、重点人群保障有力、民生实事全面落实”的良好局面。2022年中国民生入户调查结果显示,1271户样本家庭对江苏民生工作总体评价为8.4分,较上一年提高了0.1分。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民生保障工作在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以增进民生福祉为价值导向,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思想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围绕战略定位、科学理念、制度保障、携手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以独特鲜明的实践价值丰富发展了粮食安全工作理论,为推进新时代粮食安全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为推进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在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十九大从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社区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和细胞工程,只有做好社区工作,各项惠民措施才能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才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广大社区工作者带领社区居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贯彻十九大精神,研究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做好我省民生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呼应民生需求新期盼 提升就业社保体系建设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颖 《唯实》2015,(1):10-12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担负着不断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百姓民生幸福的重任,今后工作中,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呼应民生需求新期盼,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特别是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两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0,(10)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面对复杂局面,如何回应民生关切?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加大"六稳"的同时,提出"六保",其中的"保基本民生",强调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住民生底线。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此次"六保"中的"保基本民生"是何意?基本民生指的是  相似文献   

14.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对湖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新阶段的民生和社会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这是总书记继2013年11月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6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指示后,再一次对新阶段湖南民生和社会建设提出要求,体现了对湖南人民的亲切关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思维工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从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角度审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指导中国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论,从六大思维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科学方法论进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5,(8)
<正>习近平总书记7月17日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关于做好民生工作的指示要求,彰显了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指明了保障民生的着力方向,提出了改进作风的明确要求。特别是深刻阐述了民生与发展的关系,赋予了民生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作为以保障基本民生为核心职能的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  相似文献   

17.
王宏斌 《先锋》2023,(9):11-13
<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市民政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成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能,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幸福成都更有温度质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启成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这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一贯体现,是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指针和根本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学深吃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民生工作方法论,创造性地用于指导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  相似文献   

19.
盛辉 《求实》2017,(9):4-13
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国内生态环境,习近平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理念,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论述,从而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四重维度,即:重塑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二维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谱写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倡导绿色发展的生态新理念;提出红线思维与法治意识的生态安全观。习近平的生态思想是我国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0.
刘丰艳 《世纪桥》2024,(5):60-62
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手段,更应肩负起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政治任务。因此,从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入手,深入分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原则,探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以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