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大方县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推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合作社带富功能,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为农业赋能,依托主导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  相似文献   

2.
正凌源市采取"党建统领、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合作社"为主要路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3个,10万元以上的村有86个,5万元以上的村有194个。坚持党建统领,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2014年以前,全市有157个村属于无资源、无产业、无收入的"空壳村",有230个负债村。针对这一现状,凌源市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  相似文献   

4.
汪光华 《学习月刊》2010,(20):104-104
近年来,鄂州市东沟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镇12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1.5万元,村平均6.8万元.年平均收入水平突破10万元的村有5个.5~10万元的村有3个.1—5万元的村4个。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仁怀市1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2.4亿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仁怀市坚持全方位谋划、全领域破题、全过程保障,分步实施整镇推进、整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17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达2.4亿元,其中积累100万元以上村(社区)61个、500万元以上村(社区)8个,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巩固党的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来抓,启动内力,倾注外力,凝聚合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市1781个村中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达到78%,其中10万元以上的占18%。2012年底,全市村集体资产总额56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07亿元,村集体积累3.13亿元,当年实现收益2.04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康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示范带动、健全机制等途径,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身"造血"能力差等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7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达67个,占总数的42%;超过50万元的行政村25个,基本消除了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工作落实。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尚志市依托"四大发展路径",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健康发展。走"产业带动型"发展路径。通过"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走"资源收益型"发展路径。鼓励有集体资产资源的村,以发包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促进村集体对生产的再投入。走"村社合作型"发展路径。村"两委"采取村出场地、出劳力等方式,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形成优势互  相似文献   

9.
正几年前,朝阳县波罗赤镇卢杖子村和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村集体经济呈"空壳化"状态。年轻人杨喜海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新的"两委"班子干劲十足,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巨鹿县始终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重要任务,持续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采取项目化管理、精准化扶持、公司化运营"三化"模式,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项目化"管理明责任。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建立291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台账,实行项目化管理,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召开全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明确县直部门责任和11个乡镇区增收任务目标,形成全县大抓村级集体经济责任体系。各乡镇区立足本地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乐山市五通桥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678.5万元,村均4万元,村级党组织为民办大事办难事的实力明显增强.他们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地方戏",探索出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7,(4)
<正>近年来,乃玛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为抓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人均纯收入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村集体资产400多万元,成为吉日嘎朗图镇第一个拥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选能人强支部带头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在乃玛岱村,就有这样一个一心为民谋发展的"当家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梅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抚顺县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抚顺县有95个行政村、225个自然屯,总人口11.4万,其中农业人口10.4万。为了更好地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抚顺县研究出台了《抚顺县关于增加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补资金的使用办法》《抚顺县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扶持政策》等相关措施,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0年全县整合使用省、市财政专项资金和县配套资金2077.5万元,全县集体经济扶持村达到90个,平均每村实现集体收入3万元,全县集体经济收益率达100%,真正解决了村党组织"造血"功能不足、"无钱办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铁岭县幅员面积2249平方公里,人口39万,下辖15个乡镇(场),216个行政村,573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8021名,其中农民党员11415名。2014年上半年,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已经达到了13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1%,全县村级集体收入总额2370.64万元。近年来,铁岭县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强化引导和扶持、拓宽增收渠道、加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途径,推动强村富民。"四项措施"强保障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刻不容缓,因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村党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手中无米,唤鸡不理"。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关键要解决好村集体无钱办事难题。2017年以来,枣庄市台儿庄区聚焦破解村集体增收渠道偏窄、总量偏低瓶颈制约,持续实施了"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增收计划",推动村级班子、发展路径、资本要素和组织保障实现"四优化",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2018年底,全区3万元以下薄弱村占比  相似文献   

16.
"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昔日负债800万元后进村到如今存款几千万元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7.
正兴城市积极探索抓基层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日趋壮大。自2017年以来,转化"空壳村"99个,全市237个村中有215个有集体经济收入,占总数的90.7%。突出党建引领,凝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兴城市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市、乡、村三级党组织联动,下好"一盘棋"、打好"组合拳":一是靠实责任。建立市委联席会议制度,制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包旭东  梅英 《实践》2021,(2):46-47
2020年,通辽市库伦旗积极探索实施产业融合、项目带动、村企“联姻”等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扩量提质增效。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增收。在8个苏木乡镇全部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187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了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公司)+农牧户”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农牧民致富。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党支部领办的丰饶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飞地抱团”争取九家子村中央扶持资金125万元、镇级联合社资金200万元、集体和村民入股资金42.5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购进基础母牛130头,实现净收益6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全体村民通过股金分红实现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带动,实现全村黄牛存栏200头,村民增收13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最近,旺苍县首批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村(社区)产生,标志着旺苍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切实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问题,旺苍县及时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10-20个集体经济脆弱的贫困村(社区),每个村(社区)投入扶持资金5—1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收益归集体所有,扶持村(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见效后的头3年提取不超过20%的收益,见效3年后提取不少于30%的收益,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等。  相似文献   

20.
故城县针对个别小村、弱村资源相对匮乏、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为目标,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合作社)联建等方式组建联合党总支,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全县建立联村党总支16个,覆盖行政村5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