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阳 《党员文摘》2018,(9):12-14
近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部分基层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日常工作中,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正>《农民日报》刊登江苏一位基层干部的见闻说,当前农村工作中形式主义的做法不胜枚举,"务实难"是农村发展最大的"拦路虎"。比如说水利工程。"上级来了,一看水利建  相似文献   

3.
<正>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都要靠基层干部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基层干部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除了依靠上级赋予的有限的权力外,我认为,更重要的要靠干部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这种非权力影  相似文献   

4.
<正>基层,有最坚实的力量、最强大的血脉、最活跃的源泉。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离不开基层视角、基层情怀。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干部被反弹回潮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消耗了大量精力。迎不完的检查,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基层干部忙得搞不成调研,办不了实事,甚至回不了家。近日,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纪检监察报》4月17日刊登范赓的文章说,问责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实际工作中,问责不严肃、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简单地把问责当成一种工具,工作推动中的问题、管理上的问题等,不分青红皂白都拿问责来处理,问责成了个别人领导能力和领导方式的遮羞布;有的问责泛化扩大化,凡是不合要求甚至不合领导的意图,随意就问责,以至于有的基层干部多数被问责、反复被问责;有的基层单位为了应付上级的多种问责、多次问责,不管谁的责任、什么责任,班子成员轮流"分担"……凡此种种,都偏离了问  相似文献   

6.
正要想通过考核督促基层干部求实创新,谋实事干实事,考核评判本身就要注重实效,而不是注重"材料"。把基层干部从材料和报表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他们有精力有工夫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推动基层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改变根据材料多少页和字数看付出、根据痕迹多寡论实绩的  相似文献   

7.
基层干部是惠民政策的“代办员”。是群众矛盾的“调解员”,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员”,所从事工作虽繁杂琐碎但举足轻重。不少基层干部在处理低保、社保、征地拆迁等涉及利益纠纷的问题时,容易被利益受损方误读,造成“上级不满意、同级不配合、群众不认可”的状况。因此,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心须紧扣群众脉搏,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在服务群众中赢取支持和信任。  相似文献   

8.
水石 《实践》2008,(11):59-60
常听有的基层干部抱怨,上级机关工作组下来的多.给基层添麻烦的多,帮不上忙的多.这些上级机关抓基层,工作没少做,精力没少投,时间没少花,钱物没少给,为什么基层不欢迎、基层面貌仍然依旧呢?原因很简单,很多上级机关都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9.
正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在生产第一线,承担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的重任,与基层群众直接打交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事务多任务重,直面矛盾、问题与困难,没有回旋余地,没有退让空间,"白+黑"、"5+2"是工作的常态。尽管许多基层干部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像陀螺一样转动不停,但工作的效果往往是组织不满意、群众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之所以如此,就是在履责担当中用"心"不够。  相似文献   

10.
"落实任务敷衍应付""口号响当当、服务冷冰冰""拖欠支农惠农资金"……这些不良行为都被纳入沈阳市康平县专项整治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中。近年来,康平县委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问题整改,认真解决和严肃查处了一批涉及民生、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12月20日的《人民日报》刊登评论部文章说,"基层干部忙这忙那,上级单位指导检查"。临近岁末,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由于年初签订了各种各样的责任状,各种专项责任考核多达三四十项,实在是疲于应对。一些地方为了"层层压实责任",把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村,与村委会签订责任状。有村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基层治理中滋生出一系列管控困境:在各式各样繁忙工作之下",管理"变成了"管控""、严管"变成了"严控""、管好"变成了"管死",由此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工作心态,并最终导致基层干部中存在"创新担当缺失""能干事而不敢干事"的"难作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责任状只是工作抓手,真正把责任落实,归根结底要靠各级干部的担当精神。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干部要有理想信念之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意所在"基层干部忙这忙那,上级单位指导检查"。临近岁末,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由于年初签订了各种各样的责任状,各种专项责任考核多达三四十项,实在是疲于应对。一些地方为了"层层压实责任",把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村,与村委会签订责任状。有村支书私下说:我们连高速公路都上不去,根本没有执法权,咋去管理呢?上级部门要基层单位签订责任状,到底是为了"压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位在乡镇工作的朋友向笔者报怨:如今一些现场会,老百姓反感,基层干部也深感头痛。一是过多过滥,现场会成了“经常会”。有的利用现场会直观、影响面宽、随时可以示范、容易出成绩、容易应付上级检查等“优点”,将召开现场会当成完成上级布置工作任务的一个最佳途径,乐此不彼,不管有否必要,都召开现场会。而现场大多设在基层,致使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奔命,叫苦不迭,并易导致搞假现场、造假经验的现象发生。据一基层干部反映,一段时间,其所在乡镇几乎达到一周要提供一个现场,严重牵扯了干部的精力,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规模过大…  相似文献   

15.
季花梅 《湘潮》2015,(2):24-25
基层干部被"污名化"已经成为一种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不仅使广大基层干部的形象受到影响,更对基层干部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极不利于基层和谐干群关系的建立。本文力图探讨基层干部被"污名化"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成因和破除对策。并从基层干部、广大媒体的角度提出化解基层干部普遍被"污名化"的对策,以期有利于密切基层的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调查显示,我省超过半数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被社会误读,超过三成的认为被严重误读。许多基层干部认为,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雷言雷语,经过媒体和网络的广泛传播后,引起社会对基层干部的误读。打开网络,"能力素质低"、"慵懒散"、"吃拿卡要"等成为社会误读基层干部所使用的高频词汇。而事实上,许多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公休假,甚至有时连最基本的周末双休日都不能保证。为了做好工作,"五加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痕迹管理"在不少地方推行,成为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以文字表格和图片资料等作为展现绩效的唯一手段,片面强调"痕迹"而不是业绩,把"痕迹"看得过重。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将其称为"痕迹主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27日20时05分,在从村里回镇政府的路上,正安县和溪镇镇长刘江从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看到《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他立即将这条微信分享到了和溪镇党委政府微信工作群,不到10分钟,微信朋友圈就被公报刷屏了。"基层干部经常在基层一线办公,用手机学习上级最新精神,已成为一种习惯。"他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后,贵州基层党员干部高度关注,有的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研读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是干部成长的沃土。《公务员法》明确要求,"上级机关应当注重从基层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这一规定既为基层干部拓宽了上升通道和发展空间,也为上级机关吸纳优质干部资源提供了多元选择和有效路径,释放了推动基层干部安心干事、担当作为的正面信号。相较于面向社会考试招录,从基层公开遴选主要传递了两种取向:一是能力而不是学历,才是更加重要的考量标准,上级机关将更加注重紧接地气、熟悉下情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实绩而不是资历,才是更加关键的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8,(9)
正兴安盟纪委监委开展"清风干部"评定试点工作,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进,对全盟干部队伍进行了一次大清查,探索创新干部队伍正向激励机制。评定目的是让老百姓参与到倡廉工作中,对基层的干部队伍形象有所了解,也给被不实举报弄得灰头土脸的基层干部正名,并将评定结果运用到干部的日常管理、培养、选拔工作中。未进入名单的干部,除不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