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表现为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地方缺少自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改革开放后,中央在行政体制安排上试行了经济特区,并对经济特区下放了  相似文献   

2.
吕学军 《党建》2019,(12):15-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使命任务、重点工作、关键举措等。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首次,在世界政党史上也堪称创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为推进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既指明了努力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9,(22)
正2019年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作出的全面部署,全篇讲话视野宏阔、总揽全局,对于新时代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07,(10):27-30
在中共党史上,一提到"临时中央",人们自然会想到以博古为首的、成立于1931年的"临时中央"。其实,在它之前的1927年还有一个"临时中央",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这两个"临时中央",尽管产生的背景不同,情况有别,存在的时间长短和功过是非也不一样,但都影响了党和革命的进程,是党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统一认识,进一步办好国有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就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问题,结合经贸系统的实际,讲三个问题。 一、统一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了一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当前形势,确定了1995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199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根据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经贸系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认为在以下三个重要问题上,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组织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通知指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7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召开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锦涛同志在中央召开的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思想深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7.
王晓光 《当代贵州》2014,(32):12-12
正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把贯彻中央精神和贵州实际结合起来,作出了全面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贵州的重大部署,奏响了改革创新、法治贵州的最强音。遵义作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具有心向中央、维护大局、共建美好未来的优良传统,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理应成为遵道行义、遵法善治的表率,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坚定不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  相似文献   

8.
不堪回首的岁月1966年10月,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会后,在全国开展了对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大批判。在10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少奇同志、小平同志作了检讨。毛主席在少奇同志的书面检讨上批示:“基本上写得很好,很严肃,特别后半段更好。”但中央文革在下发少奇同志检讨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李莉 《学习论坛》2001,(3):16-17
20 0 0年 3月 15日 ,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立法法》 ,7月 1日正式施行。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国家立法制度的专门大法。这部具有“小宪法”之称的法律 ,对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立法监督等立法事业的诸多环节 ,订立了一整套制度规范 ,为从法律上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矛盾中的地位中央和地方 (包括部门 )的关系 ,在当前主要表现为利益矛盾。中央处于分配、协调利益的主导地位 ,主张统一和稳定 ,地方则力求分权和利益倾斜。二者的利益冲突在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的是适合本国国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但在其具体实现形式上所采取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却存在着种种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所作的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的状况已有较大改观。但传统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根除,同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监督乏力和地方主义膨胀,中央与地方职责权限划分不科学、不具体,且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等等,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央要有权威。”“中央就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权威,“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这就告诉我们,所谓中央的权威,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政令畅通,“说话能够算数”;就是要求各级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服从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刘少奇,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长征中主要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从政治上保证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竭尽绵薄;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六届四中全会后临时中央所犯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坚决支持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经过长征的锻炼和考验,刘少奇开始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的视域,从而才有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开创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最终奠定了他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刘少奇,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长征中主要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从政治上保证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竭尽绵薄;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六届四中全会后临时中央所犯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坚决支持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经过长征的锻炼和考验,刘少奇开始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的视域,从而才有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开创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最终奠定了他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7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形势下,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思想理论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1,(2):61-64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抓住主题,把握主线,中央相继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此外,  相似文献   

16.
<正>陈云同彭真第一次见面是在1938年9月于延安举行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当时,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彭真任北方局组织部部长。1941年8月,中央决定彭真留中央工作。彭真在中央第一个职务就是担任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并协同康生、陈云负责研究选派干部去满洲工作事宜。陈云和彭真虽相识较晚,但相识后就在一起工作了。进军东北前,陈云、彭真一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按照中央要求,中央纪委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标志着我们党在党内监督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彰显了我们党敢于自我监督、自我净化的政治勇气.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变一定时期内党中央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央领导体制人手进行改革,进一步倡导建立了中央集体领导的运行机制、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基本上形成了新时期中央集体领导的制度框架.邓小平在其中的贡献主要包括:在中央健全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集体领导运行机制;改革党中央领导体制,以总书记制取代主席制,限制党的最高领导者个人的职权;从横向和纵向上增设中央领导机构并划分其权力范围,从而保障中央有效实施集体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的集体决策和集体监督职能,保证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实施集体领导.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在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思想上、发展规律认识上、发展机遇把握上、发展方式认识上、发展目标追求上实现了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都是适应特定历史阶段发展要求的产物,而科学发展观则是最符合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发展变化新要求的发展观,也是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观上与时俱进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1949年至1954年是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新中国在此时期建立并实行了中央人民政府下辖政务院的二级政府体制。自1952年6月至1954年《宪法》颁布前,在经济、体制、毛泽东个人因素和偶然因素等共同作用下,中共中央对包括党政机构在内的中央行政体制相继进行了两轮调整。以中央人民政府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确立和五口通商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为标志,最终从体制上根本确立并保证了中共中央对政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使中央行政体制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