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 2 34头杜×长×大断奶仔猪分为 13组 ,分别以纳米硒和亚硒酸钠 2种硒源 ,0 .1、0 .2、0 .3、0 .4、0 .5、1.0m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 ,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仔猪生长、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 :亚硒酸钠硒水平 0 .1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趋于平台 ,0 .3~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 0 .2~ 0 .4mg/kg组仔猪。纳米硒水平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3mg/kg时 ,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4~ 1.0mg/kg时 ,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2mg/kg时 ,两种硒源对脱碘酶Ⅰ活性、血清T3、T4 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3~ 1.0mg/kg时 ,纳米硒组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 ,血清T4 水平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 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92年1~2月,用硫酸小诺霉素(青岛第二制药厂生产)6IU,地塞米松(沈阳辽河制药厂生产)4mg,安痛定(朝阳制药厂生产)4ml混合肌肉注射,每天2次,治疗仔猪(5kg左右)外感继发肺炎41例。均在用药2~5次后痊愈。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是仔猪白痢的重要病原之一。弄清仔猪体内抗轮状病毒抗体的变化与轮状病毒临床感染的关系,对于抗轮状病毒免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仔猪血清:对试验仔猪于前腔静脉采血常规分离血清,-40℃保存备用。 2.母猪奶样:人工采集分娩后母猪的奶样按Yabiki等(1974)报道的方法分离乳清,将乳汁于3000r/min 4℃离心1小时,去掉乳脂,用1N醋酸调pH 3~4,再3000r/min 4℃离心20分钟去掉酪蛋白然后再用1N NaOH调回pH至7.2,-40℃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4.
用MM-3基因工程活菌苗免疫妊娠后期母猪,待分娩后,用BA-ELISA方法检测初乳与新生仔猪血清中的抗K_(88)ac和LT抗体。结果表明,口服或肌注该菌苗均可大幅度提高乳汁及仔猪血清中抗K_(88)ac、LT抗体水平,并使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与方法 1.主治药品:参蜂安乳 合剂是由人参蜂王浆、更年 安、奶粉配制而成。人参蜂王 浆口服液批准文号吉卫药准字(85)430223,每10ml含鲜蜂王浆300mg,人参300mg,吉林通化白山制药厂出品,每鸡每次2ml;更年安由中药熟地、何首乌、五味子、茯苓、珍珠母、夜高藤、泽泻、元参、乳小麦等,由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85)津卫药准字853号,每鸡每次1片;奶粉每鸡每次2g。以上3种药物;每鸡每天1次,也可按治疗量拌料喂。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4~ 5月 ,青海省共和县某单位猪场的仔猪发生一种皮肤病 ,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1 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该猪场母猪自 4月 10日开始产第 1窝仔猪 ,产后 1周左右仔猪开始发病 ,发病仔猪面部、耳周围、颈部、背部、尾部等处皮肤发红 ,继而出现红褐色斑块和浆性渗出物 ,甚至结痂 ,形成鱼鳞状痂皮 ,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面 ;2周左右发病仔猪开始死亡。以后陆续生产 10窝仔猪 ,每窝都有上述症状的仔猪。期间共生产 118头仔猪 ,死亡 6 1头 ,死亡率为5 1.89% ,其中仔猪黄白痢致死 7头 ,压死 3头 ,咬死1头 ,其…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筛选驯化嗜酸乳杆菌制剂——新表飞鸣片剂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价值,我们于1990年4~7月份,在148团应用该药对幼猪、雏鸡进行了仔猪下痢、雏白痢的防治和增重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药品:(1)新表飞鸣:系由石河子医学院研制生产的片剂,0.25g/片,含菌250万个以上,以嗜酸乳杆菌耐药株为主。保存期1.5年左右。(2)其他抗菌药:复方敌菌净、氯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2.试验用动物:(1)哺乳仔猪:选择日龄接近的哺乳仔猪13窝127头,分2组,每窝随机取半数仔猪作为试验组,共计66头;另一半为对照组,共计61头。每窝仔猪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母猪乳腺炎患乳腺炎母猪表现食欲不振,乳房红肿、发热、发硬,有疼痛表现,不让仔猪吮乳;初期乳汁稀薄,内有絮状小块,后期乳汁渐变得少而浓,出现白色絮状物,有时带血丝,并混有黄褐色脓液,有臭味;严重时乳房溃疡,不分泌乳汁。笔者用中药治疗89例,均痊...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本市不同类型牛奶场泌乳牛乳汁进行HMT检测,凡呈“ ”和“卅”反应的牛只作为试验对象。乳汁的采集是在现场挤乳时进行HMT检测,凡呈“ ”和“卅”反应迅即将该乳区乳汁挤入事先灭菌和干燥的磨砂玻塞试管内,每乳区乳汁取10~20ml,编号并登记后放入贮冰瓶内,带回实验室放冰箱内待检。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痢 (又名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是初生 7日龄以内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 ,以腹泻、排黄色或黄色液体状粪便为特征 ,不难诊断。由于本病多发生在 7日龄内的哺乳仔猪 ,口服投药比较困难 ,肌肉注射针剂剂量不易控制 ,常因不能连续用药而最终导致死亡。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 ,笔者以 1∶1的呋喃唑酮和碳酸氢钠片研为粉末制成治痢散 ,用少许面糊调之。在仔猪哺乳时 ,先用温水清洗母猪乳头 ,将调好的药物适量涂于乳头上 ,每头仔猪每日用量所含呋喃唑酮不超过每 1kg体重 10mg ,让仔猪吸吮 ,该方法简单、省钱、疗效显著仔猪黄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大豆抗原蛋白对断奶仔猪有无致敏作用及对肠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选取70头24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将其分为7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D组的饲粮中分别按仔猪初始体重添加500、2 000、5 000 mg/kg的β-伴大豆球蛋白,E组、F组、G组的饲粮中按仔猪初始体重分别添加500、2 000、5 000 mg/kg的大豆球蛋白,通过ELISA检测仔猪24及30日龄时血清中IgG及IgE的质量浓度,并于仔猪30日龄时,每组选取5头仔猪放血致死,采集小肠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情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ZO-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大豆抗原蛋白能刺激断奶仔猪血清IgG和IgE的质量浓度升高(P0.01),小肠ZO-1蛋白表达和ZO-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且大豆抗原蛋白的添加剂量越多,ZO-1表达越低。上述结果表明,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能引起仔猪肠道过敏反应,损伤肠道紧密连接;β-伴大豆球蛋白的致敏作用大于大豆球蛋白。  相似文献   

12.
将 4 0头 2 8日龄断奶杂交仔猪分为 5组 ,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 (硫酸黏杆菌素 10mg/kg 利高霉素 2 5mg/kg)和高剂量锌 (1、3、5 g/kg) ,观察了高剂量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腹泻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抗生素和高剂量锌均能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 ,并能大幅度降低仔猪腹泻率 ,从饲料转化率和预防腹泻效果来看 ,以添加 3g/kg氧化锌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自1985年以来,用新洁尔灭治疗仔猪白痢数百例,取得了明显效果。 治疗方法 用市售新洁尔灭(含量5%的原液)1ml,加常水4ml稀释。每头猪1次性用量1ml灌服。轻症者1次,重症者每天1次,3天即可治愈。 用本法共治疗205头仔猪,全部治愈,其中灌药1次的治愈176头,2次灌药治愈10头,3次灌药治愈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12月和 2 0 0 2年 1月 ,河南省信阳市某个体猪场7~ 10日龄哺乳仔猪 2次暴发疫病 ,造成 11窝 12 1头仔猪发病 ,5 7头死亡。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及动物接种试验 ,确诊为猪弓形虫病。1 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母猪 3 8头、生长肥育猪 15 0余头、哺乳仔猪 16窝 170多头。 2 0 0 1年 12月中旬先后有 4窝 7~ 10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开始出现高烧 ,每窝有 1~ 2头仔猪发病 ,1~ 2d后增至 5~ 6头或整窝发病 ,病程多为 3~ 4d。由于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 ,有 4窝 3 9头仔猪全部死亡。 2 0 0 2年 1月又有 7窝 7~ 9日龄仔猪先后发…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新生仔猪在吮吸母猪初乳之前、后,给予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待60日龄后测定其抗猪瘟中和抗体效价,以观察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干扰。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猪:选自本省渭源县莲峰乡农户饲养的健康杂种母猪7头于分娩前一个月免疫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每猪1头份量)。然后,将其所产仔猪共65头供试验用。随机分为7个组, (1)哺乳前免疫组(简称A组):给刚出生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产  相似文献   

16.
母猪乳腺炎俗称奶炎、奶痈 ,以乳房发生红、肿、热、痛为特征 ,是哺乳母猪常发且难治之症。发病原因 母猪分娩期间起卧不安、冲撞擦伤乳房 ;仔猪吮乳咬伤乳房 ;栏圈环境不良乳房常被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所感染 ;哺乳期饲喂精料过多 ,乳腺分泌机能过强 ,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而引起激素失衡等。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母猪的乳房有 1~ 2个乳区表现红肿热痛。随着病情的发展 ,乳腺淋巴结肿大 ,炎症扩大到多个乳区 ,甚至波及整个乳房 ,这时母猪拒绝仔猪吮乳 ,仔猪饿得乱叫 ,乳汁稀薄、内含凝乳块或黄白色絮状物 ,严重的混有血…  相似文献   

17.
对2月龄仔猪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喹胺醇和喹乙醇,饲喂32 d,证明喹胺醇具有促进仔猪增重的作用,其中150 mg/kg添加量增重效果最佳,并有预防仔猪腹泻的作用;喹胺醇促进仔猪增重和预防腹泻的效果均优于喹乙醇.  相似文献   

18.
1984和1985年,我们用新鲜鸡蛋清肌肉注射治疗仔猪白痢104头,治愈102头,治愈率98%。 方法 选择新鲜鸡蛋,用消毒过的注射针尖抽取鸡蛋清(1只鸡蛋约可抽取10~12毫升),每只仔猪颈部肌肉注射4~5毫升,病轻的只需注射1次,病重的隔2天后再注射1次。 病例介绍 1984年8月,某农户1窝14日龄仔猪先后发生腹泻,到临诊时已有8头排出糊状,浆状粪便,颜色灰白、乳白或黄白色,性粘,有腥臭,病仔猪背拱起,毛粗糙无光泽,肛门周围粘有粪便,食欲减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材料 1.菌种来源;C型产气荚膜梭菌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代号C59—1,为冻干菌,1982年4月制。 2.试验动物:1日龄仔猪34头;临产母猪5头,产仔53头。均由杜洛克公猪与长白、小苏白、北京黑母猪交配所产的杂种一代,购于天津市杨柳青农场。 (二)试验方法 1.将34头1日龄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临产母猪分娩后,以每窝出生仔猪为试验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全部实行人工哺乳饲养,饲养管理条件相同。试验期为30天。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局部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白蛋白、抗胰蛋白酶等会进入乳汁,在乳汁中的含量或活性升高。因此测定乳汁中的含量或活性变化,可作为炎症指标,并反映乳腺炎症的严重程度。本试验测定了乳房炎病牛用CI注射液(中草药制剂)和青、链霉素治疗前后,乳汁抗胰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抗胰蛋白酶活性与治疗效果及病原菌转阴的规律和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