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如松 《党史文苑》2009,(12):46-47
江西老表都知道,江西省弋阳县出了个方志敏。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称赞“赣东北的同志有很好的创造”。在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创建苏区银行,发展金融事业,支援革命战争,便是“赣东北的同志”伟大创造之一。  相似文献   

2.
1959、1961、1970年夏天,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三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人都曾会集庐山。 民以食为天,谁为领袖掌勺呢? 在众多的南北风味高厨中,江西浔阳餐厅的廖济标,以其“老表”风味——江西菜,赢得了中央首脑们的胃口。一时间,他成为领袖们餐桌上的“烹饪大腕”,江西菜也因此名声四扬。  相似文献   

3.
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改进党的建设;只有改进党的建设,才能加强党的建设。从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3000多名不合格党员,到在全市农村无职党员中设岗定责、近4万名不拿报酬的“农村干部队伍”就此平地崛起。江西省宜春市委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量化、细化为一条条可供操作的具体措施,走出了基层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的一条新路。农村老表:“党员不党员,就差两角钱”宜春市袁州区湖田乡湖田村农科村民小组以闹水荒出名。这里的老表喝不上自来水,只好靠喝鱼塘里不卫生的水为生。碰到干旱的季节,老表们总…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派了个文工团进京作汇报演出。并且特别为这次演出创作了歌曲《江西是个好地方》。时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江西老表的演出,又在演出后专门接见文工团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5.
我们这里糟蹋起良好的文化与词语的时候,下手算是相当狠毒的。比如说“小姐”就被糟蹋了,以致现在称呼年轻女性的时候都要脑子里转一下,有人直接就叫“美女”了,连带着青年男性也被称呼为帅哥。我被这么称呼的时候,总是觉得我们这里的审美观一定是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建短讯     
高密市南关派出所“四进家”活动送平安。一是预警指导进家庭。建立短信平台,坚持每天两次向治安重点部门的1000多名群众发送信息,通报治安情况。二是警情摸排进家庭。有针对性提出“警容要整、敲门要轻、称呼要亲、家常要拉、电话要留”的入户调查“五要诀”,打开工作局面。三是警务服务进家庭。向居民发放《警民金桥服务手册》,公开警务信息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许进 《世纪风采》2008,(1):9-11
姑爹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者之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1953年,邓稼先和我姑姑许鹿希结为百年之好。从我记事时起,祖父就命我按照家乡江西的习惯称呼邓稼先为“姑爹”。  相似文献   

8.
陆睿 《当代党员》2013,(9):52-53
他们用双手,凝聚起城镇经济崛起的强大动力。他们用脚步,汇就了中国城镇化的宏大进程。他们都来自农村,他们都去向城市。“农民工”、“打工仔”、“‘农转非’人员”……都是他们的称呼。今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他们正成为“新市民”。  相似文献   

9.
《求实》2006,(2)
地处江西南部的赣县,总面积299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76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赣县是客家人南迁的发祥地、中转站和大后方,建有全球唯一的客家文化城,先后承办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主办中国客属第三届恳亲联谊大会和中国客家旅游文化节,是闻名世界的客家文化名县。近几年来,赣县坚持“对接长珠闽、推进工业化、服务新赣州、建设后花园”的发展战略,着力实施招商兴工主战略,工业小县开始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去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连续几年被省、市评为“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和…  相似文献   

10.
用宗旨为公仆“塑形”──记牡丹江铁路分局党委书记王宪魁高阳每次公务去北京路过新华门时,王宪魁都向门内影壁上那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深情地望上一眼,作为我党的宗旨,在这里更显得神圣、庄严!每当这时,身为牡丹江铁路分局党委书记的他都觉得:公仆,这称呼...  相似文献   

11.
周康权与钟朝香都是石柱县枫本乡昌平村高坪组的村民,两家因一片山林地问题,扯皮已长达7年了。钟朝香的前夫是周康权的亲哥,丈夫死后,钟朝香招了一个上门郎。1998年继续承包土地时,两家为一片山林地发生争执。钟朝香多次找到乡政府,乡政府先后派了几批人去调解,可因地界不明,各说各有理,矛盾一直无法解决,两家的“持久战”,一打就是7年多。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何时起,称呼官衔成了通行的规矩,官场中如此,日常生活中似乎也如此。大到中央领导,小到单位的班组长,往往都要称呼官衔,一些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还喜欢被下属称作“老板”,从不制止。其实,熟知社会生活以及党内生活的朋友都知道,能被称为“同志”,是很高的待遇。但在一个单位里拥有这样待遇的人其实并不多。直呼其名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称呼官衔,仿佛在人和人之间筑起了一座高墙。  相似文献   

13.
学会称呼     
彭林 《新湘评论》2012,(4):46-47
我们与他人打交道,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如何称呼对方。可在很多人眼里,“称呼”不就是直接叫对方的名字或者“你”吗,有什么可讲究的呢?“称呼”虽然简单,但里面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和智慧。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男性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已经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3,(24):23-24
时下,官方正大规模规范官员打招呼,不能叫“老板”、“大哥”,必须称“同志”。这是目前《人民日报》评论文童传递出的信息。文章刊发一周内,就有省委下发通知呼应。但是,在高层官员私人交往中,也有更随和的称呼方式——“外号”。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纪委目前发出通知,指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儿”“兄弟”,破坏了党内民主,损害了公仆形象。通知要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  相似文献   

16.
李肇星 《新湘评论》2013,(22):40-41
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在我毕业的北京大学。“先生”的意思是“老师”。我们读书时称北大的老师,不管男老师、女老师都叫“先生”。所以,我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叫“同学”你永远不会错。今天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我有点儿激动,也有点儿紧张。说实在的,我准备了一份演讲提纲,但刚才走得急,丢了,丢在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但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相似文献   

17.
<正>1997年,我们《共和国之魂》摄制组在北京采访了老红军邓飞。摄制组的同志都是南昌市的市民,所以,我们很想见一见这位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市的第一任市长。当时他正在北京医院住院。他的夫人说,等邓老出院后,请你们到家里来。邓飞的夫人也是江西老表。采访老红军时,我们都会送上一份小礼品——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花瓶。由于在北京采访一个多月,我们带来的礼品都送完了,去邓飞家  相似文献   

18.
清朝大画家焦秉贞作过一幅画:一个老人含着糖逗孙儿们玩,尽享天伦,其乐融融。这使我想起一句老话:“隔代亲”。今天,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中,“隔代亲”比起古人来,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9.
魏健 《世纪风采》2012,(2):24-27
陆定一在中国共产党内,素有“秀才”之称,连毛泽东都经常崩“秀才”来称呼他,在某些场合,“秀才”甚至成了他的代号。所谓秀才,用在陆定一身上,大概指的是他聪明、博学、善记、才华横溢,能写一手好文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也。  相似文献   

20.
方敬杰 《党课》2013,(6):73-73
谚语说,“好篱笆造出好邻居”。篱笆,是用来划分地界、保护院子的一种简易栅栏。可不知从何时起,篱笆已被高筑的钢筋混凝土墙所替代,人们用墙将自己围得越来越严实,随之“心墙”也越筑越厚,于是“人”变成了“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