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贸关系政治化背景下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磋商,中美在汇率问题方面达成了"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一初步共识,随后,美方也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自此,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似乎回归平静。人民币汇率之争真的平息下去了吗?未来是否会再度成为中美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1-4日,首轮美国一印度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美方对这次印美战略对话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由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共同主持此次对话。时隔一个多月,7月19日,美国-巴基斯坦第二轮战略对话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对话务实具体,成果丰硕。两次由美国主导的战略对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再次引发了美国对南亚地区战略意图的种种猜测。  相似文献   

3.
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引发了中美外交纠纷,同时也削弱了"联美反苏"战略的基础,引发了中国在对美政策上的争论。部分大使和领导人在第五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质疑"联美反苏"的战略。为维护这一战略,邓小平与美方进行了密切合作。中方认可了卡特政府以行政承诺搁置纠纷;美方极力推进对华政策,修补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恢复快速发展后,邓小平在8月29日政治局会议上权衡了对美、对苏政策的利弊,劝说决策层中止了对苏缓和,稳定了中美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发展对美关系和对苏关系的可能性是等同的,所以中国对美政策是中国现代化取向、安全战略和巧妙外交艺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梅新育 《南风窗》2010,(12):64-67
今年是《广场协议》签署25周年,也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20周年,很多人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当年的日本有比较多的相同之处。当年日元在美国的压力下大幅升值,而中国现在同样面临美国的汇率压力。是当年日元的大幅升值造成了日本失落的10年吗?如果人民币做同样的选择,会陷入长期经济衰退吗?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是如此关键而富于争议,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方和美方聪明地回避了汇率问题。但政治上的考量和较量并不影响外界对汇改的期望加温。从本期起,编辑部会陆续邀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撰文,我们会把不同观点和立场都呈现出来,希望能通过这一组稿子对《广场协议》的后果和中国宏观经济有一个深入而透彻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中旬,美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分别会见达赖。中方立即作出反应:美方行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6.
出于对非洲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的非洲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存在着对非洲轻视与重视并存的特点。反恐与经济合作是特朗普政府非洲政策的主要内容,二者共同驱动着美非关系的发展。展望未来,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打击非洲恐怖主义,推动系列对非经济举措逐步落地,强调大国在非洲的竞争特别是寻求遏制中非关系发展。在中美两国战略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中方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打出政策组合拳,有力回击美方的抹黑与打压。  相似文献   

7.
在近期中美一系列高层级的对话机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8月伊始在北京举行的首次中美战略对话。这是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方首次在外交部常务次长级之间设立的常态高层级对话机制,这种高层对话将每半年举行一次。所谓“战略对话”,顾名思义就是其对话的范围不只是涉及双边关系,也不是拘泥于某一具体事务,而是既可以涉及双边,也可以超越双边。从此次战略对话的情况来看,不仅议题广泛,而且许多都是带有全局性的。显然,这种对话不仅有助于双方增信释疑,而且也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防止一方对另一方的立场作出误判。  相似文献   

8.
纪军 《当代世界》2010,(6):19-21,37
2010年5月24—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在历时两天的本轮对话中,两国有关部门就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维和、反恐等问题进行对口磋商和双边会见,对话成果达26个。这样大规模、涉及多个部门、议题广泛的对话不仅是中美展开战略对话以来空前,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说明中美在增进战略互信,促进互利合作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在2001年加入WTO时,我国承诺择机启动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以下简称GPA)的谈判,并于2007年底启动谈判。但美国和欧盟对我国的出价清单很不满意,表示"深感失望";时隔两年半之后,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加快了中国修改GPA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而言,中美关系无疑是全部对外关系的中心。就经济层面看,1999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224亿美元(中方统计数据,美方统计高达68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全部外贸顺差292亿美元的8成。可见,美国几乎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通过外贸赚到硬通货的国家。美国的高技术和相关的管理知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吴树 《法制博览》2009,(21):34-35
核心提示:在事实面前,美方终于承认了这6件汉裸俑的所有权属于中国西安,并于2003年5月26日复函中国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同意将拟拍卖的6件西汉陶俑正式归还中国,随后与中方一起完成了所有的相关法律手续。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4,(15):21-21
<正>中美第六次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据了解,这次中美对话达成了300多项具体成果,议题涉及反恐、执法、反腐、海关、渔业、海事、交通、领事、残障人士保护、能源与气候变化、核安全、环保、科技与农业、卫生等诸多领域。这些当然都是中美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这些也属于"事务性"的议题,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战略性"范畴。而在网络安全、东海及南海问题、人民币问题上,两  相似文献   

13.
苏童 《当代世界》2014,(12):76-77
<正>一、阿富汗新总统访华开启地缘政治新格局10月28—31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穆罕默德·阿什拉夫·加尼·艾哈迈德扎伊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加尼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在会谈后发表了关于深化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在地区安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中方承诺在四年内向阿富汗提供20亿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20日,在中美两国首脑的支持下,双方发表了《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启动了中美两国战略经济对话,12月中美两国在北京进行了首次战略经济对话,今年5月22日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并决定12月在北京举行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  相似文献   

15.
2018年9月6日,美印"2+2"部长级对话在印度举行,双方签署《通讯兼容与安全协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从而提升了美印防务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了美印海军互动的品质。美国在本次"2+2"对话会议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印度在军事技术转让、国防科技合作和生产方面得到了美方的支持。印度在获益的同时也需要接受协定的约束。美印"2+2"对话结果对印太地区安全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对中国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国际发展领域的"中美+"合作是指作为最大南南合作伙伴的中国、最大传统援助国的美国与来自发展中世界的受援方之间的三方发展合作。21世纪初以来,中美两国曾加强在国际发展领域的政策协调,开展了"中美+阿富汗"人力资源三方合作、"中美+东帝汶"农业三方合作、"中美+非洲"公共卫生三方合作等试点项目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2018年以来"中美+"合作遭遇了国际发展领域内摩擦隔阂与美国对华政策阻力的双重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发展成果的当下,中美恢复和加强在国际发展领域的三方合作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敦促美方重启两国发展合作对话、鼓励中美民间组织开展非典型"中美+"合作、加强与受援方的协调和衔接等途径,中方可发挥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中美+"合作早日重回正轨。  相似文献   

17.
赵灵敏 《南风窗》2010,(12):42-44
5月24日到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美国派出的代表团达200人之众,阵容强大,规模空前。除了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之外,更有商务部长骆家辉、贸易代表柯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威拉德等10多位高官。中方的团队也不逊色。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的麾下,是中国外交、财政、能源、商务、贸易、金融、科技、交通、卫生等部门的重量级人物。对话最终取得了26项成果。自去年9月美国对中国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后,中美之间摩擦不断,集中表现在贸易和反倾销、达赖、对台军售、气候问题、互联网管制等多个方面。此轮对话恰逢中美两国正试图改善关系之际,双方都避免涉及存在分歧的话题,摆出和解的姿态。"就好像两个国家曾走到了悬崖边缘,在看到下面万劫不复的深渊后,他们选择了退后。"应当如何看待过去几个月中美关系的反复和曲折?如何看待和回应金融危机下民众要求中国外交"硬起来"的呼声?中国如何在中美关系中化被动为主动?本刊就此专访了中国当代一流国际关系学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  相似文献   

18.
张凯 《当代世界》2015,(7):73-74
<正>一、中美举办战略对话与人文磋商多项成果促双方关系向好发展6月23—24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华盛顿举行。习近平主席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出席联合开幕式并分别致辞。美国副总统拜登出席并致辞。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围绕清洁能源、绿色经济、海洋开发、网络安全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19.
4月中下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访美国,这是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任后第一次正式访美。此前,两国高层往来频密。3月20日,美国国会两位重量级的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首次访华,21日,美国副贸易代表巴蒂亚抵达上海,26日,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又从重庆开始中国之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则在中美商贸联委会召开前一周率团赴美,并带去了中美建交以来最大规模的采购团,协议金额总计将达150亿美元。但是,就在舆论认为中美关系这部大戏会随着胡锦涛访美而渐入佳境的时候,却有一丝阴云飘过,对这次访美,中方坚持是“国事访问”,美方则强调是“一个访…  相似文献   

20.
王晓夏 《南风窗》2011,(12):80-81
未来诞生的"中国航母"必须避免重蹈苏联航母被"边缘化"的覆辙。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战略必须符合中国发展的根本战略。关于航母的话题在这个初夏再度变得热乎。早在负责海葬本·拉丹的美航母"卡尔·文森"号5月22日访问香港之前,外媒有关菲律宾总统登上该航母"意在向中国示威"的解读就不绝于耳。而在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5月中旬率团访美期间,美方开放了4个州的海陆空重要军事单位,却未允许参观靠停华盛顿州布雷默顿市的一艘航母,而且,被认为是对中方在年初美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