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博  刘启珍  兰婷  冯铁蕾 《探索》2011,(3):143-1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信仰对象,集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于一体的信仰统一体,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和海宁市的部分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出当前我国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显著特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精神依托,也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精神支柱,就必然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就会使党、国家、民族陷于灾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历史使命的完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  相似文献   

3.
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直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  相似文献   

4.
马刚  卢秋婷 《新长征》2010,(12):60-6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最先进、最科学的信仰,我国当代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和结果。当代的青年学生被定义为高知识群体,一般是指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青年群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总结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基本经验,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前进的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总结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已成为我国目前许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也不仅在于解决信仰问题似乎还缺乏有效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始终与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休戚相关。信仰问题在今天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群体性,又有个体性。就普遍性而言,一方面,它作为个人道德自律及社会、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其重要性在当代日显突出;另一方面,信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影响党的纯洁性,削弱党的战斗力,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信仰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潮的冲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复杂问题;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等。治理党员干部信仰缺失,必须提高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完善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强化对信仰问题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产生在一个以宗教为信仰、排斥主义信仰化的西方文化传统背景下。它之所以能在中国被确立为信仰,与中国以"主义"为信仰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弱势群众归属感缺失效应、开放环境下的"再对比"效应、领导干部消极腐败效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深层原因。化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必须立足信仰形成和巩固的历史条件,在马克思主义本身和共产党人实践两个方面下功夫,创新发展理论,回归日常生活,把信仰教育和干部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正义和制度正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直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它超越了议论、解释的范围,它是做或行动。只有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互作用和统一的唯一方式,任何离开实践去奢谈理论或光说不做、纸上谈兵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温红彦 《学习导报》2011,(14):44-44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哲人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而人的终极思考,就是信仰。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和党组织的细胞,因此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任离不开每个党员发挥作用。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和党组织的细胞,因此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担和责任离不开每个党员发挥作用。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目前一些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不坚定等现象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坚定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重塑中国人的信仰,是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能够为重构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终将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并进一步发展为信仰。  相似文献   

15.
法治信仰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信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法治必须要被信仰,这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代中国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现时代的法治信仰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不仅能使国家治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而且是国家治理效益最大化的内在需要。它能够间接作用于国家治理过程,从而减少治理阻力,激发治理活力,提升治理能力,凝聚治理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从发展史视界去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理论工作,本刊特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海良教授,带领大家一同回顾自19世纪中后期始,经历一个完整的20世纪,迄今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转换。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论述,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探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根本课题、理论特征和实践路向,这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核心要义上承继、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军 《求实》2011,(Z1)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调查研究大学生信仰状况对于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的稳定及党的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落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末,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又适时地提出了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凝聚党心、鼓舞民心的宏伟目标。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描绘和憧憬着未来小康中国的美好前景。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刘长泽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主任刘海涛教授。记者:从邓小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步聚提出,到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相似文献   

19.
柯利 《理论研究》2012,(6):17-21
互联网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我国传统的舆论引导格局,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挑战,寻求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强有力的支撑,最大限度地去发挥新兴媒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影响和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能力和引导水平,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顺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基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结合社会环境,阐述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表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巩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以期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更好的指导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