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诉讼系属的基础理论出发,公诉的效力包括程序效力与实体效力两个方面。公诉的程序效力包括公诉对审判之启动、被追诉者被告人地位之赋予、重复起诉和不起诉之禁止以及被害人诉权之限制四个方面。公诉的实体效力,主要在于确定法院的审判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诉权与实体权利之关系定位上,作为实体权利生成工具之诉权与作为实体权利被侵犯而生之诉权存在着明显矛盾。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诉权概念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历经内涵上的流变与扩张。经由对诉权概念之历史溯源的分析可知,此概念之产生系国家垄断纠纷解决权的必然结果,而其流变则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实体法规范是否充足、国家统治与社会发展之需要密不可分。借助诉权生成实体权利之手法缘于昔日实体法匮乏时期的特别需求,而当下之诉权则扮演了事后救济权的角色。除上述变迁外,立基于民事诉讼场域的传统诉权概念还存在三重面向的现代扩张趋势,即纵向的诉权宪法化与国际人权化趋势、横向的刑事诉权与行政诉权研究趋势、民事诉讼中诉权理论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基于和平、经济、政治及军事等多重目的在西欧兴起了一种新的区域性国际实体一欧洲联盟,这种实体也有自己的“法律”,随之而来的是这种实体给法学理论与实践带来了新的课题一欧盟法的性质问题。对欧盟法性质的科学界定不仅有益于当代中国的法学借鉴、法学认知,也有利于我国的整体经济建设尤其是与欧盟的对外经贸关系往来。从比较法学的角度探析欧盟法的性质,需弄清关于欧盟法性质争议的不同观.董,欧盟法与其他国际实体、主权和法律传统的关联,以及欧盟法的未来发展趋势。欧盟法之性质认识须理清、细化不同情势而定。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1日正式生效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执行程序做了一定的调整,并初步确立了案外人异议之诉。赋予案外人以诉的方式维护实体权利的救济途径,平衡了效率化的执行与执行的实体正当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程序重构案外人异议之诉,能为执行实务提供更为明确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于"存在论"的根基处发动了一场人学革命.在西方人学思想史上,实体本体论的僭妄已经成就了一种难以撼动的强大传统,西方传统人学因为本体论的错位而失去了深层的人学统帅根基,处于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悖论之中.费尔巴哈开启了感性直观本体论的新境界,但这只是实体本体论的内部颠覆与造反,是从理论人学的实体本体论阶段向实践人学的现代本体论阶段过渡的中介.实体本体论的彻底"崩塌"是在马克思开辟的"感性生活本体论"这一存在论的新境界中实现的."感性生活本体论"是一种新的理路和原则,它终结了实体本体论的强大传统,克服了实体本体论的困境与悖论,开辟了一条能够通达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命的存在论道路.  相似文献   

6.
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对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是对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和制度的重大突破。新民事诉讼法确认非实体利害关系人具有作为公共利益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但并未明确规定哪些机关和组织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这有可能增大公益诉讼实际运作的难度。因此,明确公益诉讼启动主体就成为构建并运行该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诉讼信托的确立是公益诉讼当事人适格之扩张的适当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背景、环境及人文心理因素的差异,东西方传统法文化无论是在实体、程序或法律思想及体系上都有着不同的特质。无可否认,西方尤其是西欧很多国家在法治的发展道路上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在法治已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中国如何借鉴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实现对本土文化的扬弃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曹瑞玲 《工会论坛》2006,12(6):128-128,71
伴随着“知识经济”而来的“知识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本文把知识管理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就知识与档案的区别和联系、档案知识管理与档案实体管理之比较、如何提高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的效率效益问题进行探索,以寻求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新路子,为企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陈绿平 《理论前沿》2009,(14):38-40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广东及时、全面总结了传统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以“双轮驱动”和“双转移”推进转型、坚持“三促进一保持”全力化危为机。广东变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为科学发展模式之机的思想与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就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婚姻法对婚姻之无效是否必须经法院为无效宣告之判决却毫未提及,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第7条之规定,我国无效婚姻之诉是现实存在的。由于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都对无效婚姻之诉缺乏具体规定,因此有必要对无效婚姻之诉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正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指公道、平等,处理事情不偏袒某一方。司法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正义指正当之理,有利民众之事,具有人民性。正义要对政治、法律、道德等是非、善恶作出评判。法律有实体和程序的二元正义。一般在无法求得案情真实之时,才会舍弃实体正义,单纯追求程序正义。如不是这种局限,而人为地割裂实体和程序,就有非正义因素。法律的自由裁量,应以公平正义为指引。公正纵然有历史性和相对性,但其仍是协调社会关系的普遍准则。公平正义的实现有赖于法治。司法公正虽是一种有限公正,但它仍是法治社会被广泛认可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2.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之本,是我国的传统优势,是"稳中求进"的基础,是勤劳致富的正途。当前,成本高昂、利润微薄、运营的大环境有待提升,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在扩大是发展实体经济遇到的严峻挑战。因此,发展实体经济须"轻税薄费","破壁拆墙","脱胎换骨",消除虚拟经济的暴利,强化楼市调控。  相似文献   

13.
传统表见代理设置时,没有考虑本人是否有过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和表见代理的成立理由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完善我国之表见代理制度,现代表见代理之适用,应该对本人是否有过失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产业结构划分内容的变化分析,说明经济理论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三产业的内容、层次等进行了阐述,指出第三产业同样是以人类劳动为实体,其劳动成果同样是、也只能是用于交换,因此,该产业大部分行业是价值创造的部门,其价值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传统行业对其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法治原则下,程序的意义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无论对实体价值的促成而言,还是就程序本身的意义来讲,法规范的创制程序都值得关注。作为大学自治之“宪法”的章程的制定程序,一方面,其与一般法规范制定程序相比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另一方面,在大学自治之价值与利益主体相关性之原则的要求下,其又具有若干独有的特征。研究大学章程的制定程序,对于理解章程文本的内容、章程的实施乃至大学自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违宪申诉权建立之历史沿革、违宪申诉权作为违宪审查启动机制之理论依据、违宪申诉权建立之法律依据以及违宪申诉权制度构建四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当代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缺乏启动机制,赋予公民违宪申诉权以启动违宪审查是完善民主、法制的迫切需要,这在现行宪政体制下也较易可行。借鉴西方申诉权制度,我国应在法律上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构建并保障公民违宪申诉权之行使,以达到启动违宪审查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案件事实形成包括两个互相交错的方面:一是对事实进行实体法律意义的判断;二是对事实之真假尊行认定。在真假认定中,首先,事实之真假认定受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人的认识能力限制,另一个是程序法本身的价值目标障碍;其次,事实之真假的“证明标准”并不能以“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为依据,“证明标准”和“自由心证之客观性”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诉讼契约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其救济方式之不同。对于诉讼性质诉讼契约之违反,法院依照双方约定的有关程序继续进行或者对双方约定的诉讼行为直接予以认可;对于私法性质诉讼契约之违反,法院在审查双方关于实体部分的合意是否合理履行基础上判定该违反行为是否有效。对于诉讼契约之违反,首先由当事人提出抗辩,在当事人未提出抗辩时,法官负有一定的释明义务。  相似文献   

19.
股东代表诉讼是法律赋予股东的一种诉权,它对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少数股东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股东代表诉讼不仅涉及大量的实体问题,更兼具诸多程序规范之特质。本文试图以程序法为中心,研究股东代表诉讼的主体及法院在此类诉讼中的作用,旨在促进我国构建完善的股东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诉讼证明标准运用范围之广,运用主体之众,决定其在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一贯传统,以及以往一系列政治、哲学的传统因素,使诉讼证明标准的研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展。随着近年司法改革的迅猛发展,诉讼证明标准开始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