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合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是综合安全的两个基本方面。近年来 ,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增加。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使各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增多。国际安全合作应树立新安全观 ,注重共同安全 ,注意标本兼治 ,维护综合安全。中国需要在若干方面与各国增进共识 ,倡导符合共同安全利益的新观念 ,探索适应形势变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分析东亚经济在东亚安全合作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东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为东亚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东亚经济的变动,必然影响东亚安全合作的进程,并制约相关各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亚安全:合作模式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全体簇生的东亚地区,并存有美国主导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东盟地区主义式安全合作、中国倡行的多边协治式安全合作等三种安全合作模式,其中,美国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模式在复合型的东亚安全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东盟和中国所倡行的安全合作模式,还停留在安全合作观念倡导和通过集体联合来尝试性建构地区制度性安全纽带的层面。东亚地区所存在的三种安全合作模式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力相互制衡关系。再加上地区范围内大国间的结构性对抗和潜在冲突,东亚安全困境的产生和存在成为必然。东亚目前不具备建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可能,三种安全合作模式的共存仍将是地区安全结构的主要内容,复合型的安全结构态势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成为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最为主要的障碍之一。本文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并探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非传统安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北亚国家之间在传统安全语境下零和博弈的关系态势。共同面对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有利于促进地区性身份认同的构建和我们感的形成,并激发出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进而形成稳定的合作应对机制。中日韩三国在环境领域的合作历程表明,一定范围内、一定意义上的东北亚环境安全共同体已经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但安全观和共同体观会发生变化,国家利益、地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模式也将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对东北亚地区共同体的构建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6.
从东盟一体化进程看东亚一体化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一体化已有10年历史,但至今仍有三大困惑未解.东亚一体化的方向和路径究竟在哪里?在欧盟不足以成为东亚榜样时,东盟却自信地走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一体化道路.具有40年一体化经验的东盟或许正在为东亚一体化提供经验,但它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晓磊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2):72-90,I0003,I0004
加强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是中日构建建设性安全关系的一条有效路径。它对缓解中日间可能的海洋战略冲突、增强防务部门间的“行动互信”,以及建构更为积极的地区安全格局乃至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中日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政策理念上基本一致,而且同时参加了大多数相关国际条约和对话及合作机制,但依然存在发展不同步、双边机制不完善、联演联训密度和深度不够等系列问题。中日应在总体合作框架、具体对话和合作机制、合作领域先后次序以及联演联训类型模式等方面,强化双边的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8.
探究东亚合作首先要区分东亚、东亚合作以及东亚与东亚合作所确指的行为体三个基本概念。东亚合作本质上是一种单一的经济合作进程,在安全合作领域存在严重的不足。其前景大致包括两种,一是既有框架下的东亚合作,二是继续泛化为亚洲合作。在东亚合作的视域下,中韩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不仅有利于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有助于东亚经济合作尤其是安全合作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俄语的地位一落千丈,俄罗斯所面临的语言安全问题--俄语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俄语安全与俄罗斯在其国内外的战略利益休戚相关.目前俄罗斯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俄语安全的积极措施,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俄罗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养以及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推广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由几个国家构成的地区像南亚地区那样在种族来源、社会文化价值、政治传统和历史经历上拥有如此众多的共同点。在这个地区里,一些国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政治经历,仅在四十年前还是英国直接或间接统治下的一个大的政治实体,如果把史前时代包括在内,人们也可以把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归进这个友好和敌对关系兼有的大的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地区的反恐形势与安全合作努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月5日印尼万豪酒店爆炸案发生为信号,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袭击在2003年进入新的活跃期.这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反恐行动",东南亚当地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恐怖主义组织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关系.面对现实的安全威胁,东南亚各国政府在加强地区合作,增强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方面逐步形成共识,并且开始酝酿建立新的地区反恐机制和包括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多边主义与东亚的安全困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公龙 《当代亚太》2002,(10):13-19
东亚是安全困境普遍存在并表现突出的地区,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理论并不能缓解各国之间的安全困境,而多边主义对东亚安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东盟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东亚安全领域的多边主义进程,有助于增进各国间的信任关系,减低安全困境的烈度,并为最终走出安全困境,营建东亚持久稳定的安全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冷战后区域一体化现象中的新生事物,备受世人瞩目的东亚合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估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东亚合作的基本进展与现有机制;接着论述东盟领导下的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指出它不但是构成东亚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也为东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积累.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冷战后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盟转向东亚合作的原因和过程,在指出东盟主动发起和推动东亚合作既是外部压力的结果也有求得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同时,突出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当代中国外交文化的先进性内涵.推动东亚政治合作是面向21世纪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外交战略的重要步骤,它事关东亚能否崛起为世界重要一极.中国在东亚的多边主义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和谐的东亚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东亚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在"低政治"领域展开合作,但对"高政治"领域的合作却畏首畏尾,显得比较缓慢和迟钝.其实,东亚国家在战后初期就存在着大国主导"高政治"领域合作的空间.东亚虽然是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战后各主要国家也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起飞,但是政治上的作用却未能很好发挥出来.相反,东亚却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轻易得手和随意操纵的地方,特别是由于政治合作意愿淡薄,直接导致了东亚大国政治上的分散化和政治问题的频繁发生,进而也威胁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日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主义模式应该机制化,这是东亚"高政治"合作的重要起点,而中国应该成为该机制化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元柱 《当代亚太》2003,(10):10-15
鉴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中国应积极促进“1 0 +1”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扩大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东亚合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方面 ,东亚必须加强区域内合作 ,尤其是东北亚与东南亚以及中日之间的合作 ,同时还要妥善处理与美、欧以及其他地区的关系。在安全方面 ,东亚已通过东盟地区论坛等途径建立了对话与合作的基础 ,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则导致东亚合作安全新理念的逐步形成。此外 ,在东亚已经出现的集体认同趋势也将对东亚合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倪峰 《美国研究》2001,15(3):7-26
本文试图对冷战后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作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解释,并将这一地区政治、安全领域尤其是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种现象抽象地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多极模式、霸权稳定模式和多边安全合作模式.本文认为,以上三种要素构成了世纪之交东亚地区政治、安全环境的单元性基本结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对该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进行宏观性解释和分析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七个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是当代世界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存在不少障碍并潜伏着一定的危机.本文就其中七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