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公共政策学研究发展的趋势看,公共政策伦理价值研究的兴起正日渐成为政策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公共政策的公平和正义问题成为理论界、学术界以至人们日常生活中共同关注的话题.从伦理价值角度分析政策问题,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也推动着公共政策学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必定体现着公共部门的某种价值取向。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凸显是社会治理伦理价值位移与公共政策价值观嬗变的使然。公平公正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发展理念和永恒理想,理应成为一个民主、健康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基本伦理价值准则;作为对社会中人的基本问题的回应,以人为本无疑是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核心。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公共政策伦理向度可以通过公共政策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公共政策运作伦理机制的培育以及公共政策主体伦理自觉的养成等一套机制得以体现或实现。  相似文献   

3.
陈晓虹 《唯实》2008,(7):38-41
公共政策以“公共性”为其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因而,公共政策蕴含着伦理的诉求,影响着政策的目标和执行。公共政策伦理以追寻公共政策之善为旨归,寻求政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但在实践中,存在着政策伦理的失范。通过确定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政策过程中的和谐统一,重视公共政策主体的伦理素质建设,提倡公民对政策过程的参与等理路可以寻找到规范政策伦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在公共政策的研究中,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显得不足.本文试从原因和意义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国家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公共政策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彰显社会正义基本价值,突出公共性本质特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的伦理环境是指围绕公共政策而存在的、并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伦理观念、伦理制度、伦理关系等方面因素的总和。公共政策伦理环境在本质上是公共政策在增进和分配公共利益的过程所受到的潜在的约束性规则,它是无形性与客观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多元性与多层次性的统一。正确认识公共政策伦理环境的本质与特征,有利于政府在行为过程中透过各种伦理现象及其约束,有效推进政府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公共政策活动中,与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管理相比,公共政策研究居于优先的和指导的地位。要做好公共政策研究工作,除了要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遵循学术研究的规范和伦理要求外,还必须自觉地培养和增强一些基本的研究能力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公共政策研究的志业力、想像力、洞察力和操作力。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在公共政策的研究中,从伦理的角度出发,显得不足。本文试从原因和意义两方面进行探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行政伦理的涵义、主体和类别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德刚 《探索》2002,2(1):42-44
概念是一个研究主题的基石。国内学者对行政伦理概念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主体即整个行政系统的特殊伦理要求。从这个认识出发,行政伦理主体可分为广义的、狭义的和特殊的三大类别。其中行政组织伦理、行政体制伦理、公共政策伦理、行政行为伦理和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共行政系统重要的伦理类别。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诸多方面存在天然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用显著.应全面构建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机制,以实现其各项功能.建立健全公共政策价值导向机制的路径应着眼于国内国外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到宽覆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孙云峰 《唯实》2008,(4):35-38
我国学术界对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或政策价值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策科学领域出现的这股"新趋势",既是对西方该领域学术浪潮的承接与呼应,也是对国内公共政策实践前沿频发问题的道德反思与伦理诉求。当以历史与辩证的眼光,对国内10多年来关于公共政策伦理研究的背景、现状、问题等方面作深入而系统的审视与梳理,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并对该领域研究的意义与前景作出积极而乐观的勾勒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西方公共政策伦理价值与利益冲突受制于实证主义“价值中立”以及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局限;根源于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妥协。西方学者运用“原则政治”和“利益政治”概念揭示了公共政策运行中的政治悖论,提出重建“契约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包括公平、效率、安全和自由.这既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公共政策追求的核心价值,也有学者祢其为公共政策的“元目标”.而网络反腐作为数字化时代下催生的一种新鲜反腐方式,不仅影响着传统的反腐模式,也同样对公共政策核心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但在现实运行中,公共政策却由于政策主体自利化、价值取向两难化、问题认定偏差化和推行手段异化而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如何对公共政策进行矫正以促使其公共性回归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也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现实中公共性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出现公共性缺位及公共性缺失.公共政策公共性偏离应该从政府、社会及公民等层面全面考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加以合理的矫治.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涉及到多种因素,从制度分析角度来看,文章认为制度因素对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最为根本,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制度通过对公共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目标群体行为的作用来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力.其二,制度通过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组织机构行为产生的作用来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力.其三,制度在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层面上对公共政策执行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文章结合我国的制度现实从宏观、中观、微观以及非正式制度四个层面对影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制度因素作了具体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直接关乎公民切实利益,因此弄清楚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本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现阶段我国已具备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基础,且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作用日渐凸显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但由于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存在一些制度性漏洞,公民对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能力的发挥及影响产生怀疑.唯有从制度和法律上切实地保...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经由合法化程序采纳之后,其预期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执行。在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体系中,县级政府所处的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其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公共政策所追寻的终极价值在于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县级领导必须恪守群众观,始终践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价值的分配工具,强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执政党作为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在政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可以说,执政党对于政策各环节的掌控能力和作用大小,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重要外在体现,因此,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住党的政策能力建设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幸福理念的公共政策价值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和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但二者之间的冲突不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幸福问题研究的兴起引发了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效率和公平都是工具性价值范畴,都只是公众实现幸福的手段或方式,二者内在的统一于公众对幸福的追求。将公共幸福作为公共政策的终极价值取向,有利于调解公共政策效率和公平取向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公共政策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