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法国是个浪漫而充满哲学色彩的国度。这里不仅有数百家“哲学咖啡馆”,如今又开通了“思想火车”。在“思想火车”上,旅行者们谈论的话题五花八门,让枯燥的旅行变得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2.
“能耐”,意思是技能,本事.本领。说一个人有能耐,就是很高的评价。有能耐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以为就是能耐烦的人。“能耐”就是能耐烦。  相似文献   

3.
“你幸福吗,先生?”这是电影制片人让·鲁什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1960年在巴黎请路人回答的问题,并且由此拍成了经典纪录片《夏日纪事》。近来,同样的问题又被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来。就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萨科齐任命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与经济学家让—保罗·菲图西共同对经济增长以外的社会进步指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于哲学,一方面由于其毫无实际的功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嘲弄;另一方面,当社会历史问题凸现的时候,人们又常感到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反思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思想的两难一直伴随着哲学的发展。在今天这个日益功利的时代,这种两难和徘徊的心境似乎越来越明显。这也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去追问: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近闻:原河南省开封市市长周以忠利用职务之便,为房地产开发商等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借逢年过节之机,收受干部款物,数额巨大,案发后,他的母亲哭瞎了眼睛。可怜天下父母心。普天之下,哪位父母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望他们有出息?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也被称为哲学的时代。但是,这里的“哲学”并不是德国古典哲学意义上的“哲学”。就是说,法国启蒙哲学中的“概念”将形而上学的含义化解到最小,因为其中充满着活生生的对人性的描述与分析。本文详细论述了18世纪法国道德观的核心内容即幸福观念,指出了启蒙世纪的另一半,在理性启蒙背后的浪漫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中,含有20世纪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的思想种子,给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以诸多创造性的灵感。  相似文献   

7.
“我幸福吗?”当你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你就不一定幸福了。常常,幸福是一句口头禅,虚无缥缈,却又无处不在。有一句谚语说:“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意思是说幸福是相对的,只有与不幸相比较,才会有真切的体会,幸福又是渐进的、无止境的,已经拥有了就觉得平常,又去追求更多的幸福。如何生活才是幸福呢?每个人通常是在实际生活的比较中产生幸福与不幸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谁是雷锋的榜样呢?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做革命的‘螺丝钉’。”刘思乐,何许人也?他为啥有“螺丝钉”称号呢?2009年2月,笔者采访了当年在沈阳军区和雷锋齐名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即原孟州市关工委副主任、现已退休的刘思乐老人。  相似文献   

9.
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纪晓岚伴驾而行。走得口干舌燥,路见一棵梨树,纪晓岚摘下一个梨自己吃了。乾隆对此颇为不满,问道:"孔融四岁能让梨。爱卿得梨为何让也不让,自己便吃了?"纪晓岚略为一怔,随即巧妙地解释说:"梨表离也。臣奉命伴驾,不敢让梨。"乾隆听罢,又说:"那咱们分吃了也好哇?"纪晓岚说:  相似文献   

10.
对于哲学,一方面由于其毫无实际的功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嘲弄;另一方面,当社会历史问题凸现的时候,人们又常感到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反思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思想的两难一直伴随着哲学的发展。在今天这个日益功利的时代,这种两难和徘徊的心境似乎越来越明显。这也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去追问: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熊建华 《党课》2012,(14):69-70
争当学习型干部,使领导干部成为引领时代的思想者,这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目的。毛泽东曾说过:“领导干部归结起来只有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就是“出思路”.“出思路”就是“出思想”,“出思想”就要首先做到脑中有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19):118-118
深读历史、政治、哲学类书籍,特别关注法国大革命史 在习近平的书单里,作者有以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的欧洲哲学家,有圣西门、傅立叶这样的社会主义先驱,也有马尔库塞这样的思想大师。读思想哲学类的书,对习近平来说是“加深了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哲学这门高度抽象、议论玄远的学问,究竟能够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家都关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务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要想清楚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离不开哲学了。其实不光是对哲学,对于任何事物,人们也都要问问:“它有什么用?”而“有用无用”的问题,和“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一样,在人类生活和思想中带有极大的共同性、普遍性,对它们从来就有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本身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一个领域。在…  相似文献   

14.
父行子效     
卖菜的小贩因儿子撒谎把他臭骂一顿,小贩的妻子问道:“干什么对孩子发这么大的火?”小贩说:“你问问他,明明考60分他愣说考100分,这都是跟谁学的?”小贩的老婆说:“这还用问,跟你学的呗,你卖菜不是也把6两说成1斤嘛!”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哲学存在着一个极其突出而深刻的内在矛盾,这就是革命的方法(辩证法)和保守的体系(唯心主义)之间的矛盾。然而,对这一矛盾,大部分西方哲学史教材都未作深入的分析。通常的做法是,先例举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然后再指证这一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但这样做,至多是摆出了矛盾,而未分析矛盾。人们仍然不懂:在黑格尔那里,为什么会有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或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人们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就或多或少仍然是表层的,未深入其堂奥。笔者近日在研读马克思《184…  相似文献   

16.
胡昌方 《前线》2012,(9):54-54
“人走茶凉”原本形容的是一种生活现象。不管是你自己款待你,还是别人招待你,一杯热茶没喝完,你就因事走开,时间一长,又没人管,那茶注定要凉的。后来,人们以此来比喻人际交往中的冷热现象,广为使用。然其是耶?非耶?于今或可“由事而论”,具体分析一番。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9,(11):50-51
袁跃兴在9月17日的《文学报》上撰文指出:日前,《人民日报》等开展“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舷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昂贵,他们对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期待是“电影票、演出票、书价等再低一些”。在当前“文化消费过于昂贵”的背景下,多少平民百姓能够走进剧场,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文化艺术不只是专家、艺术家以及少数精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科学回答了用什么标准选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近年逐渐引起围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说法.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  相似文献   

20.
哲学观又称元哲学,或哲学学、哲学社会学等。它是关于哲学的基础、性质、特征、功能及其与实践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态度:哲学是什么?它同人类社会和个人的生存发展有怎样的联系?价值何在?哲学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方式和规律如何?应该怎样对待哲学?等等。哲学是最高抽象层次、最普遍思维方式的理论,它本身也包括哲学观。哲学观指导或决定着人们对待哲学的态度和方式。多年前,我们受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影响,在哲学观上也存在着封闭僵化的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和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性,拒斥历史传统和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