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使中东和平进程又一次处于战争的边缘。当国际社会纷纷对当前的中东局势表示严重关切、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要求以色列撤军的1402号决议时,惟有美国立场与此大相径庭,布什总统竟表示他能够理解“以色列军队为什么要坚持留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和伯利恒”。为什么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一味执行表面上超脱、实为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呢?个中原因颇耐人寻味。正如布什总统所说:“未来几年的外交政策必须服务于我们在全世界的利益”。所以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美国在中东究竟有哪些战略利益。一、处于核…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中东依旧是“多事之秋”。一年来,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的持续升温,黎以冲突的突然爆发,“烤”验了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展望未来,中东局势的不断恶化,将迫使美国微调其中东政策。美国政策的微调,将对未来的中东局势产生影响。但估计中东热点问题变化不大,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詹国枢 《奋斗》2009,(10):61-61
金融危机突然暴发,经济学界始料未及。美国金融界前掌门人格林斯潘在一次听证会上沉痛反思说,过去,我们过于相信市场的力量,以为什么事交给市场就万事大吉,政府不必干预了.看来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14):11-15
中东国家叙利亚近年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其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也愈发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0巴沙尔35岁就当上了叙利亚总统,人称中东“幼狮”,但实际上当初他最想做的是医生,只是因为哥哥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才被时任叙利亚总统的父亲急召回国,被迫弃医从政。可以说,1994年的一场交通事故,间接成就了如今叙利亚的政治强人巴沙尔·阿萨德。  相似文献   

5.
杨艳新 《党课》2011,(13):79-82
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东、北非局势发表长篇演讲。这是继2009年6月埃及开罗演讲后,奥巴马两年之内再度全面阐述中东政策。在中东剧变、本·拉登毙命的微妙背景下,奥巴马的“中东新政”格外引人关注。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美国历来视中东地区为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6.
梁衡 《学习导报》2010,(3):55-55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1000年前的一位古人,范仲淹先生举行国际研讨会,我以为有如下理由。  相似文献   

7.
梁衡 《新湘评论》2010,(3):55-55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1000年前的一位古人,范仲淹先生举行国际研讨会,我以为有如下理由。  相似文献   

8.
根据“ 大中东”计划,美国将与欧洲国家一起,“ 帮助”北非和中东地区的 !! 个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进行“ 改革”。美国的“ 好心”不禁令世人诧异:美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美国又要对中东耍什么花招?首当其冲的阿拉伯国家更是被美国的这一计划所困扰,它们都在为如何应对美国的新挑战而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9.
2009年新年伊始.中东加沙地带战火纷飞。燃于中东的战火和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有很大关联。美国在中东面临战略困局.短期看布什外交失大于得。但在军事革新、控制地缘要地等方面.美国是有一些收获的。美国的软实力受到重挫.战争耗费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大诱因。但总体看.美国实力依然超强,未来也未必长期陷在中东。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解决,已成为国际问题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所涉及因素最复杂、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热点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涉及到大国争夺、历史恩怨、宗教信仰、民族感情、领土争端、阿以冲突、各国利益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变得异常困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经过半个多世纪刀与火的争斗后终于在1993年9月,双方签署了著名除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外,它在国际地缘政治中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制高点。冷战后,美国利用在中东地区建立起来的强势,将中东地区纳入其构筑全球霸权战…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6):11-15
动荡的埃及“挑衅”美国 曾表示“不会屈服于国外强权”的穆巴拉克,虽然在过去的30年里是美国稳固的同盟,在美国中东外交上起到了重要的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间创新管理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天津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印度、巴西、美国等13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100多名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我国民间创新有三种模式:一是温州模式。这是一种草根阶层通过其草根创业实现的草根创新:二是中关村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美国犹他州的某次年会上作过一个简短的演讲,开场白是这样的:“每次我从中国来到美国,心里都充满着一种矛盾与困惑。理论上讲我是从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个国家来到最年轻的国家,但观感却是如此地相反。在美国的城市里我看到如此多的历史建筑,而在我们的国家里放眼望去都  相似文献   

14.
贾自欣 《党课》2014,(22):54-59
今年6月以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为“ISIL”)在伊拉克和叙伊边境攻城略地,导致本就复杂的伊拉克局势迅速失控,进而使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乃至中东政策面临巨大挑战。事实上,此次“ISIL”引发的危机,恰恰是美国近年来搅局中东、政策失当的恶果。从目前形势判断,奥巴马政府根本无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5.
庞中鹏 《学习月刊》2012,(15):43-44
2011年以来,随着福岛核事故的突然发生,核能安全与能源安全等与能源相关的词汇在各类媒体中频频出现,而中东政治局势特别是伊朗问题所引发的海湾局势的持续动荡更是加剧了国际社会对能源问题的担忧。不仅如此,其他如海盗袭扰问题、海上关键能源运输航线的安全问题、页岩气革命、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向等一系列有关能源的问题也在不断升温为国际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问题。可以说,能源问题,今天正在成为全球政治中的义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末,由国际透明组织、中国监察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建设领域反腐败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北京城建集团作为建筑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  相似文献   

17.
徐占伟 《党课》2007,(6):78-81
4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对美国及中东五国进行访问,这是安倍去年10月担任首相以来首次访问美国和中东地区,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0日至12日,一场名为"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蒋介石的故乡浙江顺利举行,这是大陆首次以蒋介石为对象的国际研讨会。讨论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及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13日,被提名担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在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明了“依靠外交来恢复美国领导力”的决心并表示将推行国际协调路线。她声称与推行单边主义而受到抨击的布什政府不同,在奥巴马的领导下,美国外交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