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鲍洋 《天津人大》2006,(11):41-42
今年是举世震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感悟革命来之不易,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弘扬光大红军长征所熔铸成的伟大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2.
张树新 《群众》2011,(12):86-87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跨越了十五个省份,翻越了四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近百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谱写的壮丽史诗.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孕育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教育、启迪、激励、鞭策后代.励志图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70年前,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被誉为“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这次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斗志,震惊了世界”。长征的胜利,不仅因为挽救了党、挽救  相似文献   

5.
刘绍卫 《传承》2006,(7):6-7
70年前,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被誉为“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这次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斗志,震惊了世界”。长征的胜利,不仅因为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使红军从挫折中走向成熟,完成了党的一代中央领导核心的选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成为永载史册的革命丰碑,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当我们重温这段悲壮史诗的时候,当我们再一次唱起“高原寒,炊断粮”的长征组歌的时候,时代的沧桑感使我们更对之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70年的流逝,不仅没有消磨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神奇魅力,而且更显现出它充满生机活力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桂东 《传承》2008,(16):12-13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谱写的壮丽史诗。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孕育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教育、启迪、激励、鞭策后代,励志图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北宣传》2006,(10):8-9
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珠穆朗玛峰。长征精神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凝聚与折射出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弘扬长征精神振兴甘肃经济李作辑徐景义一长征是一部宏伟壮观的历史画卷,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特定革命环境下的发扬光大,长征精神是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在我国发生重大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长征精神,应着重弘扬如下几点:(一)勇敢作战,不怕牺牲...  相似文献   

9.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宣传、践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和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大事变,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为了表达对长眠于长征路上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更是为继承和发扬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波澜壮阔的长征孕育了震撼人心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6)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实质是对党忠诚、目标坚定,实事求是、策略灵活,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群 《传承》2006,(7):3-5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哦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是一部壮丽的历史画卷,它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有了人民的军队才有人民的一切。在充满血雨腥风和波澜壮阔的民主、民族解放战争中,党领导人民军队创造的历史奇迹,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3.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高唱“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长征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深深感到长征精神中所闪耀出的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光辉,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莫大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4.
邓群 《传承》2006,(Z2)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①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是一部壮丽的历史画卷,它雄辩地证明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30)
正新时代,在新征程上学习、践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树立宗旨意识,在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国庆假期迎来了参观热潮,360度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产生了亲近党史、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感觉。自己就像是长征路上的一名红军战士,非常震撼。我要从自身做起,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位观众在看完4D+6面全景影院的视频后说。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18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广西军区在兴安县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和敬献花篮仪式,深情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壮举,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出席并讲话,自治区主席陈武主持会议,南部战区陆军司令员刘小午、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广西军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20,(1)
红军长征过云南在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前进的同时,也客观上促使长征精神在云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论文在梳理红军长征过云南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云南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路径,重点围绕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中心工作的展开,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保障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申燕 《前沿》2006,1(9):10-11
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它有着多方面的内涵,深刻认识长征精神中所蕴含的共产党人先进性,对于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宗贤 《大连干部学刊》2006,22(10):F0003-F0003
10月17日上午,市委党校以弘扬长征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主题,请部分专家学者就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从不同的侧面就什么是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长征精神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0.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