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美国政治霸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美国为了确保其世界霸主的地位,构建一个以美国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全球政治霸权体系,在世界范围里加紧推行政治霸权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成了美国政治霸权主义颠覆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全面把握美国政治霸权主义的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同美国政治霸权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有着追逐经济利益和巩固霸权的诉求。企图扰乱亚太地区国家间的合作进程,以强化对亚太地区的控制; 煽动敌对情绪,让亚太地区国家在军事威胁的状态下,资本迅速流入美国以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中国应灵活应对美国霸权主义干扰,摆脱中国经济发展为美国经济危机买单的阴谋,顺利走上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危机以严酷的事实揭示出美国霸权主义的狰狞面目和侵略本性。面对当前世界新战略格局的急剧演变和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站立世界潮头,着眼新的世界战略格局演变,努力把握  相似文献   

4.
国权即一国之主权。国家主权是个体人权的集中体现和根本保障。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没有国权 ,谈何人权”。国权代表和维系着一国公民的共同利益。任何国家都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 ,这就决定了个人人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主权 ,国家利益。美国以经济为后盾 ,以军事为依托 ,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 ,为他们推行全球霸权主义寻找理论依据 ,提出所谓“民族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论”、“主权陈腐论”等等。而美国的人权政策却实行着“双重标准”。维护国家主权 ,反对霸权主义 ,是一个国家独立、主权、尊严、品质、价值的总和 ,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形象和威信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要实现称霸全球的目的。为此 ,美国将中国树为新的对手 ;继续压制俄罗斯 ;使用各种手段迫使第三世界中小国家服从它的领导。美国要领导全世界 ,要用美国的价值观建立世界新秩序。但是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发展已经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美国霸权主义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美国国内思想、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况表明美国霸权主义依旧具有坚实的国内基础;但从国际社会来看,国际反霸“软实力”的增长将使美国霸权地位面临不断被削弱的危险。这两个方面都表明,美国政府必然会进一步强化其外交政策的霸权主义倾向,因此,21世纪初国际社会的反霸权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它提倡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应该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它立足于人类的共同价值,具体而言就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1])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同价值的提出得到了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国际道德制高点,有力地回击了霸权主义、现实主义、零和博弈等西方政治权力理念。本文从国际权利的来源以及合法性的维度来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当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美国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自然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服务的,也是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服务的。结构现实主义在分析大国关系长时期的总体量变上有一定功效,但其静态和保守属性决定了它在解释和预测国际体系质变方面无能为力。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由于其自身的两重性,它并不能够真正地处理好中美等大国关系。对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来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面对世界的变化和自身有限的发展空间,是应该固守自身的假定,还是应该把自己改造得更符合现实?笔者认为,作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完全可以尝试借鉴其他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来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9.
美国武器装备建设法制体系中有规范核武器类、常规武器类、化学武器类、生物武器类等武器装备建设的国际条约,有军备控制类、武器研发类、武器售卖类的双边条约;美国通过签订条约限制毁伤性大的武器研发和使用,从而减轻本国经济压力、维护国家安全,对他国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项目或技术进行控制,对利害关系国武器装备研发和技术封锁,扩大美国武器打击和防御范围来实现全球控制意图,设置严格生效条件维护武器装备贸易,拒签或搁置特定条约以维护战略目标等。国际社会也通过技术创新、倡导新战略空间和平观、与他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等途径应对美国的条约运用,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10.
和平思想是贯穿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线索。在对国际形势作出客观分析后,邓小平指出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同时,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处理与他国关系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有的和平的外交战略.最终都指向国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国在21世纪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今,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霸权主义国家,对国际社会,尤其是我国的安全有着综合性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在“重返亚太”的战略指导下,对我国的周边安全产生了更为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为了便于普通大学生理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看清当前形势、理解我国在外交上的应对之策,文章将结合当前的新状况、新变化,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进攻性现实主义语境下,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中国实力会不断增加会招致他国的不安。为减少中国未来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和强度,确保中国和平崛起,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努力减少他国的不安,即应在"命运共同体"框架下实现自身发展与他国发展的共享;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冲突或战争,即应坚持"底线"思维,预防和应对一切可能威胁国家核心安全利益的挑衅行为。  相似文献   

13.
郭树勇 《外交评论》2007,24(3):30-37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是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但也有其国际主义的一面。其主要特点是提倡非中心主义,践行消极的国际主义,强调国际责任;其主要表现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原则和“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国际合作观念。  相似文献   

14.
版权国际保护的利益平衡,体现在国际利益平衡中,主要涉及一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平衡、发展中国家利益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平衡。体现在国内利益平衡中,主要涉及外国创作者或传播者利益与内国传播者及使用者利益的平衡、外国私人利益与内国公众利益的平衡。平衡一国与他国利益,需要运用国家主权原则和有约必守原则;平衡发展中国家利益与发达国家利益,需要运用公平互利原则和全球合作原则。平衡外国创作者或传播者利益与内国传播者及使用者利益,需要运用激励创作原则和增进学习原则;而平衡外国私人利益与内国公众利益,需要运用底限公正原则和公益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用一个模式“美国化”;并不是经济利益的均等化;并不是经济安全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悬殊化,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弱化。经济全球化使某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以及跨国公司成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推行新霸权主义的工具。我国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民族经济特色,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新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杨闯教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1期发表的《“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对国际关系准则的挑战》一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人权原则”、“民主原则”等国内政治原则运用在国际关系中,严重挑战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美国等国以“人权原则”为理论盾牌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造成了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其以自己的“民主模式”改造他国的行为,则是与国际关系民主化背道而驰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的相互依存加深,同时实力原则和强权政治仍在起作用。应认清国家主权原则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所面临的挑战,以避免“人权原则”和“民主原则”成为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家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  相似文献   

17.
杨闯 《外交评论》2003,(1):36-40
冷战后“单极世界”与“多极世界”的斗争是决定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的突出问题。“9·11”事件后,美国将反恐问题提到全球战略的第一层面,加大对本土防范,但美国谋求对世界领导权的根本目标没有改变。霸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都对当前的世界构成威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应该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并重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宗教渗透是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贯传统。本文试图分析美国宗教文化内涵,探讨其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背景及核心特征。这种分析和探讨对于我们有效抵御宗教渗透、做好宗教和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操控国际互联网政治传播,关国政府制定和执行一整套“网络自由”战略。所谓的关式“网络自由”是美国国家利益的网络延伸,是美式民主、人权和美国霸权主义在虚拟世界的扩张和体现。美国的“网络自由”战略由理念输出、资金支持、技术研发和组织运作等几个方面构成。要深入揭示美式“网络自由”的虚伪和危害,加强应对美式“网络自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对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作为指导美国新世纪“反恐”背景下国际政策的第二份纲领性文件,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对布什总统余下任职期间里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因而直接体现了未来一段时期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发展趋势。中国作为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打击对象,必须准确把握这些趋势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反霸对策,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