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成功探索 ,不仅源于他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勇于创新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品质 ,而且源于他科学的探索方法 ,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循着“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维路线 ,通过否定什么不是社会主义 ,达到肯定什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坚持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把握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方式选择。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中蕴含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以历史思维明确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必然性;以战略思维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以辩证思维解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重要问题;以创新思维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活力;以底线思维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安全防线。这些科学思维方法的坚持和运用,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对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地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深刻而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理论上科学地回答了什  相似文献   

6.
<正>继党的十四大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以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推动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那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把握这个科学体系呢?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指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而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他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根本观点。方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确立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目标定位;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意识形态建设“内容为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这些重要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问题。邓小平尤其是他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南方谈话”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把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为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它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的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似乎早已解决,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中指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的经验教训,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毕生最为重要的发现,它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武器”,也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在对“经济事实”进行经验抽象的古典范式和对“经济行为”展开主体想象的思辨范式的积极扬弃中,马克思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并借此展开了对“物质的生活关系”的科学解剖。以唯物史观为内在思维方式,马克思科学地确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并深刻回应了困扰人类已久的“历史之谜”。由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本质上才堪称“一门历史的科学”,马克思“历史科学家”的称号也才名副其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继续秉承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立足“中国大地”,以当代“中国事实”为逻辑起点;解释“中国道路”,以回应“中国问题”为理论任务;体现“中国特色”,以“社会主义”为发展原则;服务“中国人民”,以引领“时代潮流”为责任担当。以此为基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对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 ,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集其大成,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4.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阐述,做好新征程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应牢牢把握两个要素:一是牢牢把握“做什么”的逻辑主线,从目标驱动的聚合度、平台联动的显著度和定位推动的契合度三个维度,使有体量的教育有能量;二是牢牢把握“怎么做”的思想方法,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构成的科学思想方法引领学生发展,让有高度的教育有深度。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统战理论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以新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问题 ,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如何面对资本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以“求同”的思维方式 ,重新界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 ,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共处”的战略构想 ,解决了新时期统一战线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一、“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明确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按照这一根本标准衡量,我们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  相似文献   

17.
丁乃今 《理论前沿》2003,(16):40-40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经济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此产生了“三大差别”。一是工农差别;二是城乡差别;三是地区差别。要缩小这“三大差别”,最根本的就是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用“五化”思维解决“三农”问题,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一)用现代化的思维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以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畅销就种什么,什么效益高就发展什么,从根本上解决“卖难”问题,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2.充分发挥比较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最新、最科学的判断,但现在对他的研究还很不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弄清社会主义特征论、社会主义模式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相互关系。这三者既是历史的统一,也是逻辑的统一,这种统一能够科学地说明今天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反差,并能使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同时,对社会主义实践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另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同时还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既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问题,又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它要求公安机关在实践中必须革新执法理念,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必须公正执法,合理运用行政和刑罚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既依法打击犯罪,又确保不侵犯人权。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学习和掌握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基础,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