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11事件”爆发三周年前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蔓延成灾,其势猖獗无比。就在人们尚未摆脱对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屠杀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两大因素的推动下,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竞争由依靠强大军事实力获取国家利益转为以经济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各国利益相互依存程度空前紧密,加之核武器的绝对地位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新概念武器的毁伤作用,使得大国之间发生重大军事冲突甚至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然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汇,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由此造成威胁的多元化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稳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国家安全离不开国际安全,维护国际安全离不开各国的合作,中国作为和平发展中的大国理应积极地参与维护国际安全.  相似文献   

3.
时事测试     
当今世界,最令人伤脑筋的,除了艾滋病,恐怕就是“国际恐怖主义“了。 恐怖组织自古有之,发展到今天,呈现出诸多时代特征。传统的恐怖组织往往把矛头指向各国政要、外交官、社会名流等,而今却转向了无辜人群,通过大规模屠杀平民,向政府施压,打击政府威信,破坏其国际  相似文献   

4.
刘建飞 《新视野》2004,2(6):74-76
国际秩序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进步,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联合国的建立。“二战”后,联合国在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权益,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壮大,世界总体和平局面的维持,都与联合国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方芳 《探索》2015,(1):160-164
根据传播学5W模式和框架理论,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化实践过程极其相似,国际媒体可以成为安全化实施主体,对国际议题进行安全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媒体可以成为国际安全议题的"幕后推手",使某项公共议程的问题上升为安全议程的议题。从建构主义安全观的安全化理论出发,由于安全化实践与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在信息传播模式和信息传播原理两个方面的高度一致性,国际媒体作为安全化实施主体对非传统安全议题具有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均势化、帝国主义化、意识形态冲突化的复合性存在,给国际安全制造了结构性政治困境,同时深刻地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外部环境的建设。因此,进入21世纪,中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国际和谐环境形成了特殊的互动关系。中国必须实施和平崛起的外交方略,借鉴国际治理的操作方式,实行双赢性均势外交,实施睦邻友好政策。惟有如此,中国社会的和谐向度才能具备稳固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7.
国际核危机是国际危机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涉及核因素或者由核武器而引发,严重破坏国际与地区稳定,威胁国际与地区安全。与一般性的国际危机相比较,国际核危机具有对国际安全的威胁性最强、决策高度复杂、时间性强、决策压力大等四个特性。国际核危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以上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对立、利益冲突以及核因素。从直接根源上看,国际核危机可以分为政治、军事对抗诱源型核危机以及核扩散诱源型核危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然而,随着人类不断地破坏海洋环境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总结借鉴其他海洋发达国家生态安全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横向上,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及加强海洋生态安全管理与执法机制建设;纵向方面,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及提高国民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吴藕珍 《世纪桥》2005,(8):54-57
在恐怖主义面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对着这样一种选择;要么一起抵制共同的敌人,要么“一个个地失败”。也正因此,在世界经历过漫长的冷战之后,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安全及政经秩序的深刻命题。但是,当很多国家都表示将与伦敦或英国人民站在一起时,是否真的意味着我们必将开启或迎来一个反恐新时代?但至少现在看来,一个真正同仇敌忾的世界新秩序可能仍然需要付出期待。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安全的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关系协调,大胆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聂圣平 《求实》2012,(6):66-69
国际地位上升后的中国,受到国际社会一些反动势力的敌视,其意识形态也跟着"遭殃",成为斗争的"主战场"之一;全球化的加强和国际联系的紧密,使中国同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随之增多,这为西方"和平演变"中国提供了新的机会。为了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增进国际相互信任、坚持做责任大国、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提高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国际联系密切后带来的社会思想多元化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地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等,都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战后的废墟上,战胜国着手建立了国际联盟,希冀它能够完成维护国际安全的重托。但是,国联无法应对一战后复杂的国际局势,在面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侵略行为时软弱无力,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从根本上动摇了国联存在的基础,国联自身也在二战的炮火中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4.
王冲 《党建文汇》2002,(15):41-41
一辆卡车缓缓驶过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个隧道,里面装着一颗自制的小型核弹。突然,核弹爆炸,蘑菇云升起,上千人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还有上万人遭受辐射,在痛苦的挣扎中渐渐死去。由于爆炸发生在地下,几十吨混凝土冲天而起,和灰尘、河水一起,吞噬着美丽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娜 《新视野》2005,(5):68-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提出的治国理念,而笔者认为,它不仅对于中国社会的内部治理有意义,而且从外交层面看,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表达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良好意愿;表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开放社会迈进的坚定信心;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增加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首要条件,谋求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永恒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自身特点和内外安全形势结合起来思考国家安全问题,我国的国家安全观不断趋向成熟与理性,有效指导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更  相似文献   

17.
18.
十七大报告在阐释我国的外交理念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P46)。这一理念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略。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是中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基本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安全困境"及其语境下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困境"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用以解释国际紧张、对立乃至冲突形成机理的一个基本概念.存在两种类型的安全困境,即传统安全困境和"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两种类型的运行过程是相同的,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主要集中在缓解或逃逸问题上.尽管学者们对"安全困境"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存在着消极态度,他们仍然试图探索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并试图对以前的理论和假说进行修正,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二者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熊光清 《前线》2023,(10):36-39
跨境数据流动在支撑国际贸易活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全球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合作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国际治理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关跨境数据流动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大差异,数据流动、隐私权保护与国家安全问题难以实现有效平衡。推动跨境数据流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和完善、促进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合作治理技术创新与治理机制相匹配、平衡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合作治理多方利益,是未来建立有效的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合作治理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