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县乡财政是县乡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加强县乡财政建设,对于我省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我省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我省县乡财政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对县乡财政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我省县乡财政建设稳步推进,县乡财政收支不断增长,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基层财政状况逐步改善。2011年全省  相似文献   

2.
黎志刚 《求索》2007,(8):26-27
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与财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乡财政与财务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直面,要建立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这次改革对县乡财政带来怎样的影响 ,县乡财政又将如何主动适应这次改革 ,开辟和壮大财源 ,以促进县乡财政持续快速增长。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结合全南的实际情况就税费改革后如何做好县乡财政工作作了些调查和思考。一农村税费改革 ,主要内容是“四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 ,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取消屠宰税 ,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调整农业税政策 ,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改…  相似文献   

4.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作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逐渐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对1995—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尽管存在客观的经济社会需求影响,但对地方政府而言,关于晋升、财政激励和财政供养人员的理性追求主导着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政治晋升的管理规范;二是努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置效率;三是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的恶性扩张。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的财政风险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的整体财政风险由各级政府财政风险综合构成,而县乡财政实际上已是我国财政层级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构成县乡财政特有的风险因素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其实当前农村不安宁主要是来自于官多的原因。”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说。行政机构的无限膨胀,财政供养人员的无限增长.不仅“吃掉”了农村改革的众多成果,而且给推进农村改革设置了障碍和阻力。任玉岭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虽然先后进行了几次精  相似文献   

7.
县级机关人员分流在指导思想和思路上应把握三个原则,建立三大机制。三个原则是:人员分流不是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转换政府职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人员分流必须以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素质,提高行政效率为前提;坚持既积极大胆,又周密稳妥,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改革,尽快到位的原则。三大机制是:建立财政供养人数、支出与人口和经济发展成果挂钩变动的机制;建立干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形成建立机构、编制、公务员管理民主化、法制化的保障机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是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需要。根据改革的内容要求和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应注意规范农村收费管理;精简机构和压缩财政供养人员;搞好清债、化债工作;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征收征管行为;做好检查、总结、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这指明了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高度上,站在财政发展改革新的起点上,科学构建省管县财政体制和县乡财政运行机制,促进省域、区域、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全面实现湖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从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公民社会本质上是走向平等、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推动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最为直接的力量是渗透着宪法精神的民主财政和法治财政。引导农村走向公民社会的财政对策是:推进农村财政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推进乡村民主建设步伐;积极推行财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群关系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认真吸取苏共亡党的教训,充分认识目前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2.
罗昆  李煌明 《思想战线》2005,31(6):87-90
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不仅是儒家中的精神境界问题,而且也是儒家的至乐问题。与道家和佛家相比,儒家的至乐———“孔颜之乐”,既有与其他两家相似之点,也有其相异之处。通过比较儒、释、道三家关于“至乐”观点的同异,可以清楚地认识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是区别儒释道“至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则强调对民众的开放和吸引,并以此作为追求民族主义目标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民族主义由于融入了大众性的内容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这虽与当政者要求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不一致,但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价值取向,造成了当政者在民众面前的被动,也由此影响到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警政是对有关警察的国家和政府事务的统称。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是:以治安问题为起点,以警察职能为核心,具体考察中国历史上各种警政思想、警政机构、警政措施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警察职能的行使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警政制度的产生、发展规律。从时间上看,中国警政史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警政萌芽、发展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警政史,应该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版图作为标准。在学科性质上,中国警政史属于史学的专史范畴。但在中国警政史学内部,也可区分出中国警政通史、断代警政史和专门警政史。  相似文献   

15.
新闻自由权和隐私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权利主体利益的冲突、权利主体的不对等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解决二者的冲突就要遵循隐私权优先保护原则、涉及公共利益权利让渡原则和新闻自由权的抗辩原则,同时建议从两个权利的法律地位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两方面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至今仍然传承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的壮、瑶等民族的铜鼓艺术、蛙神崇拜以及民间歌咏习俗,具有重要的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价值,很有必要将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体现区域族群生存智慧和文化理想的现代生活空间的建构之中,让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新的衍生载体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7.
侦查的目的、价值与功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探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本文以侦查的定义为出发点,对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逐一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侦查的目的、价值、功能三者的关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辉 《思想战线》2005,31(6):1-6
贫富差距的程度与社会和谐稳定状况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急剧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公平优先的二、三次分配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安全阀”,疏通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的通道,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造成的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全球疫情与中美博弈加剧对高校国家安全造成了深远影响,当前中国高校国家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师生涉及宗教、民族以及"三股势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隐患、西方利用国内民众对疫情的讨论煽动群体对立等方面。而疫情全球扩散与中美博弈导致西方对中方的打压会传递到高等教育领域,反华势力也会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寻求新的代理人,同时,非政府组织会以学术面孔进行信息收集以危害国家安全。这些都根源于美方及西方国家的冷战思维、高校师生国家安全意识缺失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的盛行与反智主义的出现。高校要在国家安全教育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国家安全意识与教育能力培养、高校与国家安全机关联动以及校园硬件建设方面加强工作,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