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视辛亥     
《台声》2011,(11):3-3
辛亥百年,风火十月,今天能从满眼的荧屏世界里,再次真实地看到当年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不可谓不是今人的幸事。影视辛亥,用影视的进步,历史地还原了那段如歌如泣的烽火岁月,让今人在幸福的阳光下沐浴幸福时,能够静静地回味、静静地纪念、静静地思想,以求岁月不再烽火。  相似文献   

2.
赵良英  胡斌  廖靖宇 《世纪行》2011,(10):13-13
2011年10月10日上午,来自美国、菲律宾、新西兰等国的40多位华侨华人和辛亥志士后裔。走进修缮一新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追忆百年辛亥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驱。  相似文献   

3.
龚雪 《世纪行》2011,(10):15-15
2011年10月10日,由政协全国委员会书画窜、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联袂举行的纪念辛亥首义百年书画展在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幕。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省政协副主席李佑才、涂勇等出席。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1,(10):2
回望100年前,我们仍能得到很多启示。百年前辛亥革命所点燃的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复兴、社会进步、个性自由的种种现代化追求,冀望能在这一代人手中得到延续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每当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十年,我们都会在“双十”之际隆重地纪念发生在20世纪初叶的辛亥革命。自共和国建国以来,这已成为惯例,即使是在国运多舛,激荡动乱的年代,也从未停止过。这表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和对辛亥革命先驱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09,(1):37-37
武汉作为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发端地和主战场。辛亥革命为我省留下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遗存。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加快辛亥革命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对弘扬首义精神,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耀曦 《春秋》2011,(6):7-11
众说纷纭辛亥事,百年一梦话共和。百年前辛亥革命的成功.并非革命党人有多大力量,而是立宪党人也被逼上梁山.各派合力把清王朝送进了坟墓。本文要说的鲁籍名士夏溥斋当属其中之一。更可贵的是.他还留下了一部《辛亥革命山东独立前后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12):74-75
武汉,一座古老的城市,辛亥革命从这里开始,长江天堑在这里畅通。斗转星移,苍海桑田,一个世纪过去了,百年前的辛亥首义,消逝于历史烟云之中,后人唯有在浩瀚的史籍和凝固着历史记忆的遗迹之中寻找昔日的气息。“百年锐于千载”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成立前一百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时至今日,这句话似乎也可看作对辛亥首义百年之后历史的一个注脚。历史有历史的表现方式,既不是冗长的史书,亦不是艰涩的经卷、浩瀚的典籍,历史的表现,就是历史的脸庞。漫步在武汉街头,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向封建君主专制及附着于其上的旧的意识观念发起的一次革命冲击。100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辛亥”百年,百年前的那场革命,把中华大地从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睡床上唤醒。纪念这一段历史,一百多年前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时间又回到国人的面前。黄展云——位被誉为“福建蔡元培”的辛亥人物,尤其吸引闽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任庆海  王兴业 《乡音》2011,(9):35-36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今年10月是100周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在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资产阶级改  相似文献   

12.
毛磊 《学习与实践》2007,(10):115-119
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与法国的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有着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时,两岸同胞应该大力开发辛亥革命文化资源,为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尽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中国的民族认同诉求问题却是辛亥革命要解决的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辛亥革命之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令人深思的是,其最大的成功却在于对明清易代的遗留问题做出了完满的解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多民族共和的国家体制构建问题,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这是晚清对晚明作出的跨越时空的回应,是辛亥革命民族认同诉求的巧妙转轨。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伟大革命,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树立了民主共和的旗帜,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因而受到各方的纪念。1949年以来大陆官方对辛亥革命的高规格纪念,是国家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政治仪式,既是出于现实政治需要,也有延续纪念传统、弘扬辛亥志士的精神和表明中共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的考虑,还有为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及传承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使命未竟,今天还在延续.如今告别革命,并非就此向使命告别.前人的未竟事业如何担当、如何进取,这才是当下有价值的取向,才是辛亥百年反思的重心.  相似文献   

16.
【清廷已无法控制各省的离心倾向】 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辛亥所发生的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周锡瑞在《改良与革命》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有两张面孔:一张是进步的,民主共和主义的面孔;在某种程度上,掩盖着另一张‘封建主义’的面孔。两者都把中央集权独裁专制,当作攻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袁剑平 《协商论坛》2011,(10):14-16
河南辛亥革命中被记人《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的革命党人事件共三条,我外祖父章培余占有两条。 去年蒙河南辛亥革命后裔的提醒和协助,我开始搜集外祖父章培余的资料。我母亲是遗腹独女,在外祖父29岁牺牲后6个月才出生,她一生致力搜集外祖父资料,因种种原因没有多大收获。  相似文献   

18.
辛俊玲  曲菲 《春秋》2011,(4):11-13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山东革命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是这场全国性的革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烟台是山东辛亥革命的中心。1911年11月12日夜.号称“十八豪杰”的栾忠尧、李凤梧、王耀东、宫仁山、宫锡德、宫锡恩、杨新亭、  相似文献   

19.
谈贵州辛亥革命,不能不提平刚。他是贵州辛亥革命的先驱,是贵州第一个剪去辫子的人,老同盟会员。平刚,字少璜,光绪四年(1878年)生于贵筑县余庆堡(今属花溪区青岩镇)。19岁取为秀才,钦慕明末黄宗羲、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和民主意识,读章太炎的《煊书》,申张民族大义,愤激之情油然而生。喜读新书新报,谈论时事,崇尚“西学”。  相似文献   

20.
1995年8月2日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冯祖贻教授做关于“贵州辛亥革命”的学术讲座。冯先生围绕“贵州辛亥革命”这个主题,介绍了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和革命情况,分析了革命中的各派力量,并对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党派、人物以及他们的作用都作了简要介绍。关于辛亥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冯先生认为,贵州的辛亥革命乃至全中国的辛亥革命都与英、法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一样,它不是一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中国的资本主义体系发展不完善,而贵州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更为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虽然不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