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公信力建设的逻辑起点,执政理念决定着执政行为的价值取向,是政党执政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聚合民众的精神力量。当前"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符合时代要求,增强了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强了党的执政公信力。要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公信力,就要继续完善党的执政理念,使执政理念体现出包容性、普适性和世俗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十六大后新一代领导集体实施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取向,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清晰地凸现出以人为本的执政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执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就是宣传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本质。人大宣传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与形象,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人大机关工作的本质要求。只有深刻理  相似文献   

5.
牟红芳 《理论月刊》2006,3(4):28-31
邓小平是新时期发展观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系统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对我们党在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创新党的执政理念是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理念是一个政党对执掌政权的宗旨、目的、价值取向和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任务所需的执政方针、执政手段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和总体把握。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新的时期必须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和理解“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的党的执政理念。如何全面而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归结是人的利益和价值,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且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主要包含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是目的、人是根本和人的自…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历史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其作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当代转换之后,终于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执政理念。这是向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的历史性回归,是向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价值旨趣以及价值本真的历史性回归。这种历史性回归是一种拨乱反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江红 《传承》2008,(16):26-2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规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道路和模式。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把以人为本提升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高度,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要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党自身的科学发展。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应该紧密结合起来。宪政思维是契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的思维,运用宪政思维执政,有利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