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警察语言问题受到很大的关注。警察语言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警察行业语言的研究,充分认识警察行业语言的职业特性,并为达到警察语言形象建设的目标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执法语言规范是展示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警察形象、提高现场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一线民警在现场执法时对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不够重视,导致现场执法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警察形象塑造.只有提高对警察执法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加强执法语言规范化建设,建立考评机制,提高一线警察执法语言运用水平,才能提高现场执...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在警察执法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增强警察执法语言的准确性、技巧性、恰当性、庄重性。但"模糊"不等于"含混""歧义",使用中要正确区分;同时,模糊语言有其适用范围,使用中还不能超越模糊度;而制定语言规范是消除不当使用模糊语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常遇到因媒体介入而造成的“不利”局面。本文从警察公关语言入手,分析警察公关语言的作用、特点,以及警察公关语言的运用,试图为解决此种危机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规范的执法执勤语言,既是执法执勤规范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又是执法执勤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警察执法执勤语言规范化建设,对规范执法行为、提交执法效果、提升警察形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积极推进执法执勤语言规范化的建设,各地公安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其中,探索和制定各部门执法执勤语言规范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警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了阶级、国家和警察后,经过警察长期实践、创造、总结而形成的行业文化,其核心是一种警察意识形态。 警察文化对促进警察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法律思维及意义。警察法律思维的特性。在法治实践过程中培养警察法律思维。  相似文献   

8.
本调查通过对200名在职警察和114名警校学员的气质测查发现,警察气质类型主要为多血质;警察气质特性主要是为性格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强型气质人数远多于弱型气质。警察的这些气质特点是和警察职业密切相关,据此,本文提出警察选拨、培养和管理上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在警察的执法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语言可以说是检验警察执法质量的试金石。文明规范的执法用语是一个合格警察必备的素质。在公众法制意识日益提高的时代,对警察执法用语的规范性要求显然更趋严格。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警察应该如何结合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执法用语,以提高执法水平,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警察说服是现代警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语言手段及其相关因素,促使受体自愿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为此,警察在说服受体时要学会运用相应的策略,而策略的采用则和语言手段、思维方式、心理需求、情感渴望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谈警用口语的特征及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警用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类型,是口语的一种变体,它有着自身鲜明的言语特征,即警用口语的逻辑性、可接受性、策略性和言语交际对象的对抗性。为了使警用口语达到得体的目的,警用口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适合语境原则、交际双方的协调原则、礼貌原则和诚信原则。只有如此,才能满足警察工作复杂的言语交际需要,完成警察口语交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警察角色定位与警察言语行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警察的角色定位,警察的言语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礼貌文明,满腔热情。二、掌握策略,谦让克己。三、遵纪守法,尊重人格。按照警察言语行为规范进行言语交际,能体现出警察的职业角色特征,树立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在外语教育上应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导向,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模块,遵循语言教学原则,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此创立具有公安特色的警务英语学科。  相似文献   

14.
警察讯问作为侦查行为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极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所以各国都对讯问程序设置了一系列规则,包括讯问时间、地点、方式和讯问权的适当限制等等.然而司法实践中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没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基于此,拟从法律语言中的警察讯问话语角度出发,以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为视角,深入探讨警察讯问权的合理限制对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公安民警只有具备了口才主体表达效果的语言技巧和态势语言要素,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好自己的口才,使其在具体的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保护人民、打击犯罪、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警察执法口语是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人民警察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民警察的执法口语有不同于一般口语的特征,如交际的功利性、内容的多元性、表达的灵活性等,警察正确使用口语,是宣传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是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是打击和惩法犯罪的有力武器,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公安法律文书语言的朴实性是由公安法律文书的性质、特点、作用决定的。在写作实践中,通过使用恰当的词语、修辞等来达到朴实的目的。全面掌握公安法律文书语言朴实性的内涵,需处理好语言朴实与生动、语言朴实与内容深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公安文书写作中,不仅需要确定性语言,同样需要运用无法确定其外延的模糊性语言。模糊语言有其特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安文书的写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使用模糊语言,使公安文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语言形式自身审美价值的关注 ,周作人对现代散文语言的理论思索是颇为独特而深刻的。与当时其他论者相比 ,周作人并不因强调白话传达现代思想意识的功能而轻视其自身的“艺术之美” ,而是认为语言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所以 ,他提出现代散文的语言要在白话口语的基础上古今杂糅、中外互补、雅俗共赏、骈散结合 ,使现代散文在走向通俗易懂的同时 ,并不乏东方古国的神韵和灵气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工作中一部分公安民警由于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影响了本职工作,因此公安民警只有通过言辞规范化、语音标准化、口才技巧和态势语言诸方面的语言口才训练方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才能更好的完成完成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