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良森 《前进》2000,(3):25-26
产业革命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调整经济结构则是跨世纪产业革命的先导性工程。经济结构调整得好与不好 ,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能否抓住跨世纪发展的历史机遇 ,实现全面振兴和后来居上。去年以来 ,面对不利的外部因素和持续低迷的经济走势 ,我们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努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源 ,培育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点 ,有力地推进了市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孝义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产业政策的导向 ,小煤矿、小铝矿、小焦化厂一哄而起 ,在短缺经济背景下 ,煤焦市场走俏 ,需求旺盛 ,煤焦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0,(11):F0004-F0004
近年来,夏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扭住“促转变、保增长”主线,大力实施“农业强县、工业富县、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文化兴县、和谐稳县”六大战略,持续不断地大抓“工业企业、现代农业、生态林业、旅游产业、公益事业”五大重点,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加快伊通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民族经济强县和满族文化名县为目标,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全面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强县和旅游兴县  相似文献   

4.
王毅 《前沿》2012,(6):35-36
2007年7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的实施意见》,启动了首批27个县(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2009年又新增32个县,赋予扩权试点县与市级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扩权强县是对现行的市管县体制所作的一种必要的调整与改革,其目的是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本文以四川省部分县(市)为载体,分析扩权强县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扩权强县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健 《重庆行政》2014,(2):89-90
重庆市秀山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秀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世纪的征程上,秀山人民乘西部大开发东风,发扬“诚信开放、实于创新”的人文精神,紧紧围绕重庆市委、市政府把秀山建设成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及武陵山区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商贸兴县、文化活县”战略,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成为渝东南经济强县和渝、鄂、湘、黔交汇地区的少数民族商贸中心,使秀山成为渝东南——武陵山区旅游中转地,综合经济实力领先周边县,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6.
赵向东 《前进》2005,(11):40-4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壮大县域经济意义重大,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抓手,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基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内容。近年来,我们右玉县按照“生态畜牧经济立县、支柱工业强县、民营经济活县和科技教育兴县”的治县方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聂祖良 《创造》2003,(8):14-15
面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马龙明确了这样的发展思路:立足交通、区位、土地三大优势,围绕“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到2007年翻1番,到2017年翻2.5番,到2020年翻3番”的目标,全力抓好三个创新、优化三个环境、推进“三化”进程。一、抓好三个创新(一)以思路创新为先导,全面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思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大决心、大胆略、大气魄实施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和科教兴县战略。一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3%以上的目标,立足马…  相似文献   

8.
肃南县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快推进“强县富民”的发展步伐 ,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紧紧围绕丰富的畜牧、矿产、水能、游泳、土地五大资源 ,发挥竞争优势 ,走好“五条路子” ,建好“五个基地” ,突出抓好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切实抓好“工业强县”。工业基础薄弱始终是制约和困扰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 ,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一是紧紧依托雪泉矿业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9.
叶兆泉 《当代广西》2009,(19):27-28
自治区作出“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决策后,桂林市作出了全面推进临桂新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并明确提出要把临桂新区建设成为桂林市解放思想的先导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临桂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工业强县带动为核心战略,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黄宁 《传承》2013,(1):38-39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四个抓好",构建"四大优势",建设具有宾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振"三民"特色经济雄风。力争到2015年,把宾阳县建设成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财政收入超20亿元的西部地区经济强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展》2009,9(5):69-72
近年来,漾濞彝族自治县立足县情,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农业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兴县、基础设施建设强县理念,大手笔做好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工业化、项目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实现了大发展,把一个山区农业县打造成了核桃知名大县、小水电产业发展大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沂南县围绕"工业强县"战略,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的发展理念,着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电动车、精细化工、机械电子、优质建材、鞋帽玩具、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为强化对全县工业经济的监督,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沂南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听取县经信部门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豫西南社旗县围绕建设工业强县、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的目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这一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也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百色市乐业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旺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助推乐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业发展成农民致富"金钥匙"走进乐业县甘田、新化等乡镇,遍布山前屋后的一棵棵茶树青绿滴翠,茶叶加工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铜鼓而言 ,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围绕“发展生态经济 ,创县域经济特色”的目标 ,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林业强县、工业富县、民营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思路 ,走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一、全面推进改革 ,实施体制创新突破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力求在体制创新上有突破。加大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力度 ,全面推进分类经营和分户经营。根据森林的功能和社会需求 ,把森林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德保县委、政府认真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调查德保的县情,2006年提出了全县要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服务好国家重大项目,推进德保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一、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工业强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德保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切实增强加快发展、争先意识,发挥…  相似文献   

17.
王志新 《创造》2014,(8):36-38
正改革开放以来,峨山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但是,属于政府主导、投资拉动、工业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峨山县,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型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产业不强、不活、不精更是峨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寻乌县按照省第十二次、市第三次党代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聚资富县、环境立县、科教兴县”目标,致力推进“十大建设”,加快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在发展中构建和谐新寻乌。  相似文献   

19.
赵深 《群众》2011,(12):68-69
近年来,泗阳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力实施工业强县、城乡一体化、强农富民、生态立县、普惠民生、创新创优“六大战略”,深入推进新兴产业3年超200亿、滨水城市3年大变化等“六大规划”,经济社会呈现出量质并进、加速跨越的强劲态势。  相似文献   

20.
薛愿兵 《前进》2007,(8):46-47
在全面把握、准确理解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的基础上,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经济强县、农业富县、文化大县、城建名县的"四县"目标,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把循序渐进和统筹城乡作为重要前提,把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领导作为重要保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特色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努力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格局,在农民生活上实现新提高,在乡风民俗上倡导新风尚,在乡村面貌上呈现新变化,在乡村治理上健全新机制,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