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岸经贸形势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不少新亮点与新热点,也有不少标志性的变化。两岸贸易持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贸易总额预计将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7年,两岸经贸关系仍会保持平稳发展,而且可能在某些方面获得新的突破与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快速发展,贸易总额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尽管年初陈水扁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大陆经贸政策,但并没有影响两岸贸易的持续发展态势。今年以来,两岸贸易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两岸经贸关系的进展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利娟 《台声》2001,(1):15-17
70年代末两岸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开始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新篇章,而在两岸贸易的带动下,80年代初期,台商投资大陆迈开了步伐并迅速发展起来,两岸经贸关系逐步形成了以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为主体、其它经济交流与合作形式跟进发展的格局。据台湾“经济部国贸局”的统计,两岸贸易额从1979年的O.77亿美元,增加至1999年的257.5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3.73%。20年间,两岸贸易总额累计己超过1600亿美元。  目前,两岸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台湾是大陆第5大贸易伙伴和第3大进口市场;而大陆(包括香港)则是台湾第2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  相似文献   

3.
两岸经贸关系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已开始形成互利互补的经济格局,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会对现行的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两岸经贸关系现状贸易方面:1979年祖国大陆公布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暂行规定》,揭开了两岸贸易的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据台湾统计,两岸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7000多万美元增加至1997年的244亿美元,19年内增长了316倍,共计达到1058亿美元。即使是在1998年,两岸因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总体对外贸易出现萎缩的情况下,两岸…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贸关系在调整中发展王建民1995年,两岸经贸关系仍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两岸贸易呈高速增长,在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双向经贸往来与合作也获得一定进展,但受两岸政治关系紧张气氛的影响未有实质性突破,两岸经贸的深层次合作有待两岸的共同努力。两岸贸易结构趋于...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两岸关系》2014,(2):20-21
<正>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机制化稳步推进,两岸贸易平稳增长,两岸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展望2014年,两岸经济合作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为两岸关系全面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机制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签订两岸服务贸易协议。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举行第9次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持续、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成果显著,对于促进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化、制度化建设成果丰硕,金融合作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两岸贸易与投资则涨跌互见,赴台游"团队游降温、个人游升热",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引起很大争议,岛内出现  相似文献   

7.
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与互补关系,台商投资对两岸贸易的驱动效应是不平衡的,对大陆是逆差效应,明显大于两岸贸易对台商投资的诱发效应,在两岸贸易中,对台出口较自台进口,具有更显著的台商投资倾向。由台商投资驱动的两岸贸易,以及由两岸贸易诱发的台商投资,所共同形成的两岸经贸关系新局面、新格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两岸经济融合的强劲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新一轮工业革命、区域合作活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推动全球价值链步入深度调整和重构时期,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因而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中美贸易争端和RCEP签署实施为两个典型事件,基于GTAP模型模拟量化评估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由两个典型事件所表征的全球价值链的分散化和区域化趋势,都会造成一定的产能重置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影响台湾地区厂商的跨境生产布局与相关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格局;在此过程中,台湾地区厂商需要权衡贸易成本与生产效率以决定在中国大陆的产能配置结构,而两岸贸易规模将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台湾地区也面临在区域价值链构建过程中被边缘化的风险。综合判断,全球价值链重构恰为中国大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全球生产分工效能提供了迫切动力;而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大陆经济转型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两岸关系深化发展的关键一年。自2008年国民党重执政权以来,两岸开启以"和平发展"为主轴的两岸协商新时代,为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及制度化经济合作奠定了深厚基础。在两岸关系逐步迈向和平发展的时代大潮涌动下,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继续扩展,两岸贸易不断发展,两岸间货物、资金、信息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值得乐观期待。  相似文献   

10.
曹小衡 《两岸关系》2011,(12):13-14
2008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使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达成16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岸直接全面双向“三通”,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两岸经贸成长惊人,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顺差来源。两岸经贸交流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亦是一个可以发展得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领域。因此,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的新形势尤其是经贸关系如何发展,颇受两岸同胞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 《台声》2009,(6):13-15
相对于30年来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发展,两岸金融合作则相对缓慢。严重滞后,远不能适应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两岸经济及经贸往来产生重大冲击,更严重影响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经营活动,两岸金融合作显得更为迫切与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两岸开始加快金融领域的合作步伐。  相似文献   

13.
陈小冲 《台湾研究集刊》2000,(2):73-77,,91,
清光绪二十八年台湾商船金顺益号违约入内地非通商口岸贸易,被闽海关查获罚充入官。这件案例说明,随着割台后台湾人身份地位的变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也是导致原以两岸贸易为主业的台湾郊行加速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ECFA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英文简称(全称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涵盖两岸间主要的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目的是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两岸经贸合作进程中,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与存在的经济政治障碍,制约着两岸经贸合作的全面开展与深化,于是两岸先后提出“特区对特区”(或“园区对园区”)的对接与合作概念,在特(园)区率先实施开放或特殊政策,以突破两岸经贸合作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喜忧并存。两岸贸易逐渐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出现较高增长;台商对祖国大陆科技产业的投资加快,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出现向祖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但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并无重大开放性调整,“三通”进展不大。1999年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特征(一)台商对祖国大陆总体投资继续呈下滑趋势。依祖国大陆统计,1-11月,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除协议金额有13%的增长外(协议台资为27.8亿美元),投资项目为2270个,实际利用台资为23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衰退13.7%与15.7%。台湾方面统计的台商对祖同大陆…  相似文献   

17.
姚同发 《黄埔》2009,(6):50-52
自古以来,台湾与大陆间的经贸关系向来是两岸交往中最基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和拓展,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拉近了两地民众的关系。古代两岸经贸系自发地产生与发展,在清政府治台212年、郑氏领台21年,甚至在荷据38年、日据50年期间,两岸经贸这种不依赖于协定或组织保证的所谓“功能性经济一体化”,始终未曾间断过,所谓差异只是呈现出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罢了。  相似文献   

18.
杨胜云 《台声》2003,(2):10-12
自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WTO后,本着世界贸易组织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精神,两岸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两岸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并已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这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现象之一: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随着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贸发展所处国际大环境与两岸本身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均发生重要的变化,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两岸市场开放与关税降低所创造的贸易商机与投资…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4)
正2016年初台湾两场重大选举结束,台湾政局巨变,两岸关系发展,也进入不确定时期,必然影响与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年初以来,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显著趋冷: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与互动机制中断,两岸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减少,两岸贸易持续萎缩,台商对大陆投资减少,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缩减,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不乐观。  相似文献   

20.
亚洲金融风暴后两岸经贸走势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风暴后两岸经贸表现为贸易呈下滑趋势,台商投资进入调整期,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高科技合作意愿提高等特点,表明两岸经贸关系面临严竣的挑战,一是国际经济仍不容乐观,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复兴,三是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挑战,四是两岸加入 WTO的挑战,五是两岸三通的挑战。新世纪的到来将给两岸经贸带来新的曙光,两岸经贸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