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2,(9):96-96
2000多年前,人类文明处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期"。有一个叫孔丘的中国人写了一本《论语》,讲仁义道德的,成为中国的"文化母本"。1000年以后,西晋时期,有一个中国人离经叛道,写了一篇赋叫《钱神论》。他叫鲁褒。又1000多年后,欧洲人发现,金  相似文献   

2.
禾刀 《南风窗》2013,(21):96-96
在中国以及"中国学"盛行之地,"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这一名字远较他的英文名字更具知名度。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费正清的"中国学"影响非凡,费正清与中国人交往极深。蒋介石为什么会丢掉中国大陆?毛泽东有着什么样的缺憾?为什么"延安访问团"没能扭转美国对中共的政策?中国人口将来是否倍增?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变革将会走向何方?中国将如何走向公民社会……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费正清记录了他  相似文献   

3.
洒墨刘道玉     
石破 《南风窗》2010,(2):62-66
48岁时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至今保持着全国最年轻大学校长的纪录。然后他改革,他创造,他在武大搞了七大新制度。那时节的武大,突然一峰插南斗,人称"高教战线上的深圳"。1988年春,他又成了全国唯一被免职的大学校长。此后他撰文抨击教育部搞假义务教育、假教学评估;他批评教育部部长不懂教育,认为教育部已经不能领导中国的教育改革,他疾呼"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教育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4.
石破 《南风窗》2010,(25):62-65
他被人称作"中国研究康德的第一人",他自称"国内没人敢像我这样,拿着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字一句地读给学生听",他时常毫不留情地针砭时弊、直抒胸臆,他是至今仍沸沸扬扬的所谓"坑师案"的主角。他叫邓晓芒。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国从一个大多数人不得温饱的社会迅速变成了一个大多数人衣食无虞的社会。他为了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治国路线,不是给这个体制动大手术,而是给它换脑筋,他在政治上最重要的成就是通过改变考核和任免标准,使中共干部队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面目一新。他平静辞世,国内国外基本上没有政治上的担忧,此事证明了他确实以身作则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使中国权力层的游戏规则相对而言变得比较稳定,有了更多的可预见性。中国历史上不缺伟人,缺的是"伟大制度"的建设者;所谓"伟大的制度"应当是一种能够长久令人信服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孙骁骥 《南风窗》2008,(17):96-96
李约瑟与中国的"邂逅"是颇为浪漫的。根据西蒙·温彻斯特的叙述,这一切开始于他对一名中国女子的爱情。这名女子就是来自南京的鲁桂珍,抗战初期,她因仰慕李约瑟夫妇二人在生物学上的成就,远赴英国剑桥留学。李约瑟对她一见钟情。就在两人"越过友谊界线"的那晚,李约瑟学写了他的第一个中文字——"菸"。之后,约  相似文献   

7.
冯国川 《法制博览》2010,(20):66-66
中国人的脏话,常常原始到让人汗颜的地步。 通常是这样的:“我操你妈!”他骂他。“我操你祖宗!”他回骂他。  相似文献   

8.
正自1938年1月27日抵达香港到1939年11月12日因伤口感染不治离开人世,白求恩在中国仅停留的一年九个月零17天里,却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白求恩是谁?我们也许只知道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的文章《纪念白求恩》是这么写的,收录在中学生课本里。在年逾六旬的栗龙池看来,人们也许只知道白求恩是一位普通的加拿大医生,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国抗战事业牺牲。"但人们不一定知道,他有多么传奇的一生。"这位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如数家珍:白求恩曾三度中止学业,并从军服役于海陆空三军;他已在北美医学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和地位,发明了众多医疗器械和医治手段;白求恩可称之为"文青",文笔极好,曾当过记者,写过小说,创作诗歌、绘画…………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15)
正说得多了,陈伟在周围人眼里慢慢变成一个另类。但他认为自己不是"公知","如果大家对我的认知是因为我评论社会现实,而不是因为写了很好的学术著作,那我作为一个学者就是失败的"。当今的中国,一个人无论自觉或被动地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多数情况下就会被这一身份"强制"发言。陈伟认为自己不是"公知",因为他的言论时有时无,更强调遵从内心的有感而发。翻看他的微博,已经有1个多月没  相似文献   

10.
田享华 《南风窗》2008,(5):96-96
或许是久居海外的缘故,丁学良更多的用嘴说中文,用笔写英文。幸运的是,有很多人乐意帮他把精彩的口语变成曼妙的文字。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再崛起》2007年11月的付梓。乍看起来,这个书名与两年前令他声名鹊起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的观点有些矛盾: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王克勤,2004年中国十佳曝光勇士,2003年度中国记者八大风云人物,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仅2001年,他的报道有力促成了160多个黑恶分子被送进监狱,当年有黑社会组织曾扬言要出价500万元买他的人头,因此他被传媒界誉为当代中国"身价"最高的记者。  相似文献   

12.
陶杰 《南风窗》2010,(3):93-93
<正>耶鲁大学工商管理课程中国毕业生张磊,捐款888.8888万美元给母校,感谢耶鲁给予他的文明教育改变了他一生。张磊的义举,除了是慈善事业的佳话,本来还切合当前国际金融海啸之下的主旋律,能满足许多"看看,如今美国人也  相似文献   

13.
邓晓芒 《南风窗》2010,(15):97-97
<正>在《书屋》今年第6期上读到摩罗先生为他的《耻辱者手记》第二版所写的序言《我们是需要自审的一代》,终于对他10年来的心路历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实嘛,他所走过的路,不过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的一个缩影。想当年,"五四"知识分子何等激进、何等慷慨激昂,经过30年的奋斗,当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大批怀有"五四"情结的文化人都不禁热泪盈眶,用胡风当时一首诗的标题来说,叫做"时间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的日本研究李尧星(以下简称"李"):在中国现存历史资料中,最早关于日本的记述始于什么时候?初晓波(以下简称"初"):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对中国而言,日本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他者"存在。《山海经》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倭"的记录,而《汉书·地理志》中的"乐浪海中有倭人"记录则标志着中国官修史书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热爱谢辰生,说他就是中国的一件珍贵文物;也有在很多人恨他,恨他的人多半也觉得他像文物,或许更像时代洪流中一块格格不入的顽石。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5)
正前几天,和一位长三角某大城市的朋友聊天。他的一番话让我感到了中国的强大,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普通人生活。他说,以前,这座城市的姑娘都热衷于嫁给欧美人士或日本人,一是有"面子",二是有"里子"。但现在,嫁给外国人早已没有任何吸引力了。相反,嫁给"自己人"才是两者兼备。什么是"自己人"?就是成长于同一座城市的适龄男性。"他们有房子!"在这座城市,即便来自于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建筑工作部部长李长春、副部长耿群等一行三人来到市外施工会联合会,就"农民工权益保障和素质教育情况"开展调研。在听取了外施工会联合会主席张小虎的工作汇报后,李长春对外施企业工会的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北京外施企业工会联合会在积极推进外施企  相似文献   

18.
石勇 《南风窗》2013,(26):88-90
2013年,"土豪"的大众话语狂欢,是一种高级版本的"弱者的武器"。在一场命名游戏中,中国社会确实"被土豪化"了。准确地说,中国社会的文化心态="屌丝化"+"土豪化"。一个在社会中低层,以及底层挣扎谋生的人,无论他是写字楼白领、服务业职员、小生意人,还是农民工,在粗鄙的权贵、富人阶层面前,今天还能有什么心理优势吗?利益分配的食物链,也就是心理的食物链—当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人在利益上吃定大众时,在心理上当然也吃定了。但回答是:有。战场转移到了文化  相似文献   

19.
媒体     
《南风窗》2014,(17)
<正>01 "打虎"行动英《经济学人》8月2日自从2012年底,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开始了"打虎"之后,就存在一个问题:到底他会针对多大的官。而今年7月末,周永康"严重违纪"的审查结果算是给出一个明朗的答案。周永康在中国内地也曾权倾朝野,直到两年前,他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9)
正很多人大概不会承认自己是一种心理动物。我在加拿大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一篇文章《消极自由有什么错》中,看到一个很好玩的信息。故事背景很长。但我简单交代:西方思想界长期以来,有两种观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他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而且"消极自由"那帮人,总是喜欢把对方理解为就是扭曲、变形的那种版本,比如一提"积极自由",好像就是"极权"什么的。手法类似于有人要证明中国人长得矮,他会无视姚明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