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1989年东欧剧变后,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资本主义制度将一统天下。时至今日,"历史终结论"已经成为历史笑料,西方国家要以"民主、法治、市场"等西式发展模式一统江湖的梦想正在走向"终结",其在经济、政治发展模式方面的话语优势迅速消退。面对"民主、法治、市场"三支箭失灵带来的"后西方世界"之乱,应如何应对?"后西方世界"将走向何方?只要世界"后西方化""去西方化"的进程未完结,世界乱局就不会了结。这一漫长过程需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2.
资本之于民主的关系是比较民主研究的传统议题,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当前资本主义民主危机的讨论使得这一议题重新兴起。综观既有文献,可以把资本之于民主的关系概括为三种竞争性观点:一是和谐论,主张现代民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二是条件论,强调资本促进还是反对民主取决于资本与民主相互适应已达成妥协的能力,并受到多重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情境的影响,是政治主体行为博弈的结果;三是冲突论,认为资本与民主虽然存在"偶然和谐",但实质上存在本质矛盾,资本逻辑的扩展与侵蚀是导致民主衰落的根本原因。系统梳理和分析资本对民主的复杂影响,是破除西方民主话语模式的需要,也可以为我们发展适合本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民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尹鸿伟 《南风窗》2008,(20):82-84
"当泰国的富人们控制不了民主的时候,他们就不要民主,或者另外制定‘民主规则’了。说到底,大家争的其实是利益,而不是真正的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7月21日至8月20日)7月24日,土耳其最大反对党共和人民党和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在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联合举行大规模集会,反对7月15日夜发生的未遂军事政变,数万人参加集会。集会者打出"不要独裁也不要政变,需要民主的土耳其"的红白色横幅。共和人民党领导人克勒奇达若奥卢在讲话中呼吁"团结一致",反对各类针对现行议会制的政变。7月24日,尼泊尔执政联盟中的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欧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进行工会改选、直选工会主席.结果,来自一线的制造部科长当选主席,而他的顶头上司、前任工会主席则在第一轮即出局.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关于民主实践的思考. 浙江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一本名叫《可操作的民主》的书中,揭示了两个关于民主的谬误.一是"民主就是投票".民主不仅仅是投票,还应该是真实的投票,要有相应的议事规则.二是"素质太低不能搞民主".人们有追求民主的真诚,但缺少民主的"操作能力",这不是素质问题,而是机会问题,一旦有机会让他们去学习怎么操作民主,他们就拥有了"可操作的民主",而不是"可操纵的民主". 事实上,欧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的工会直选就是对这一观点的呼应.两个月前,这家公司曾因员工对公司的工资制度和福利待遇不满而发生停工事件,员工提出改选工会的诉求,希望选出一个真正代表自己的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6.
福山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期间发表了一系列言论来维护和强化其"历史终结论".一是以"国家要素缺失"为理由为美国自由民主危机开脱,牵强短视地看待国家和政府的作用,颠倒黑白地宣传美国"政治信任"的情况和作用,撇开民主制孤立地批评特朗普;二是为自由民主制的"优越"辩解,不顾真相地赞扬美国联邦制"实验创新",主观地臆断"民主或将重生",不切实际地策划政府改革;三是以西方中心主义评判历史,用单一民主观抹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逻辑混乱地评判中国抗疫实效,恶意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深入分析和批驳这些言论的错误之处,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13)
正中国还不算富国,多数企业和国民显然尚未做好迎接高成本时代的准备,但这个时代却正在来临。改革不是不要效率,去搞"均贫富",而是要化解社会的整体"高成本",以及"高成本承担不公"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上世纪90年代初,40多岁的台商郭台铭来到深圳郊区的龙岗,他登上一块高地,挥了挥手,做出一副画圈的模样。看到当地官员"求资若渴"的表情,以及低得让他心花怒放的地价,他说:"这些土地,我都要!"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4,(2)
<正>从邓晓芒与刘小枫的"学理之争",到杨奎松批评汪晖不懂《毛选》就不要轻论党史,去年思想界接二连三的"新闻事件"不断提醒我们争论的轻易和共识的困难。本文作者以共识的寻找为线索,回顾2013年思想类图书,或可给读者提供有益的资讯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本 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国内外却有人公开质疑,提出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于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儒家社会主义等,形成所谓"等式论".针对所谓"等式论",我们必须予以辨析和澄清,理直气壮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第二个百年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近期,葡萄牙总理、葡社会党总书记、社会党国际主席古特雷斯向葡社会党十二大提出一项政治动议,重申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强调"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闵良臣 《南风窗》2010,(17):90-90
米奇尼克之所以要搞"灰色的民主和金色的妥协",也是因"激进"一再坐牢之后,才终于认识到"相信通过革命来推翻(波兰)党的专制,既不现实又很危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政治理念,并通过有力的政治举措展现于国人面前。基于此,习近平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针对利益的博弈和思想的多元化,习近平提出了作为最大公约数且能凝聚共识的"中国梦"。面对困难和挑战,习近平同时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打"铁"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身素质必须过硬。由此,新一届党中央积极采取了多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政治举措,通过"反腐败"斗争、"为民务实清廉"活动等,使党从精神、能力、作风等方面真正"硬"起来。习近平政治思想可以用"五论"来概括:"梦"论思想——治国理政的符号指南、"治"论思想——治国理政的政治管理、"铁"论思想——治国理政的领导力量及其自身建设、"鞋"论思想——治国理政的制度保障、"导"论思想——治国理政的政治指导。这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政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储昭根 《南风窗》2011,(15):82-85
从去年残酷镇压"红衫军"的民主党今年遭遇选举溃败可见,旧秩序的维护者如果还"沉浸在泰国不适合民主的古老幻想中",不懂得妥协、忍耐与和解,那么即便不被选民抛弃,也会在与他信的缠斗中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14.
"要健康,就要吃碱性食品"———一种叫做"酸碱平衡论"的"保健学说",近来迅速蹿红。照此说法,"酸性体质"导致了绝大部分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骨质疏松等。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胜利前后,中国处于两种前途、两个命运决战的关键时刻。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是整个斗争的中心问题。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面积已发展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并且在各解放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也不断高涨。还在抗战后期,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就多次表示要"还政于民",因此,建立一个民主宪政的  相似文献   

16.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阶级在言论自由、舆论民主的表象下掌控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施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固化着资本主义的"本性",维护着资本主义的正统秩序,导致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基调是敌视社会主义,分化瓦解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不仅要认识其经济基础,也要认识其上层建筑,不仅要认识其变的一面,更要认识其没有变的一面,不仅要认识资本主义各国的"内政",还要认识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7.
谢奕秋 《南风窗》2012,(11):8-8
外交腾挪,要在给定的空间里进行,小心不要出界。奥巴马可以与普京互相"错过"在对方国家召开的多边峰会,但表面上双方还互通电话,客客气气,因为棘手的叙利亚问题还在安理会搁着呢。  相似文献   

18.
任晓伟同志的《阶级民主和程序民主——考茨基和列宁政制之争再思考》(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2期)一文对十月革命后考茨基和列宁在民主问题上的争论进行了新的分析,与过去那种"以列宁的观点为是非尺度"的论著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把列宁的主张归结为"阶级民主",把考茨基的主张归结为"程序民主",仍然不够准确,有必要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时代是公司俘获国家和通往"后民主制度"的时代吗?如果是的话,那么自2007年国际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和各国对全球金融的救助会预示着民主政治重新获得超过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先地位吗?2007—2009年"大衰退"仍然可能演变成21世纪的"大萧条",现在分析它的后果还为时尚早。然而,当前的危机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和民主的本质的根本问题。官僚国家主义和市场自由主义的聚合主要与  相似文献   

20.
如果要将法国作家贝尔纳-亨利·莱维的《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作某种比较,那么我更愿将前者视为对托克维尔著作的"质问"而不是"致敬"。1831年4月,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在经历了9个月对美国的访问,于4年后出版了这部令他留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