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2005年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公布和日美《安保条约》签定以来,日本公开表露出染指台海的企图。为了给自卫队的战略重点和兵力部署西南方向倾斜提供合法化的理由,“中国威胁”、“中国可能进攻日本”等字眼频频出现在日本媒体乃至政府的报告中。前不久,日本著名军事专家芦川淳又在《军事研究》上撰文声称,一旦台海危机爆发,中国将会进攻日本离岛,中日将全面冲突。芦川淳的文章通篇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公开为日本军事扩张造势。为使读者了解这种不负责任的右翼言论的危害。本刊特综合编译、评述其主要观点,供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08,(24):85-85
"2008中国娇子新锐榜"推委会成员(按拼音为序)陈梁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彤新浪网总编辑戴自更《新京报》社长郝明义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何力《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姜军《中国新闻出版报》社长兼总编辑刘北宪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刘春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梁文道香港传媒人、文化学者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吴晓波财经评论家王志纲著名策划人许文广央视经济频道总监助理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岳零点调查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朱德付《京华时报》总编辑张力奋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庄慎之《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3.
台军报告称解放军将具有对台"猝然威慑"能力 10月8日,台军"参谋本部"汇总的所谓《敌情威胁暨国军防战略报告》送达"立法院"。报告声称,未来两年台海军力优势将逐渐向大陆倾斜,届时解放军虽然不具有大规模渡海能力,但已初步具有对台"猝然威慑"的能力,可能进行导弹远程精准打击、海上封锁瘫痪等战术。  相似文献   

4.
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一直是美国防务和军事学者高度关注的课题。3月29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了题为《深入龙潭:中国反介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意义》报告。作者罗杰·克利夫、马克·伯勒斯等人在报告中宣称,“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击败美国”。很显然,通过夸大解放军的威胁,五角大楼急欲为美军加强军备,增强军事介入的能力寻找借口。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10月20日报道,台湾军方已向美国国防部提交了一封需求函,询问出售AGM-88C哈姆(HARM)高速反辐射导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的可能性及其价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国防部官员说“美国向台湾提供价格和出售的资料暗示美国将向台湾出售这些武器。但由于担心北京的反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务院预期将反对出售这些武器。反对者表示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只能出售防御性武器,因此将就哈姆和JDAM是否是防御性武器展开争论”不过据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及其动向事关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将对中美关系、台湾地区与美国的关系、海峡两岸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特朗普政府有别于奥巴马政府,台海政策不在其施政的优先位置;台海政策从属于美国的对外战略、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但突出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台海政策整体上服务于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同时服务并服从于"让美国重新伟大"的目标;这些构成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的主要特征。基于此,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主轴仍是"分而不独、和而不统";不会"弃台",不会放弃"一个中国政策",但也不会严格按照"一个中国政策"行事,更不会支持中国统一;不希望两岸关系紧张或发生军事冲突,也不会让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障碍。影响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走向的因素既包括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和官僚体系对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的认知,也包括中美关系的发展,还包括台湾民进党当局的对美活动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但在不同阶段其敏感程度有异,这取决于中国大陆对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调整的反应与反制程度,以及特朗普政府是否明确中方底线。  相似文献   

7.
《国际展望》2007,565(11)
解放军攻打日本外岛?日本右翼煤体最新中国军事威胁论调自2005年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公布和日美《安保条约》签定以来,日本公开表露出染指台海的企图。为了给自卫队的战略重点和兵力部署西南方向倾斜提供合法化的理由,“中国威胁”、“中国可能进攻日本”等字眼频频出现在日本媒体乃至政府的报告中。前不久,日本著名军事专家芦川淳又在《军事研究》上撰文声称,一旦台海危机爆发,中国将会进攻日本离岛,中日将全面冲突。这种不负责任的右翼言论毫无疑问将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娜 《南风窗》2008,(1):48-52
台湾北部,新竹县尖石乡的高山上,是泰雅族原住民的家园,也是台湾水蜜桃的原乡。作为重要的农产,水蜜桃维系着族人的生活。2007年6月,一部由台湾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委托制作的纪录片《水蜜桃阿嬷》,让泰岗部落的一个自杀遗孤家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并成功激发了面向全台的公益募款。当募款如火如荼时,无党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质疑募款的"目的"和"流向",指责《商业周刊》其实是在"消费"原住民的悲惨故事,"掏空社会的爱心"。2007的夏天,咬一口甜蜜多汁的桃子,却品出以"经济自由、政治民主"自傲的当代台湾社会的酸涩和迷茫。  相似文献   

9.
关于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军可能的干预,既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也是美国战略及军事学者十分关心的课题,对于美军可能的介入方式、时机与后果,美国学者从各种专业背景与动机出发,做出了很多不同版本的预测。本文依据美国兰德公司报告《确保进入重要战略地区:发展长期战略》第四章"太平洋战区:中国大陆与台湾兵棋推演"编译,反映了美国最权威的战略智库兰德公司在有关问题上的最新观点。本刊并非同意其观点或证实有关数据,仅供国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以来,台海局势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中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不承认这一点,台湾海峡就不可能真正平静,“台独”绝没有出路。美国中国资本公司战略研究员、美国兰德公司顾问研究员王辉最近在美国《世界周刊》发表了一篇评述台海局势的文章,希望两岸“化危机为转机,化干戈为玉帛,促中华民族在21世纪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我们希望台湾同胞和领导人认清天下大局,遵循历史理性。我们也有信心,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必能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智慧,开辟未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林冈 《台湾研究》2007,(5):43-49
如何保持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是两岸人民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与之相关的是,美国在维持台海现状和防范台海危机方面,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采取了哪些相关政策。近年一些美国学者专家出版的学术专著,就美国应如何防范和应对台海危机的爆发,发表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见解。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美方应对台海危机的策略及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底线。  相似文献   

12.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3 月16日发表文章认为,到2010年,中国将在军事装备上取得令人震惊的进展,这将对台湾、美国和其他邻国造成重大影响。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步伐快得惊人,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和二炮(即弹道导弹部队)。从现代化的规模可以明显看出,这是最高层作出的决定,他们希望在必要时能够打垮台湾军队,并使美国产生在台海发生危机时迅速进行干预是否明智的忧虑。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建造其主要海上作战舰只,为其购置装备。中国正在建造数艘不同级别但均配备有性能强大的反舰巡航导弹的战舰。中国已经向俄罗斯购买了两艘现代级驱逐舰,而且正在购买另外两艘。这四艘俄制驱逐舰都装备了具有规  相似文献   

13.
4月22日,萨缪尔·亨廷顿,这位哈佛大学的 著名政治学家,在接受法国《观点》(le point)周刊 采访时继续鼓吹他的"文明冲突论":随着美国对阿 富汗和伊拉克的占领,美国人制造了一个把伊斯兰 教与西方的碰撞蔓延到全世界的策源地;美国虽然 打赢了反对萨达姆的战争,但永远也打不赢反伊拉 克人民的战争。同时,亨廷顿也为他的新书《我们 是谁: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挑战》做广告,认为伴随 拉美裔移民而来的一场文明冲突正在美国本土上 演。以下是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与“3·20”前美国对陈水扁在“公投”问题上大加训斥的态度相比,美国近期对陈水扁的态度似乎又大变脸。美国不仅迅速肯定了陈水扁的“就职”演说,称它具有“建设性”,随之又允许吕秀莲过境美国;布什还签署文件要求推动台湾成为世卫组织的观察员。美国还迫不急待地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帮助台湾发射针对祖国大陆的间谍卫星,而且还围着台海大搞航母军演,甚至暗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不排除美军直接“进驻”台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观察》周刊2005年8月17日文童:《中俄“舞剑”,意在台湾?》华盛顿觀察WashingtonObserver华盛顿和台北的解读倾向于认为,中俄两国军演虽然没有明确针对任何第三国,但美国和台湾已经收到这样的信息:中国将不惜一切争取台湾,而俄罗斯支持中国这样的立场。“中俄两国并不是没有共同的敌人,但我认为两国在战时真正结盟对抗敌人的可能性实在很低。”华盛顿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东亚研究室主任容  相似文献   

16.
四年多来,布什政府以“一个中国政策、两个前提(台湾不独立、大陆不动武)、三个支柱(一个中国、两岸对话、和平解决)、四个文件(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为基本架构,对台海政策做了两次调整。总的来说,这些调整未打破以往美国政府对台海政策的大框架,虽然在布什总统第一任初期出现一些偏差,但第二次调整后的台海政策已回到“双轨偏中间”的位置。由于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介入,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联合报》9月15日报道,台军方耗时8年研发的低层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Antitactical Ballistic Missile,简称ATBM)即将投入现役。台陆军“总司令”胡镇埔说:“ATBM的成功部署,标志着台湾走在所有亚洲军事强权的前面。”未来台湾的反导弹防御体系,有  相似文献   

18.
5月24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召开会议,分析台海局势的今后走向,上海方面一些对台问题的高层智囊人士出席了会议,他们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鉴于今后4年将是台海之患的"多发期"和"高危期",中国大陆将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遏制"台独"势力。  相似文献   

19.
金秋10月,法国大师雅尔的音乐在北京故宫奏响,法国浪漫情景艺术焰火在上海的夜空绽放,"法兰西巡逻兵"特技飞行队的身影则亮相武汉、珠海和香港的天空,齐齐为法国文化年登陆中国造势。此情此景,宛若一个垂垂老矣的高卢美人在东方重新焕发了青春。而此刻"中国情结"浓厚的希拉克总统的到访,更让这良辰美景平添了几分妖娆。在希拉克为期8天的"亚洲巡回访问"中,有50余位老板随行。对他们来说,法国在亚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不是重点;亚欧峰会的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一只小球转动了一个大球。80年代,一根钢丝能否架起一条通道?预言家的话在香港《新晚报》的"长话短说"栏目里,近来陆续有报道三地又(香港、台湾、大陆)文化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