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小康》2016,(15)
正被北岛赞誉为"近年来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的阿乙,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以冷峻、深沉的叙事风格,推出了最新短篇小说集《情史失踪者》。书中收录了作家最新创作的七篇短篇小说,以深刻、沉郁的眼光审视普通民众的人格形态和生存世界,老辣而残酷的语言叙述,直抵人物心灵中最隐秘的伤痛。其对生老病死的  相似文献   

2.
“集体叙述”这个概念来自女性主义学者兰瑟。她在《虚构的权威 :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的观点 ,即“作者声音”、“个人声音”和“集体声音”。她解释说 :“我说的集体叙述声音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 ,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 :这种叙事权威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述声音 ,也通过某个获得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的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1 ]她的这个概念针对的就是女性和女性的特殊意识形态地位 ,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小说来说 ,这个理论也很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本文就是试图借用这个“集体叙述声音”的概念探讨中国近年来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几个典型 ,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诉说与独白——当代台湾散文中的两种叙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历代的散文批评中,论者总是着力于修辞、描写的方面,而从未能将散文创作中中的叙述问题细加考察。随着散文创作的发展,台湾当代散文家开始注重叙述角度和叙述观点的选择在散文创作中的作用,他们已经认识到叙述方式叙述语言是作品艺术风格的重要支点,它除了叙事绘状之外,还透露出特定的情感色泽、情调、氛围、情绪节奏,给人一种“语言化”的感觉。在高低、起伏,长短、轻重的语调中,涌动着作家的情绪、态度和心境。台湾批评家也发觉,可以把散文的叙述者与散文作者的个人历史个人品性作适当区分,而不必总是执着于合二为一地去从作品中印证作者。他们在散文叙述者与作者之间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4.
张洁之美     
她曾经渡尽“文革”余波,心灵受尽创伤,已届不惑之年,却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中用诗情编织出少女的希冀和童话;她曾经在《祖母绿》中用浪漫的笔触勾画了一个弱女子拼出全力替一个男子遮风挡雨不惜把自己打人人间地狱的无穷思爱,却在《他有什么病》《鱼饵》中以泼辣刻薄的笔触,对男性世界的粗鄙丑陋不遗余力地加以戳穿……她内心高洁,她处世超然,她博爱,她辛辣,她周身充满了矛盾的元素……身为作家,王蒙说她应该慎用话语权,却又不得不承认她的语言“七抡八砍,鬼斧神工,妙趣灵气,自成一体,真让你没了脾气”。她就是中国文坛最受瞩目和尊敬,也最富争议的作家张洁。  相似文献   

5.
女性作家小说叙述形式有其独特性。对女性作家而言,作品形式之一的叙述声音,对女性作者的自由创作造成了很大影响。无论作者作何选择,个人型叙述声音与作者型叙述声音模式一样,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读者将虚构故事与作者真实生活附会起来的影响。但现代女性作家可以采用诗意语言和自由间接话语的方式,以及刻意虚构真实故事的方式来消除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6.
奥茨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个关注女性问题的小说家。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思考与审视,她在《奇境》中超越了性别的限制与对立,大胆地尝试了理想的创作状态:“双性同体”。本文试图以文本分析的方式,从小说叙述视角、双重文本和叙述语言三方面探讨作家的这种“双性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2001年出版的摄影作品《我的视觉日记》,使王小慧的名字响亮起来。在这本用摄影与文字两种方式叙述的自传中,王小慧讲 述了她在旅德15年间不寻常的经历:好友为她殉情身亡,丈夫遭遇车祸丧生,她在大难不死之后,艰难地涅槃重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她的经历感动了许多人。作家冯骥才说:“她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来看世界。一旦看到,她便心跳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2,(7):42-43
刘威是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一名法医,与她初次见面的人很难想到她是干这一行的。因为法医总会让人想到冰冷的尸体、想到冷峻的男性面孔。人们很少会把法医与女性联系起来,而刘威偏偏就是在这样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近十年。  相似文献   

9.
1,格丽泰·嘉宝 代表作:《瑞典皇后》、《茶花女》、《安娜卡列妮娜》 出生在瑞典的嘉宝是一位传奇式人物。被称为“冰雪女王”的嘉宝,高度个性化的矜持嵌在她大理石雕像般完美的脸上,超然的鼻子仿佛使她可以置身于世俗之外,宽阔的额头下她有一双北极星般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是一位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和道德标准的作家.在一个意义消解、价值解构的时代里,米勒的价值在于指出: "诗在世界里.不在语言里",认为作家的使命在于真实再现现实世界,而不是用语言符号建构所谓的"能指的狂欢".米勒的作品亦不同于历史见证,她以"陌生目光" (der Fremde Blick)浸润细节,考量世界,虚构感知(erfundeneWahrnehmung),以文字喻象游弋于能指与所指间的"空隙",以期展现世界的真实.无家可归不仅是米勒笔下的景观,也是她个人的宿命,而语言本身亦非家园,作品方是安身立命之处.  相似文献   

11.
作家刘醒龙的小说《天行者》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力作,展示了我国乡村教育和民办教师的现状。作家在现实主义的叙事中植入了象征手法,起到了诗化小说的意境和语言的作用,有助于小说的主题提升和人物刻画。  相似文献   

12.
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可挖掘出多种中国传统叙事因素。传统书场叙事中偏离主题的"跑野马",为大历史提供另类知识的稗类,中国特色的笔记小说,随意散落在文本中的论赞诗,都显示出该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因素的继承。张大春祭出"中国式小说"大旗,对抗现代小说的洪流,试图扩大小说的疆域。  相似文献   

13.
冯德河 《青年论坛》2009,(2):144-14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性地采用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这一观点虽然在红学界颇存争议,但“石兄”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观点仍然为许多红学研究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全译本《红楼梦》的文本解读,对翻译中如何传达原作者叙事风格进行了研究。由此发现,原作中所体现出的叙事风格,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在译本当中都得到了较妥当的处理。但是因为红学界在“石兄”、“神瑛侍者”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争议,或者是因为译者的翻译中处理失当,而使这种叙事风格并未获得完美的转译。  相似文献   

14.
梅娘(原名孙嘉瑞,笔名敏子、孙敏子、柳青娘、云凤、孙翔等)是活跃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东北沦陷区的著名小说家。梅娘的小说创作,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进行着飘离政治的叙述。幼年丧母、缺少母爱的童年对梅娘小说创作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论萧红小说的修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倩 《思想战线》2001,27(4):57-60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在语言方面,她的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语言表达应配合一定的语境与情境",在不经意间展现出过人的叙事才能.她的语言存在是现代汉语语言运用的一个个案.她不期然达到的语言高度,是值得探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6.
李秀清 《青年论坛》2010,(4):126-129
托尼·莫里森在《慈悲》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是,作者关注的对象除了黑人女性之外,还包括了贫困的白人女性和土著女性等弱势女性群体,挖掘了女性群体受压抑和受损害背后的蓄奴制这一社会根源,在父权文化的背景下,女性或做男人的附庸,或在寻爱的过程中开始女性书写,进行女性主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极具魅力,人物语言是其华彩夺目的语言特色中的重要一笔,注重心理感受、戏剧性的对话语言以及性格化的语言是其人物语言的三个方面,这些人物语言看似手法寻常,却隐含着极丰富的表现力,且为表现性格复杂的人物和尖锐的人物纠缠起了很好的刻画作用。从而使她笔下的一个个人物形象别有笔致,令人惊叹称奇,且折射出了沧桑的世情。  相似文献   

18.
于倩 《青年论坛》2011,(6):126-129
《分》是冰心创作突破青春期的感伤,开始走向社会直面人生的标志。其创作风格也由早期的热烈率真而趋向宁静沉潜。而《分》的文本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现实性和阶级性,更在于其独特的儿童视角和温柔细腻的母性风范。  相似文献   

19.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龙迪勇 《思想战线》2005,31(6):102-109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这种“空间”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小说的空间形式必须建立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叙事的秩序;只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