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刻 《侨园》2014,(1):58-59
客家山歌是世界客都梅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著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丰富多彩,不同县域唱腔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一个县内的山歌中,又有几种不同腔调。山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山歌手,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调也有所变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  相似文献   

2.
时刻 《侨园》2013,(10):52-53
<正>英国人埃德尔在《客家人志略》中给客家妇女高度的评价:"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他在《中国访问记录》中又写道:"客家民族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应该属于客家妇女的。""客家是许多民族中最进步的民族,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美的妇女典型。"本客家系列已在前面一期专门写了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客家妇女。但意犹未尽,本期还要专门再谈谈客家妇女。"日本女人以温柔顺从著称于世,而客家妇女亦毫不逊色。而且我们可以说,日本妇女之所以温柔顺从,是病态,因为她们的生活,需靠男子,不能不借此求怜国宠;而客家妇女的温柔顺从是健康的,因为她们都能独立生活,她们这样做,纯然是真挚的爱和传统的对丈夫的崇敬。"日本知名历史学家山口县造在他的《客家与中国革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5)
客家门匾,是指客家人在民居大门的门框上方的一块长方形条框,选用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用黑笔写在条框内的匾额,有的还在边框以图案加以修饰。客家门匾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已经发展演变为赣南乃至全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堪称客家文化的"名片"和"活化石",对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闽西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闽西的陆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闽西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认识客家人     
丘岳 《侨园》2012,(12):43-43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民系,是—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为了与当地原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是"客户"、"客家"、"客家人"。众所周知,汉族各大民系,几乎都是  相似文献   

6.
对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其载体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梯田耕作、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禁忌制度、村规民约等。发掘客家生态伦理文化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构建一种有客家特色的实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现代发展模式,是当前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7.
时刻 《侨园》2013,(7):50-51
<正>关于太平天国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的成果。无论是资料汇编,还是专著论文,都有很多了,也出现了不少名家。不过他们大都是从中国近代史这么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上作研究的,未曾从客家这个角度切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其实无论是研究太平天国的历史还是做客家民系研究,客家与太平天国的关系都是绕不过去的。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太平天国革命都被视为"客家人的革命",这显然已是一个历史共识,一如《客家圣典》所概括的:"太平天国,在一部客家史、客家文化史与思想史里,都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是客家人自立、自强的里程碑。不仅仅由于它的悲壮陨落,更由于它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客家服饰文化的形成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早期客家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这种浓厚的区域特色服饰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客家话被认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围龙屋缺乏保护措施,存留下来的完整建筑越来越少;娘酒的酿造工艺已经越来越无人问津,面临失传的危机.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从新生代青年开始抓起.为了更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新生代青年对客家文化认知的状况,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关注和传承力度,课题组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历经千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地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解放思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时刻 《侨园》2013,(8):46-47
<正>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以及攻克永安后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是客家人实际生活的折射,也是客家人思想观念的反映,打上了客家文化的烙印。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客家人为主导力量的运动,主要领导人和初期的骨干力量基本都是客家人,有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此六人是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都是广东客家人。本文就再聊聊太平天国时期的客家妇女。自明中叶以来,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相继传到中国,在传播宗教信仰的同时,亦办学校、开医院,开展各种社会文化事业,使得教区民众的生活发生很多变化,尤其是妇女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广东是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重点地区。地处山区的闽粤赣容家地区,接受西方宗教的时间晚于沿海地区。据研究,客家地区大规模接受西方宗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到客家偏远地区,对于人们的宗教生活、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  相似文献   

12.
时刻 《侨园》2014,(2):58-59
本期谈谈客家人的婚嫁风俗。客家人择偶,多为父母作主,媒人拉线。客家传统的聘娶婚姻礼仪十分繁琐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卜吉、过礼落定、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亲迎、拜堂、滞新娘等盛大的联姻仪式。客家传统的婚嫁礼俗,大抵按如下几种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时刻 《侨园》2013,(5):46-47
<正>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之一,而犹太商人又以其独特的经营技巧富甲天下,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也同时为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史的长廊里,客家人在远离"中心"和"主流"的地方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生活着,并执着地传承着自己的血脉和文化。客家人经历的苦难,和犹太人是何等的相似。说潮州人、温州人是"东方犹太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忽略了犹太人饱受战乱、四处迁徙的历史,而这个,与客家人是相同的。所以,称客家人为"东方犹太人"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9)
宁化在客家人的迁徙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对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受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影响,宁化客家文化在保留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蕴含了鲜明畲风色彩。  相似文献   

15.
谢育坚 《学理论》2010,(29):202-204
通过对收集到的二十多首贺州客家民歌进行分析,发现其不管是乐段内部乐句间或多乐段歌曲中乐段与乐段之间都大量地运用相似性的音乐发展手法。经过统计发现,运用了这样的音乐发展手法的歌曲约占收集到的歌曲的65%。  相似文献   

16.
时刻 《侨园》2013,(4):48-49
<正>客家人是汉民族的支系,在长期辗转、艰苦开拓的过程中,互助互爱形成了精诚团结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客家人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祖宗崇拜,特别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客家子弟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他们支持和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参加和援助抗日战争,支持和援助抗美援朝战争。他们  相似文献   

17.
“闽客械斗”的因果分析及其对台湾客家族群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清代移垦时期台湾“闽客械斗”的“因”与“果”,既阐明了它的“五因…“五性”,也指出了它的“果”之“惨烈”,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闽客械斗”对于台湾客家族群心理、性格方面的影响.了解清代台湾移垦时期的“闽客械斗”,不仅是了解清代台湾历史的重要环节,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当今台湾族群分布、族群意识及其族群心理.  相似文献   

18.
陈鹏 《瞭望》2006,(18)
在传承与市场之间,山歌三人组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山歌如何才能葆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连日来,山歌三人组引发的网络热潮让人猝不及防。“天涯社区”有数万网民追捧;“百度”贴吧出现了“山歌”吧;新浪论坛里“山歌”鼎沸,网友甚至推出了“山歌教”,通过MSN、QQ、泡泡、博客等方式, 疯狂散布山歌三人组的MV视频。  相似文献   

19.
<正>耕读传家、晴耕雨读是客家社会的两大祖训。"耕"与"读"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两大本业,"耕读传家"意即忠厚传家,寓义为人本分的优良传统;而"晴耕雨读"则为顺应天时,时间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生活方式,隐喻为勤劳进取的优良作风,两者同为传统客家社会的基本精神。拜读叶双瑜先生的《晴耕雨读》一书,深感其为人、为文与治学的精神实实在在体现了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20.
亓璇璇 《学理论》2012,(31):158-159
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山居生活中结合其风俗习惯和生产劳动所创造的活动项目。这些体育活动不仅具有反映客家人勇敢顽强拼搏精神和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文化意蕴,而且具有娱乐和健身、社会交际、教育以及增强团结和凝聚力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