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于2003年10月26日28日在中国河南郑州举行这是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在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全球客家人大联谊、大团结所作的一件颇有意义的大事。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1971年香港崇正总会发起并创办以来,迄今在世界各地已举办17届。这次在客家祖地中原河南举办,世界客属乡贤无不感到莫大欣慰。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作为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群体,究竟源于何方?这是海内外每一位客家人在思亲怀祖、追本溯源时最为关心的问题。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记述客家民系的形成始末:“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  相似文献   

2.
罕见的新闻镜头1999年11月上旬 ,我参加闽西客家联谊会代表团 ,乘坐波音767班机 ,从厦门飞往吉隆坡 ,踏上风光如画的马来半岛 ,出席第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第五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我的女儿张开玫 ,是日本大阪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正在马来西亚考察经济 ,亦应邀到会。11月6日 ,我在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演讲 ,论述客家人历经磨难 ,在战乱中南迁后 ,相聚在闽西客家祖地 ,而后走向世界 ,在海外作出的重大贡献 ,引起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会议主席赖观福先生兴奋地插话说 :“张永和先生和张开玫小姐…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支持,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和陕西客家联谊会承办的“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于2008年10月16至18日在西安隆重举行。大会以“炎黄根、客家情、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举行了皇城迎宾人城仪式、开幕式及文艺晚会、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西安投资环境说明会、陕西书画展和工艺品展、西安特色饮食文化展、会旗交接仪式暨客家专场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4.
2020年12月13日,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下称广东省客联)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七届理事会就职仪式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广东省委原副书记、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会长蔡东士。  相似文献   

5.
南源永芳集团董事长杜怀泰最近的闽西之行,是她一生中难忘的经历。   闽西行的主题活动就是在龙岩举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过去的 30年中,两年一届的大会,在世界各地举行过。但从未有龙岩如此盛大的规模和如此高的规格。热心客家事业的姚美良先生,在他一生的事业中,国际客家活动是重头戏。他是第一届到第四届国际客家祭祖活动的创导者、组织者和主祭人。但是,客家活动对杜怀泰是第一次。 历史没有忘怀   在开幕式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长王兆国,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省长习近平等会见各国侨领。杜怀…  相似文献   

6.
阳春二月,我们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一行数人慕名游览有“客家瑰宝”美誉的“鹤湖新居”,大开眼界,增长见识,不枉此行。“鹤湖新居”是汉族客家民系传统民居的大型围屋,位于深圳市郊龙岗区罗瑞合村。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比闻名中外的闽西客家圆楼振成楼还要大四五倍,是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由内外两围相套而成,外围有高约10米的坚固围墙,平面如银锭。外围正面有雄伟壮观的中门,上面的石匾刻着“鹤湖新居”四个大字。中门左右还有两个侧门。内围有高墙与外围相隔,平面为方形。共有屋宇1…  相似文献   

7.
听说四川省有客家人二百余万 ,其先祖均是在二、三百年前 ,从闽西、粤东北、赣南等客家祖地迁至四川的 ,当时正是明末清初 ,此三地客家人亦多迁往台湾、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应该说 ,如果闽西、粤东北、赣南三地孕育形成客家民系的话。那么在二、三百年前 ,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客家、四川陕西等各内陆省的客家祖先应共同生活在一个故乡 :闽西———粤东北———赣南这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假想在二三百年前 ,中原汉民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形成客家民系已有相当的年代了 ,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民系。由于当时人口的大量繁衍 ,加上当地山…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广东省梅州市出版了《客家话词典》一书,这是迄今为止海内外出版的有关客家话词典类书的第四种。据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和闽西客家学研究会正在组织出版第五种词典——《客家话综合词典》。 近年来,海内外的客家学研究又起新的热潮,客家学的研究正引起愈来愈多人的关注,各种出版物、研讨活动、研究组织不断出现。令许多客家学者和广大客家人感到欣慰和高兴。客家学的研究正向更广阔、更深入的领域推进。  相似文献   

9.
海内外短波     
福建有1000多万闽籍乡亲旅居世界各地据第四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筹备处透露,福建省有1000多万乡亲旅居世界各地,并成立世界性闽籍华侨华人社团12个。闽籍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历史可追溯至上百年前,从最初的宗亲、宗乡会馆发展到今天的各种侨团组织,历尽沧桑和变迁。迄今为止,海外闽籍华侨华人社团数以千计。上个世纪末,海外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涌现出一批地缘性世界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尤其是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世界安溪同乡总会、世界晋江同乡总会、…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交流》2007,(2):32-32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以串原义直为顾问、柄泽纪春为团长的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第20次访华团于5月16-19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在京期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万国权会见了代表团,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会见了串原义直。代表团分别与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举行座谈,  相似文献   

11.
去年隆冬,市侨务考察团一行 3人在李淑芬副主任的率领下,对马国的首都吉隆坡及怡保、槟城、马六甲、居銮等五个城市的客属会馆进行了访问。在客家公会或嘉应会馆乡贤的陪同下,游览了五市,看到了许多梅州客家人昔日在该地留下的深深足迹。   在吉隆坡市中心繁华闹市区,高度居亚洲亚军的双峰塔下,开有一 间“客家餐厅”,平房建筑,占地超过 1000M2。这个“客家餐厅”以露天餐饮为主,如果你在吉隆坡住久了,渴望吃客家菜,就请光临这里吧 !在厢房里,挂有正宗梅州客籍著名画家钟正山的多幅国画。当你吃腻了马来西亚各种菜肴的咖喱粉…  相似文献   

12.
《海内与海外》2007,(4):F0003-F0003
应我驻意大利大使馆、意大利罗马华侨华人妇女联谊会、葡萄牙中华总商会、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邀请,由李本钧副主席任团长、任梦云任副团长的中国侨联艺术团一行16人于1月27日至2月8日期间赴上述三国为侨胞慰问演出。  相似文献   

13.
“我虽然是‘老外’的长相,没有中国血统,但我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不错,正是他曾经受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被中国大陆10个省(市)聘为政府顾问,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给他作了专题报道,介绍他的成功之路,他就是美洲华人、著名美国侨领、美国梅州同乡会会长、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总主席、美国熊氏集团董事长、美国《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  龙年访龙岩  或许是缘份和巧合,千禧龙年,回“家”过年的熊德龙先生来到福建闽西龙岩,一个“…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交流》2008,(2):32-33
应社团法人国际IC日本协会的邀请,以李连甫理事为团长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3人于4月14日至20日访问了日本,受到了日方热情友好的接待。在东京期间,该协会会长、德意志证券公司会长桥本彻先生会见代表团,协会副会长榊多嘉子女士在浦和会见代表团。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交流》2008,(3):37-39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中央执委、仰光市市长昂登林为团长的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巩协)干部考察团一行15人于2008年7月20-27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及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分别会见了考察团。除北京外,考察团还访问了云南、上海。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客家社会的文化适应可用文化生态学方法考察。东南亚客家社会的环境从封闭型环境单元转型为开放型的全球系统,这种环境变化导致客家社会内部在生产技术、行为模式和文化特征方面发生相应变化,文化适应也从传统聚落模式转型到世界客家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琳 《国际交流》2004,(4):25-26
应我会邀请,以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顾问、德国证券公司日本分公司总裁、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会长桥本彻为团长、副会长榊串多嘉子为副团长的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代表团一行7人于2004年10月10-16日访华。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交流》2009,(3):31-33
应我会邀请,以书记官戴维·坦博为团长的赞比亚酋长委员会(酋委会)代表团一行12人于7月8—16日访华。在京期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交流协会顾问罗豪才,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分别会见,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主持了工作会谈。代表团还赴北京郊区留民营村实地考察我新农村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交流》2007,(4):28-29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比利时议会比中友好小组主席、荷语开放自民党参院党团主席保罗,威尔为团长的比利时多党议员代表团一行7人于11月25日至12月1日访华。在北京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流协会副会长路甬祥会见代表团,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与代表团会谈。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交流》2007,(4):30-31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众议员亚当.贾拉为团长的菲律宾青年政治家基金会代表团一行于2007年11月11-18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北海分别会见了代表团。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访问了成都和南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