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区为中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群的竞争,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堪称全国第四大城市群,交通便利、产业齐全、经济发达、人才济济、文化底蕴厚重。在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陈云同志是党中央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建国前,他曾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和领导了东北解放战争和辽宁的城市接管工作。这一时期,他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才能,成功地实现了我党对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沈阳的接管,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名的“接收沈阳经验”,为我党建国后加强对城市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领导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建国后,他多次视察辽宁,对辽宁…  相似文献   

3.
浙江传统县域经济模式面临着多重困境和路径锁定,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向现代城市经济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论文以浙江县域经济强市余姚为例,阐述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重要性,提出余姚发展城市经济的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在分析余姚向城市经济转型的矛盾和困难基础上,指出向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并提出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调节机制和培育城市功能、产业、市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明生  李猛 《唯实》2007,(2):40-43
强县扩权顺应了市场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其内在合理性。在强县扩权的过程中,区域中心城市和县级之间存在着通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所进行的双重博弈。只有在区域中心城市与县级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才能构建起市、县共赢的格局,从而促使区域中心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经济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大多数经济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销蚀国家经济主权。具体来说,的确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影响到国家经济主权。首先,国家之间的竞争使民族国家推行本国政策的能力受到削弱。在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围绕投资机会和现代化机会进行着竞争。这种竞争自然削弱了一个民族国家推行其经济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或就业政策的所有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主要表现为争夺资源和控制权的分配、争夺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之间在竞争博弈过程中陷入了“囚徒困境”,在竞争中由于各地只顾经济的发展实行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干预企业等扭曲的竞争手段,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公共物品的浪费。地方政府竞争应该逐渐从竞争转向竞合,实施差异化竞争,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建立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过去一年,普兰店市创造了辉煌,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60位。跨入2010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普兰店被大连市规划为大连新市区的双重机遇,进一步明确发展新定位,紧紧围绕调整优化结构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促转变,以转变谋发展,倾注全力实现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是锦州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定位、新的目标。在继续夯实锦州已有比较优势的发展基础上,凭借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带来的机遇,舒展锦州自身的区位优势,以拓展海洋经济为推手,在区域内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城市产业同构化,实现后发崛起,完成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主要预期目标,既符合锦州实际发展情况又科学可行。为抢抓发展先机,早日实现战略目标,继续突破内陆意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彰显港口腹地联动效应、壮大整体实力活力等便成为锦州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的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今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内在文化力之间的竞争.而培养城市文化特色是提升文化力的核心.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力的关键,而这两者必须构筑在区域文化网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新一轮人才的竞争中,上海、广东、江苏三省市相继制定了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提出了构筑人才高地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抢占人才资源开发制高点上海市紧紧围绕增强综合竞争力这一发展主线,突破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之间的竞争,这既包含了区域之间企业、技术、产品的竞争,也包含了区域之间政府管理能力、文化力、资源和环境的竞争(表现为区域综合实力即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交通、通讯等现代化手段为联结的毗邻的城市群大都市带,不同层次的城市在功能与循环上于一个比较密集的范围内进行复合与叠加。现代交通使城市间距离缩短,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互动激增,城市经济活力成倍提高,竞争能力大大强化,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2000年,我国有大城市53座、特大城市27座、超大城市13座,这些大城市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规模经济优势凸现,“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随着大城市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  相似文献   

13.
市委决定把江津等六个城市建设成为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对六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挑战,要想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争先创优,发挥好拱卫重庆主城,联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国际品牌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对跨国公司品牌战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辽宁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辽宁企业建立国际竞争新优势。因此,辽宁企业要学习跨国公司品牌战略的发展经验,对跨国公司品牌战略加以研究和借鉴,实现辽宁企业品牌建设的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营城市——突破城建瓶颈的一着妙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有人说,城市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动机,中国经济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演变成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如何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这是市长们殚精竭虑的大问题.面对捉襟见肘的城市财政和嗷嗷待哺的城市建设,经营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为突破城建瓶颈,运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宏观调控和社会秩序保障职能,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资本和地域空问的使用效益,完善经济功能,创造发展环境的运作过程.经营城市的目标是降低投资成本,吸引生产要素,发展市场主体,以城市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说白了,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作为企业那样来经营,把经营意识贯穿到城市规划、发展、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国强 《党建文汇》2001,(12):14-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任务目标。近日李岚清副总理来辽宁视察时又提出,阜新要创造世界奇迹,要把资源枯竭城市建成经济发达城市。我省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作为“十五”期间结构调整的一项大政方针。市委书记王琼在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五”乃至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全市要把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作为贯穿经济发展全程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7.
竞争法是一国的“经济宪章”,对于维护经济民主、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出于非竞争的社会发展目标,在竞争法内必然也存在例外或豁免。豁免和规制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和法律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激化。本文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了竞争法豁免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豁免性竞争政策的依据,并结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和我国国情,对入世后我国如何正确利用豁免政策来提高经济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延伸,经济发展也将从以点带面的模式向点轴模式转变,所谓点轴模式就是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点、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轴,形成道路沿线的网状结构,改善区域经济的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贵广高速大通道的建设,将以广州和贵阳两个省会城市为基点,形成穗筑东西双城之间的经济互动,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陈国辅 《唯实》2006,(2):45-49
提高常州城市竞争力应确立科学的城市竞争导向,科学定位常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抢占信息化竞争点,加强资源开发和管理,构建学习型城市。  相似文献   

20.
冯成 《当代贵州》2007,(2):12-13
随着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延伸。经济发展也将从以点带面的模式向点轴模式转变,所谓点轴模式就是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点、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轴,形成道路沿线的网状结构,改善区域经济的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贵广高速大通道的建设,将以广州和贵阳两个省会城市为基点,形成穗筑东西双城之间的经济互动,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