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最初把马克思学说传入中国的应是1898年上海广学会出版的《泰西民法志》。该书为英国人柯卡普所著,原名《社会主义史》,1892年第一次出版发行。1898年传入中国,是受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委托,由胡贻谷首次译成中文,书名译为《泰西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科学总结,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学说,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何时介绍到中国?怎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在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震动,摆在大家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深入分析这一渊源关系,无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科学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都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巴志鹏 《传承》2013,(10):26-29
马克思之名最早于19世纪末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中国留日学生开始了解和宣传马克思及其学说。1912年到1917年这一时期,无政府主义者在宣传无政府思潮的同时也成了向中国引介马克思学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巴志鹏 《传承》2013,(8):26-29
马克思之名最早于19世纪末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中国留日学生开始了解和宣传马克思及其学说。1912年到1917年这一时期,无政府主义者在宣传无政府思潮的同时也成了向中国引介马克思学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经典作家现实地提出了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理论,并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学说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奠定了哲学和社会学基础;其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会在哪里今年两会期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对"毒苹果"、"富士康"等热点事件作出回应。他表示,此类集体性职业病侵害事件,工会首先要到第一线去,要积极主动地维护受侵害职工的利益。但是,在现实中,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建设却面临着多重困境,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完全可以概括目前企业工会的这种尴尬。  相似文献   

8.
李云峰 《理论月刊》2007,30(11):38-41
本文提出虽然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从多重意义上使用过主体或人的概念,但是,在马克思学说中有一个特定含义的人的概念,即作为马克思学说出发点的人的概念。笔者以为马克思学说中的人要与法律和社会实践的主体结合起来理解。马克思学说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而作为马克思学说出发点的人,作为马克思学说体系核心概念的人,应该是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及相关活动的主体——社会经济基本单位。这种经济基本单位在工业社会主要是以企业法人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基本组织。  相似文献   

9.
10.
时和昌 《人大建设》2001,(12):32-34
几十年计划经济的襁褓中哺育了中国电力娇子,国家把电力工业的发展放在一切经济发展的首位。几十年的国家垄断经营,给电力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学说中人的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马克思对自己学说的出发点确实有不同的表述。作者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对作为马克思学说出发点的人的概念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对马克思学说的一系列理论困扰。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历史的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都不失其正确性,它依然是我们今天树立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指南。马克思的这一学说的本质特征和永恒价值在于,它在科学认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个人的发展与类的发  相似文献   

13.
李云峰 《理论月刊》2007,(10):12-14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学说中人的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马克思对自己学说的出发点确实有不同的表述.作者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对作为马克思学说出发点的人的概念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对马克思学说的一系列理论困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毕生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个斗争在工人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形式。1846年至1952期间,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向西欧先进工人宣传刚刚形成的科学社会上义,批判其他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并组建和领导了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使这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型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培养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在西欧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马克思以主要精力进行理论研究,抢在“洪水”之前完成了《资本论》的写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进一步奠定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年二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一部日本福井准造著、中国武陵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译著。”在此之前,虽然一些文章和译书中出现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但最多只是略略涉及;也介绍过社会主义学说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却都语焉不详。而这部介绍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著作,却以较大的篇幅和赞颂的语言,第一次向中国读者比较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卡尔·马克思(本书译作“加陆马陆科斯”)的生平和学说,尤其是剩余价值理论;介绍了《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的写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人本学说及其伦理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莉 《理论月刊》2007,1(1):10-12
文章首先说明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学说,指明人本质的价值所在以及现实中对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态度,最后通过社会实践领域的全面展开,广泛揭示了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明确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包括劳动的本质、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学说,可能被人认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知识,不知被人论证了多少次了.然而正是在这些人们熟知的命题中所蕴含的哲学精髓常常同人失之交臂,以致这些问题虽然久经解释甚至争论,仍然未达到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把国家划分为"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两种形态。它与四种国家类型说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划分是基于马克思的五大经济社会形态说而作出的,其经济基础的划分标准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生产方式,着重回答"国家是哪个阶级的代表";前者则是以社会三大形态说为基础的,其经济基础的划分标准则是生产力水平和经济运行机制,重点回答"国家如何代表这个阶级"。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国家是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基础之上、以人民主权为价值取向的代议制国家。然而,资本支配劳动的逻辑使现代国家的价值原则和制度安排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而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继续完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其现代国家建构,必须遵循人民民主根本原则,必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必须与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同步伐,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国家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云峰 《理论月刊》2007,1(12):25-29
作者认为,马克思学说出发点的人是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及相关活动的主体——社会经济基本单位.这种经济基本单位在工业社会主要是以企业法人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基本组织.本文就有关马克思学说出发点的人的概念理解的相关问题给予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20.
梁伟 《前沿》2008,(11):45-48
异化问题是生存于现实中的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的根本问题。本文以异化的根源为线索,分析了马克思和卢卡奇对该问题的追问。马克思主要从物质生产说明异化,认为强制性的固定化分工是产生异化的直接原因,私有制使其实现并加深。卢卡奇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普遍的商品化是物化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